《安全管理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昌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2445478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传统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论述了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篇 安全管理基础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安全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概念 2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 3

二、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4

三、安全管理的目的、内容 6

第三节 安全管理的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安全生产方针与法规 8

第一节 安全生产方针 8

第二节 安全管理组织 9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9

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方式 11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 14

第三节 安全生产法规 15

一、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 16

二、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 18

第四节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20

一、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20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0

三、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2

第五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25

一、各级行政领导的安全生产职责 25

二、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26

三、职工安全通则 28

第六节 工伤保险 28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及实施原则 28

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待遇给付 29

三、工伤保险实施范围 31

四、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 31

第三章 事故与职业病管理 32

第一节 事故的概念 32

一、事故分类 33

二、事故原因分析 37

三、事故的特性 39

第二节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 39

一、事故报告 39

二、事故调查 40

三、事故分析与处理 44

四、伤亡事故结案归档 45

第三节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 45

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作用 45

二、伤亡事故统计的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 46

三、常用的伤亡事故分析图 47

四、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分析 51

第四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 54

一、职业病的概念与特点 54

二、职业病的认定 56

三、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 57

四、职业病的统计分析 58

五、职业健康监护 59

六、职业病危害申报内容与程序 59

七、职业病报告 60

第五节 事故模式 62

一、多米诺骨牌理论 62

二、人为失误论 63

三、能量逸散失控理论 65

四、综合论 66

第六节 事故预防 67

一、事故预防原则 67

二、事故预防原理 68

第四章 安全检查 69

第一节 安全检查内容和方式 69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 69

二、安全检查的方式 70

第二节 安全检查组织与实施 71

一、检查组织机构的建立 71

二、安全检查的准备 72

三、检查的执行 72

四、检查总结 73

第五章 安全教育与标准化作业 74

第一节 安全教育 74

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74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 75

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 76

四、安全教育的形式 79

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 79

一、标准化作业的内容与特点 79

二、管理活动标准化 81

三、行为动作标准化 82

第六章 安全预测、决策及规划 85

第一节 安全预测技术 85

一、预测的概念及安全预测 85

二、预测的特点、分类与时间 85

三、外推法及其应用 86

四、因果法 88

五、直观法 96

第二节 决策技术 97

一、决策的基本概念 97

二、决策树 98

三、决策注意事项 99

第三节 线性规划 100

一、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100

二、图解法 102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目标管理 104

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104

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依据 104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安措计划)项目 105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105

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106

五、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经费来源 106

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与交工验收 107

第二节 网络计划技术 107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107

二、绘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108

三、绘制网络图举例 109

四、网络时间计算 110

五、关键线路 112

六、网络优化技术 113

第三节 安全目标管理 113

一、安全目标的确定 114

二、目标的实施与控制 116

三、实现安全目标管理注意问题 116

第八章 事故应急救援 118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18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118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19

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 120

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121

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125

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125

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125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126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128

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128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 133

一、演练的类型 133

二、演练的参与人员 134

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135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135

第二篇 系统安全管理 137

第九章 事故发生原理 137

第一节 能量与危险源 137

一、生产与事故 137

二、事故是能量逸散失控的结果 138

三、能量逸散失控造成伤害的形式与过程 139

四、能量逸散构成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140

五、能量与危险源 141

第二节 能量逸散失控的原因 141

一、能量逸散的原因分析 141

二、触发因素与事故隐患 142

三、危险源与事故隐患 142

第三节 事故发生原理 143

一、事故隐患的形成 143

二、事故因果连锁关系 143

第十章 危险源辨识 145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145

一、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145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和程序 145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途径 147

一、危险单元的划分 147

二、危险源的类型 147

三、危险源辨识途径 149

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150

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 150

六、危险源辨识举例 152

第三节 工业中常见的危险源辨识 152

一、按系统中能量存在点识别危险源 152

二、从伤亡事故识别危险源 153

三、引起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物质限量 154

四、按物质、能量和环境识别危险源 155

五、主要危险单元及有毒有害因素举例 156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 157

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157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158

第十一章 危险性分析方法 165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65

一、危险预知活动 165

二、鱼刺图分析法 167

三、安全检查表 168

四、故障类型影响分析 174

五、预先危险分析 180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181

七、事件树分析 184

第二节 事故树分析 185

一、事故树分析及其步骤 185

二、事故树符号及其意义 186

三、事故树的作图 187

四、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 189

五、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及其求法 191

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194

七、概率重要度与临界重要分析 197

第十二章 危险源分级、控制与管理 199

第一节 危险源分级 199

一、按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可能性大小划分危险等级 199

二、按事故危险程度划分危险源等级 199

三、我国国标或行业标准规定的一些危险源等级 199

第二节 危险源控制 200

一、固有危险源控制 200

二、人为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202

第三节 危险源管理 203

一、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203

二、危险源确认与建档 204

三、危险源管理制度 204

四、按处理能力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 204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监控 205

一、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 205

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机制 207

第十三章 固有危险源引起的事故及其控制 211

第一节 机械能引起的事故及控制 211

一、机械能引起的事故 211

二、势能所引起的事故及控制 211

三、动能引起的事故控制 213

第二节 化学能引起的事故及控制 215

一、化学能引起的伤害 215

二、化学能引起的事故及控制 216

三、爆炸事故的控制 217

第三节 电能引起事故及控制 220

一、电能引起的事故 220

二、电能引起的火灾 221

三、电能引起的触电事故 221

四、防止人体触电的措施 222

五、电能引火源引起的爆炸事故及控制 223

第四节 热能引起的事故及控制 224

一、由热能引起的事故 224

二、由高温物体引起伤害的控制 224

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控制 225

第五节 锅炉事故的控制 226

一、锅炉事故及其原因 226

二、锅炉事故的控制 227

第六节 放射性危险性的防护 229

一、放射性危害及防护 229

二、辐射危害及防护 229

三、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229

第十四章 作业环境危险源及控制 231

第一节 事故与作业环境 231

一、作业环境中的能量来源 231

二、事故与作业环境的关系 231

第二节 操作现场机械设备的配置 231

第三节 事故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232

一、温度、湿度对事故的影响 232

二、感觉温度 233

三、车间作业地点夏季空气质量要求 234

第四节 采光和照明 234

第五节 噪声的影响 235

一、噪声的影响和允许值 235

二、噪声的控制 236

第六节 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 237

一、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影响 237

二、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控制 237

第十五章 人的操作可靠性及其失误的控制 240

第一节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40

一、可靠性及可靠度 240

二、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241

三、故障率与维修度 242

四、系统的寿命过程 244

五、系统的有效度 244

六、故障率曲线 244

第二节 人的操作可靠度 245

一、人的操作可靠度的计算公式 246

二、按人的行动过程确定人的操作可靠度 247

三、人体差错率预测法确定作业工序的可靠度 248

四、按人的意识水平确定人体可靠度 251

五、电子装置操作可靠度的确定 251

第三节 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252

一、机器的可靠度计算 252

二、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255

三、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256

四、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261

第四节 人的失误及控制 265

一、人失误的表现 265

二、人失误的影响因素 267

三、人的失误的控制 268

参考文献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