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3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胡逸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10729489
  • 页数:13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述肿瘤放射治疗的各方面知识。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概述 1

一、放射治疗的目的 1

二、放射治疗的历史 1

三、放射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地位 2

四、放射肿瘤科与放射肿瘤医师 2

五、循证放射肿瘤学 2

第二章 放射治疗的基础 4

一、一般临床知识 4

二、肿瘤学知识 4

三、临床放射物理学知识 4

四、肿瘤放射生物学知识 4

五、放射治疗过程 4

六、放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4

第三章 与临床放射治疗有关的放射生物学概念 6

一、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6

二、肿瘤控制概率 6

三、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6

四、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 7

五、时间-剂量 7

第四章 放射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10

一、亚临床病灶 10

二、对放射敏感性的认识 10

三、对放射抗拒肿瘤的认识 10

四、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响的认识 11

五、肿瘤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认识 11

第五章 综合治疗 12

一、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 12

二、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12

三、手术前放、化疗 13

第六章 近距离治疗 14

一、近距离治疗的特点 14

二、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 14

三、现代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4

四、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划分 15

五、近距离治疗的内容,适应证及禁忌证 15

六、近距离治疗的一些结果 15

第七章 放射治疗当前研究的问题 18

一、时间-剂量的研究 18

二、放射增敏剂及放射防护剂的研究 18

三、高LET射线和重粒子放射治疗的研究 18

第八章 电离辐射的诱发恶性肿瘤效应 22

一、继发性恶性肿瘤和放射相关癌的发生 22

二、诱发恶性肿瘤研究的困难 23

三、诱发恶性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23

四、诱发恶性肿瘤的遗传学背景 24

五、诱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 25

六、电离辐射诱发的癌 28

七、电离辐射诱发的肉瘤 29

八、电离辐射诱发恶性肿瘤危险性的对策 30

第九章 展望 32

第二篇 放射物理学基础 34

第一章 照射野剂量学 34

第一节 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 34

第二节 X(γ)射线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 37

第三节 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 45

第二章 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 58

第一节 概述 58

第二节 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 59

第三节 近距离放疗的物理量、单位制和剂量计算 60

第四节 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系统和施治技术 65

第五节 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 72

第六节 血管内照射剂量学 78

第三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84

第一节 治疗计划设计的新概念 84

第二节 临床剂量学原则及靶区剂量的规定 87

第三节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95

第四节 模拟定位机及CT模拟机 99

第五节 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 105

第六节 治疗方案的评估 122

第七节 肿瘤的定位、模拟及验证 127

第八节 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 136

第九节 物理剂量对生物效应的转换 141

第四章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149

第一节 适形放射治疗的物理原理 149

第二节 治疗方案的优化 156

第三节 调强的实现方式 162

第四节 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 172

第五节 调强治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74

第六节 图像引导放疗的实现方式 175

第五章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183

第一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方式 183

第二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剂量学特点 191

第三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95

第四节 治疗方案优化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199

第六章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05

第一节 执行QA的必要性 205

第二节 靶区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 205

第三节 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207

第四节 物理技术方面QA 209

第五节 QA组织及内容 220

第三篇 临床放射生物学 222

第一章 概述 222

第一节 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222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223

第二章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 226

第一节 辐射生物效应的时间标尺 226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27

第三节 射线质与相对生物效应 228

第三章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231

第一节 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 231

第二节 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 232

第三节 细胞存活曲线 234

第四节 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 237

第四章 肿瘤的放射生物学概念 240

第一节 肿瘤的增殖动力学 240

第二节 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 242

第三节 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论 245

第五章 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反应 246

第一节 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 246

第二节 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247

第三节 正常组织器官的体积效应 248

第四节 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 251

第五节 再次照射正常组织的耐受性 257

第六章 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261

第一节 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因素 261

第二节 临床放射治疗中非常规分割治疗研究 267

第三节 剂量率效应 269

第四节 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 275

第五节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生物学问题 280

第七章 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研究 285

一、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286

二、实体肿瘤放射敏感性预测的研究 289

第八章 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 292

第一节 放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292

第二节 细胞周期及调控机制 295

第三节 ATM介导的细胞周期关卡的调控及在临床分子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302

