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4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 9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9
一、阴阳学说 9
二、五行学说 12
第二节 脏腑经络学说 17
一、脏腑 17
二、气、血、津液 28
三、经络 33
第三节 病因病机 51
一、病因 51
二、病机 56
第四节 诊法 61
一、望诊 62
二、闻诊 70
三、问诊 72
四、切诊 77
第五节 辨证 82
一、八纲辨证 83
二、脏腑辨证 87
三、气血津液辨证 100
第六节 预防与治则 102
一、预防 102
二、治则 103
第二章 中药 107
第一节 基本知识 107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发展 107
二、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110
三、中药的性能 111
四、中药的炮制 114
五、中药的应用 115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18
一、解表药 118
二、清热药 127
三、泻下药 147
四、祛风湿药 150
五、芳香化湿药 155
六、利水渗湿药 159
七、温里药 165
八、理气药 167
九、止血药 170
十、活血化淤药 174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 179
十二、平肝熄风药 183
十三、消食药 187
十四、安神药 189
十五、开窍药 191
十六、收涩药 194
十七、补虚药 197
第三章 方剂 209
第一节 概述 209
一、方剂学概论 209
二、方剂的分类及剂型 210
三、方剂组成与变化 212
四、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用法 214
第二节 常用方剂 216
一、解表剂 216
二、泻下剂 221
三、和解剂 224
四、清热剂 230
五、温里剂 241
六、补益剂 244
七、固涩剂 256
八、安神剂 258
九、开窍剂 260
十、理气剂 262
十一、理血剂 266
十二、治风剂 270
十三、治燥剂 273
十四、祛湿剂 276
十五、祛痰剂 283
十六、消导剂 286
第四章 针灸 289
第一节 腧穴概论 289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289
二、腧穴的分类 289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290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292
第二节 十四经常用腧穴 293
一、手太阴肺经 293
二、手阳明大肠经 294
三、足阳明胃经 295
四、足太阴脾经 297
五、手少阴心经 299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9
七、足太阳膀胱经 300
八、足少阴肾经 303
九、手厥阴心包经 304
十、手少阳三焦经 305
十一、足少阳胆经 306
十二、足厥阴肝经 308
十三、督脉 309
十四、任脉 310
第二节 针灸方法 311
一、针法 311
二、灸法 316
第三节 针灸治疗 317
一、选穴原则 317
二、选穴方法 317
第五章 中医临床常见病 318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 318
一、感冒 318
二、咳嗽 320
三、内伤发热 323
四、胃痛 326
五、泄泻 329
六、黄疸 331
七、心悸 335
八、胸痹 338
九、不寐 341
十、头痛 344
十一、眩晕 348
十二、中风 352
十三、消渴 358
十四、郁证 362
十五、水肿 366
十六、痹证 369
第二节 外科常见病 373
一、疖痈 373
二、疔 374
三、乳痈 376
四、肠痈 378
五、湿疹 380
六、隐疹 382
第三节 妇科常见病 384
一、痛经 384
二、崩漏 387
三、闭经 389
四、妊娠恶阻 392
五、产后发热 393
第四节 儿科常见病 396
一、麻疹 396
二、小儿腹泻 399
三、小儿夏季热 404
参考文献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