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学勤 1
一 鲁国之立 1
(一)鲁国得名,鲁城故貌 2
(二)少昊之墟,商奄旧地 6
(三)命周公后,鲁国得立 13
(四)伯禽封鲁,变俗革礼 20
(五)周社亳社,鲁国双立 24
(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26
(七)炀公徙鲁,筑茅阙门 27
二 鲁国发展 30
(一)一继一及,鲁国之“常” 31
(二)宣王择君,诸侯叛王 33
(三)隐公居摄,桓公弑立 34
(四)文姜干政,庄公图兴 37
(五)庆父不去,鲁难未已 40
(六)手足相残,三桓分争 42
三 鲁国之盛 44
(一)姬姓宗邦,鲁为“班长” 45
(二)幽乐东传,是为鲁音 47
(三)僖公中兴,《鲁颂》产生 51
(四)駉駉牡马,公车千乘 53
四 礼乐之学 58
(一)周公礼乐,尽在鲁国 59
(二)春秋匪解,鲁人举祭 62
(三)至圣孔子,倡言“王道” 66
(四)孔门弟子,阐扬师说 75
(五)思孟学派,孔学“正宗” 88
(六)鲁人儒服,备于礼文 99
五 鲁国众贤 104
(一)立言不朽臧文仲 105
(二)恺悌君子柳下惠 108
(三)社稷之臣季文子 113
(四)识礼知事孟献子 116
(五)忠信贞义叔孙豹 118
(六)料事如神臧武仲 123
(七)志气如虹叔孙婼 126
(八)“平民圣人”墨子 128
六 鲁国风俗 134
(一)周公遗风,礼义唯恭 135
(二)同姓不婚,男女有别 139
(三)务农重谷,俭以足用 145
(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 147
(五)鲁人饮酒,“德将无醉” 151
(六)两组墓葬,风格迥异 156
(七)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159
七 鲁国掌故 168
(一)保护生态,里革断网 169
(二)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170
(三)明礼贤妇,爱而无私 172
(四)伯姬循礼,古井不波 174
(五)公义私爱,匹妇高节 175
(六)鲁缟“轻”,鲁酒“薄” 177
(七)鲁攻墨守,各持高义 180
(八)季札观乐,叹为观止 182
(九)多言多败,言多必失 184
八 鲁国衰亡 188
(一)杀嫡立庶,东门擅权 189
(二)三桓专政,陪臣执命 190
(三)孔子相鲁,革除弊政 194
(四)哀公逊越,终未善终 197
(五)内外交击,三桓消亡 198
(六)穆公改革,难挽衰运 200
(七)鲁亡于楚,不失其义 203
参考书目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