第四篇 热疗 307

第一章 热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307

一、热疗的分类、温度概念及目前常用的热疗设备 307

二、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309

三、临床疗效及热放疗间临床相关性因素 309

四、影响热疗疗效的因素 313

五、热疗疗效评定标准 315

第二章 常见肿瘤热疗加放射治疗的疗效 316

一、头颈部肿瘤 316

二、食管癌、肺癌 316

三、乳腺癌 318

四、恶性黑色素瘤 318

五、软组织肉瘤 318

六、宫颈癌 319

七、直肠癌 320

八、热疗与放疗并发症 321

第五篇 头颈部肿瘤 324

第一章 唇及口腔 324

第一节 概述 324

第二节 诊断 327

第三节 治疗方式和适应证 328

第四节 唇癌 330

第五节 舌癌 333

第六节 口底癌 337

第七节 齿龈癌 339

第八节 颊粘膜癌 341

第九节 磨牙后区癌 343

第十节 硬腭癌 344

附录 346

第二章 口咽癌 352

第一节 总论 352

第二节 扁桃体癌 364

第三节 软腭癌 372

第四节 舌根癌 374

第五节 放疗后遗症 378

第三章 下咽癌 383

一、概述 383

二、应用解剖 383

三、淋巴引流 384

四、病理及生物学行为 385

五、诊断 386

六、临床分期 387

七、治疗原则与疗效 388

八、影响预后的因素 390

九、放射治疗 390

十、化学治疗 393

十一、起源于不同部位的下咽癌的治疗原则及照射技术 394

十二、放射治疗合并症 396

第四章 喉癌 399

第一节 概论 399

第二节 声门癌 410

第三节 声门上区癌 416

第四节 声门下区癌 420

第五节 影像学因素在评价喉癌放疗疗效中的作用 422

第六节 放射合并症及处理 422

第五章 鼻腔及鼻窦癌 427

一、发病情况 427

二、病因 427

三、解剖 427

四、诊断 428

五、放疗前准备工作 431

六、治疗 431

七、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435

八、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438

第六章 鼻咽癌 443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443

第二节 解剖结构 444

第三节 病理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 448

第四节 临床表现 449

第五节 诊断 452

第六节 临床分期 455

第七节 鉴别诊断 457

第八节 放射治疗 458

第九节 特殊类型鼻咽癌 472

第十节 化疗 475

第十一节 放疗前、中、后的临床处理 478

第十二节 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480

第七章 甲状腺癌 485

一、概述 485

二、局部解剖及淋巴引流 485

三、病理分类及临床生物学行为 486

四、临床诊断 487

五、临床分期 489

六、治疗原则 489

七、放疗技术 491

八、疗效和预后 493

第八章 涎腺恶性肿瘤 498

一、流行病学 498

二、病因学 498

三、应用解剖及生理功能 498

四、诊断 499

五、组织学类型 501

六、治疗原则 502

七、放射治疗技术 503

八、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507

附:涎腺TNM分期 509

第九章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512

一、概述 512

二、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513

三、疾病诊断 514

四、原发灶的寻找 516

五、临床分期 517

六、治疗 517

七、并发症 520

八、疗效及预后 520

第十章 神经内分泌肿瘤 524

第一节 嗅神经母细胞瘤 524

第二节 甲状腺髓样癌 531

第三节 头颈部小细胞癌 533

第十一章 中耳外耳道肿瘤 537

一、发病情况 537

二、病因 537

三、解剖及生理功能 537

四、诊断 537

五、组织学类型 539

六、治疗 540

七、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542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544

第六篇 胸部肿瘤 546

第一章 食管癌 546

第一节 食管癌的蔓延及转移途径 547

第二节 食管癌的诊断 548

第三节 食管癌的分期 551

第四节 治疗原则 552

第五节 放射治疗副反应的处理 572

第六节 放射治疗注意事项 573

第二章 肺癌 578

第一节 解剖及淋巴引流 578

第二节 病理分型及肿瘤的蔓延、转移和播散 579

第三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及检查 581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584

