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公丕祥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9062618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了法理学基本原理的教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法理学的性质与范围 1

一、法理学与法哲学 1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3

三、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5

第二节 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7

一、中国法理学的历史沿革 7

二、西方法理学的进化 8

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伟大革命 10

第三节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一、历史辩证的方法 16

二、系统考察的方法 16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17

本章小结 18

思考题 18

第一编 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 21

第二章 法与法律的关系 21

第一节 西方思想家论法与法律 21

一、以人类精神为基点的论说 21

二、德国古典法哲学的反思 23

三、从法律自身出发来理解的学说 24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法与法律 25

一、早期著作中的探索 25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论分析 26

三、《资本论》及其后的相关阐释 28

第三节 法与法律的关系 29

一、语言学的辨析及其意义 29

二、法与法律的概念特征 31

三、法与法律的区别 32

本章小结 33

思考题 34

第三章 法的现象的特征与本质 35

第一节 法的现象的特征 35

一、法的现象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 35

二、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36

三、法的现象具有形式性与自治性 37

第二节 法律的特征 39

一、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39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40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1

四、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 42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本质 43

一、法的现象的规律性与意志性 43

二、法的现象的共同性与阶级性 44

三、法的现象的正义性与利益性 45

本章小结 46

思考题 46

第四章 法的现象的功能 47

第一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概念 47

一、法的现象功能的含义 47

二、法的现象功能的特征 48

第二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类型 49

一、社会整合意义上法律功能的分类 50

二、社会影响性质意义上法律功能的分类 51

第三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状态 52

一、法律对行为的影响 53

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54

思考题 55

第五章 法的现象的价值 56

第一节 法的现象价值的概念 56

一、价值的概念 56

二、法的现象价值的涵义 58

第二节 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59

一、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概念 59

二、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主体和对象 60

三、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标准 61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价值形态 64

一、法的现象与利益 64

二、法的现象与秩序 65

三、法的现象与正义 67

四、法的现象与自由 69

五、法的现象与效率 71

本章小结 72

思考题 73

第二编 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 77

第六章 法的现象的起源 77

第一节 原始公社调整系统的性质与特征 77

一、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 77

二、原始公社调整系统的性质与特征 78

第二节 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79

一、法的现象起源的过程 79

二、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81

三、原始公社习惯与法律的主要区别 82

第三节 法的现象起源的多样性 83

一、法的现象起源的雅典形式 83

二、法的现象起源的罗马形式 84

三、法的现象起源的德意志形式 85

本章小结 85

思考题 86

第七章 法的现象发展的历史类型 87

第一节 法的现象历史类型的概念 8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看法 87

二、划分法的现象历史类型的依据 88

第二节 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89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类型的社会基础 89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类型的基本特征 90

第三节 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92

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社会机制 92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特征 94

第四节 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96

一、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社会机制 96

二、新型法律的本质 98

本章小结 98

思考题 99

第八章 法的现象发展的继承性 100

第一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界定 100

一、概述 100

二、法的现象历史继承性的规定性 100

第二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内容和方式 102

一、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内容 102

二、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方式 103

第三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根据 105

一、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哲学根据 105

二、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社会根据 105

三、法律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106

本章小结 107

思考题 108

第九章 法系的一般分析 109

第一节 法系与法律文明 109

一、文明与法律文明 109

二、法律文明的类型与法系的划分 110

第二节 西方两大法系 112

一、民法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112

二、普通法法系 114

三、两大法系基本特征比较 115

第三节 东方法律文明 117

一、中国法律文明 117

二、印度法 119

三、伊斯兰法 121

第四节 法系与法律文化 1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122

二、法律文化的分类与法系 124

本章小结 126

思考题 127

第三编 法律调整 131

第十章 法律调整的一般分析 131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 131

一、法律调整的含义和特征 131

二、法律调整的对象 133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137

一、法律对利益的模式化 137

二、法律调整的能量 139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与类型 140

一、法律调整的方式 140

二、法律调整的方法 140

三、法律调整的类型 141

本章小结 142

思考题 143

第十一章 权利、权力与法律调整 144

第一节 权利和权力的概念 144

一、权利的概念 144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45

三、权力的概念 147

四、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148

第二节 作为法律调整重心的权利与权力 149

一、权利一权力关系是法律调整对象的重心 149

二、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依存关系 150

三、权力对权利的作用 151

四、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关系 152

第三节 法律调整与权利保障 152

一、权利立法 152

二、法律对权利的分类调整 153

三、权利保障的方式 154

第四节 法律调整与权力控制 157

一、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 157

二、法律与权力分工 158

三、法律与权力制约 158

本章小结 159

思考题 159

第十二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程序 161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161

一、法律程序的一般特点 161

二、法律程序的分类 162

三、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163

第二节 正当程序的特征与要素 165

一、正当程序的特征 165

二、正当程序的要素 167

第三节 法律程序的地位与价值 169

一、法律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169

二、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 171

第四节 正当程序在法律调整中的作用 174

一、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174

二、法律程序对法律适用的作用 176

三、法律程序的意义 177

本章小结 178

思考题 179

第十三章 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 180

第一节 道德的概念 180

一、道德的涵义 180

二、道德的结构 181

第二节 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一般关系 182

一、中西方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主要观点 182

二、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共通性 184

三、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区别 185

第三节 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 186

一、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的理论依据 186

二、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在法治实践中的体现 188

本章小结 189

思考题 190

第十四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意识 191

第一节 法律意识的一般属性 191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191

二、法律意识的规定性 191

第二节 法律意识的基本分类 193

一、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和人类法律意识 193

二、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 194

三、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 195

第三节 法律意识在法律调整过程中的作用 196

一、法律意识的法制建构功能 196

二、法律意识的法制运行功能 197

本章小结 198

思考题 199

第十五章 法律调整与法治国家 200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概述 200

一、法治的涵义 200

二、西方法治思想的历程 202

三、法治国家的内涵 204

第二节 法治国家原理 205

一、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与社会条件 205

二、法治国家的标志 207

三、法治国家模式的比较 207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9

一、社会主义与法治国家 209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210

本章小结 212

思考题 213

第四编 法律的创制 217

第十六章 法律创制的机理 217

第一节 法律创制的概念与特征 217

一、法律创制的概念 217

二、法律创制的特征 218

第二节 法律创制的原则 219

一、立法的民主化原则 219

二、立法的科学化原则 219

三、立法的法治化原则 220

第三节 法律创制的程序 221

一、立法程序概述 221

二、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 223

第四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224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意义 224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225

本章小结 225

思考题 226

第十七章 立法体系 227

第一节 立法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227

一、立法体系概述 227

二、中国的立法体系 229

第二节 立法的等级效力 232

一、立法等级效力的概念与意义 232

二、我国的立法等级效力 233

第三节 法律的渊源 234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234

二、法律渊源的历史发展 235

三、法律的分类 236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237

第四节 立法的监督机制 238

一、立法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238

二、立法监督的意义 239

三、立法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240

本章小结 242

思考题 242

第十八章 法律的要素 243

第一节 法律规范 243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243

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244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245

第二节 法律原则 246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 246

二、法律原则的特征 247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248

四、法律原则的作用 249

第三节 法律概念 251

一、法律概念的作用 251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252

三、法律概念的特征 253

本章小结 253

思考题 254

第十九章 法律体系 255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255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255

二、法律体系的特征 257

第二节 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257

一、法律体系基本结构思想的演变 257

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260

第三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262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262

二、划分部门法的标准 263

三、当代中国主要部门法 265

本章小结 269

思考题 270

第五编 法律的实现 273

第二十章 法律实施概述 273

第一节 法律实施的概念 273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意义 273

二、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274

第二节 法律实施的方式 275

一、守法 275

二、执法 277

三、司法 280

第三节 法律的效力 280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与分类 280

二、法律的效力等级 281

三、法律的空间效力 281

四、法律的时间效力 282

五、法律的对人效力 283

第四节 法律实效 284

一、法律实效的概念 284

二、法律实效与法律效果 285

三、法律实效与法律效益 286

本章小结 287

思考题 288

第二十一章 司法机理 290

第一节 司法权的性质与特征 290

一、司法权的性质 290

二、司法权的特征 291

第二节 司法活动的规律 294

一、作为司法价值目标的司法公正 294

二、司法活动的过程 295

三、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97

四、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297

第三节 司法解释 300

一、司法解释的概念及其性质 300

二、司法解释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301

三、司法解释的一般方法 302

第四节 法律推理 303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303

二、法律推理的特征及功能 305

三、法律推理的方法 306

本章小结 308

思考题 309

第二十二章 法律职业 310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310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310

二、法律职业的形成 311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技能 314

一、法律职业的语言技能 314

二、法律职业的思维特点 315

三、法律职业的知识 317

四、法律职业的技术 318

第三节 法律职业的伦理 318

一、法律职业伦理概述 318

二、律师职业道德 320

三、司法官职业道德 321

四、法律职业信仰 322

第四节 法律职业制度 322

一、法律教育制度 322

二、法律职业考试与培训制度 324

三、法律职业任职制度 324

四、法律职业待遇制度 325

五、法律职业机构 325

本章小结 326

思考题 327

第二十三章 法律关系 32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328

一、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328

二、法律关系与实际社会关系 330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330

一、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331

二、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331

三、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332

四、部门法律关系 332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32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332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36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338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运动 340

一、法律关系运动的含义 340

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与条件 340

本章小结 341

思考题 342

第二十四章 法律责任 343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343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343

二、归责原则 344

三、法律责任的作用 346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 346

一、引起法律责任的条件 347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349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实现 349

一、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349

二、法律制裁 350

本章小结 352

思考题 352

第二十五章 法律秩序 353

第一节 法律秩序的概念 353

一、秩序与社会秩序 353

二、法律秩序的意义解构 354

三、法律秩序的特征分析 356

第二节 法律秩序的内容与标志 357

一、法律秩序的内在结构 357

二、法律秩序的价值内涵 358

三、法律秩序的标志 359

第三节 法律秩序的形成 361

一、法律秩序形成的实证基础 361

二、法律秩序形成的外部环境 362

三、法律秩序形成的内部机制 363

四、法律秩序与法制现代化 365

本章小结 366

思考题 366

第六编 法制现代化 369

第二十六章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与范式 369

第一节 现代化与法制现代化 369

一、现代化的概念 369

二、法律发展与法制现代化 370

三、研究法制现代化问题的时代意义 371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研究范式 372

一、以历史哲学为基础的研究范式 372

二、以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范式 374

三、以法制现代化等于西方化为特征的研究范式 376

四、以法律发展多元性为特征的研究范式 377

五、马克思的研究范式 378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的意义解构 380

一、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向度 380

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性质 380

三、法制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381

本章小结 382

思考题 382

第二十七章 法制现代化的标准 383

第一节 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383

一、法治与法律的形式化 383

二、国家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384

三、行政与司法的分离 384

四、法律规范体系的严整和谐 385

五、司法过程的程序化 385

第二节 法律的价值合理性 386

一、法律形式化的价值依归 386

二、平等、自由与市场经济 387

三、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正义 389

四、社会正义与现代法律的价值 392

第三节 法律的效益化原则 393

一、作为评价尺度的法律效益 393

二、法律效益的实证要素 394

三、法律效益的价值要素 394

四、法律效益的评价 395

本章小结 396

思考题 397

第二十八章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 398

第一节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 398

一、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研究意义及其类型 398

二、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内涵与发端 399

三、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400

四、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400

第二节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 402

一、外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402

二、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402

三、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403

第三节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405

一、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界定 405

二、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406

三、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启动方式 406

四、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动力根源 407

本章小结 408

思考题 409

第二十九章 法制现代化的矛盾运动 410

第一节 外部影响与内发力量 410

一、法制现代化的动因 410

二、外域法律文化的冲击及其估量 411

三、法制变革进程的内在因素 413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 414

一、传统与法律传统 414

二、法律传统与现代法的交融 415

三、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416

第三节 国际化与本土化 417

一、法律发展的全球意识 417

二、法律国际化的内在机理 419

三、法律本土化的渊源 419

本章小结 421

思考题 422

主要参考书目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