第五节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586

第六节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592

第七节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化疗与放疗+化疗 594

第八节 可手术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595

第九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放射治疗 595

第十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形放疗 597

第十一节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601

第十二节 肺癌的姑息性放疗 608

第三章 纵隔肿瘤 612

第一节 概述 612

第二节 常见纵隔肿瘤 615

第四章 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 633

第五章 肺的放射性损伤 636

第一节 前言 636

第二节 病理生理 636

第三节 靶细胞和细胞因子 636

第四节 化疗药物与肺损伤 639

第五节 常规照射中肺的耐受剂量 643

第六节 放射性肺炎相关的临床因素 644

第七节 放射性肺炎相关的生物学因素 645

第八节 3DCRT中放射性肺炎相关的剂量学因素 647

第九节 临床表现 649

第十节 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651

第十一节 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 652

第六章 恶性胸膜间皮瘤 657

一、流行病学 657

二、病因学 657

三、病理与临床分期 658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659

五、手术治疗 660

六、放射治疗 661

七、化学治疗 663

八、其他治疗 664

第七篇 恶性淋巴瘤 667

第一章 淋巴瘤总论 667

一、流行病学和病因 667

二、病理分类 668

三、临床诊断和分期 672

四、治疗 676

五、近期疗效评价 677

六、预后 678

第二章 霍奇金淋巴瘤 682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682

第二节 病理与诊断 682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临床分期 684

第四节 治疗 686

第五节 放射治疗技术 703

第六节 治疗毒副作用 711

第三章 B细胞淋巴瘤 719

第一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 719

第二节 滤泡淋巴瘤 727

第三节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735

第四节 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 740

第四章 T/NK细胞淋巴瘤 753

第一节 细胞毒细胞亚群和病理 753

第二节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754

第三节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764

第四节 肝脾T细胞淋巴瘤 767

第五章 结外原发淋巴瘤 770

第一节 原发皮肤淋巴瘤 770

第二节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778

第三节 胃肠道淋巴瘤 782

第四节 韦氏环淋巴瘤 785

第五节 原发睾丸淋巴瘤 788

第八篇 消化系统肿瘤 799

第一章 胃癌 799

第一节 概述 799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800

第三节 可手术切除胃癌的治疗 809

第四节 胃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819

第二章 原发性肝癌 829

第一节 概述 829

第二节 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830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831

第三章 胰腺癌 837

第一节 概述 837

第二节 应用解剖 837

第三节 病理 838

第四节 临床表现和体征 838

第五节 诊断与分期 839

第六节 放射治疗 840

第四章 直肠癌 855

第一节 概述 855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856

第三节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859

第四节 放射治疗技术 872

第五章 肛门区癌 882

第一节 概述 882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884

第三节 治疗 888

第四节 放射治疗技术 895

第九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902

第一章 肾细胞癌 902

第一节 概述 902

第二节 解剖与侵犯、转移 902

第三节 病理与分类 903

第四节 临床检查与分期 903

第五节 诊断 905

第六节 治疗 905

第七节 预后 907

第二章 膀胱癌 909

第一节 概述 909

第二节 解剖及淋巴引流 909

第三节 病理和临床分期 910

第四节 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价值 911

第五节 放射治疗技术 915

第三章 睾丸恶性肿瘤 919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919

第二节 解剖、转移途径和病理 920

第三节 诊断与临床分期 921

第四节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924

第五节 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 932

第四章 前列腺癌 945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945

第二节 解剖及淋巴引流 945

第三节 病理和转移途径 946

第四节 诊断、分期和治疗原则 948

第五节 自然病程和随诊 954

第六节 放射治疗 956

第七节 手术治疗 972

第八节 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976

第五章 阴茎癌 992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992

第二节 解剖及转移途径 992

第三节 病理和临床分期 993

第四节 治疗 994

第十篇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999

第一章 外阴癌 999

一、临床表现及病理 999

二、蔓延和转移 999

三、诊断 999

四、临床分期 1000

五、治疗 1001

第二章 阴道癌 1004

一、病理 1004

二、临床症状 1004

三、诊断 1004

四、分期 1004

五、治疗 1005

六、预后 1005

第三章 宫颈癌 1007

第一节 病理 1007

第二节 蔓延和转移 1008

第三节 诊断 1010

第四节 治疗的选择 1015

第五节 放射治疗 1017

第六节 宫颈残端癌 1044

第七节 宫颈癌合并妊娠的处理 1045

第八节 宫颈复发癌与重复癌 1045

第四章 子宫内膜癌 1050

第一节 病理 1050

第二节 诊断 1052

第三节 治疗 1054

第四节 预后 1060

第五节 复发和转移 1063

第五章 卵巢癌 1065

第一节 组织学分类 1065

第二节 蔓延与转移 1065

第三节 症状与诊断 1066

第四节 分期 1067

第五节 治疗 1067

第十一篇 软组织肿瘤 1076

第一章 发生于躯干及肢体的软组织肉瘤 1076

一、导言 1076

二、流行病学和病因研究 1078

三、组织病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研究 1081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1085

五、软组织肉瘤的治疗 1088

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100

七、并发症 1102

第二章 腹膜后区软组织肿瘤 1107

一、组织病理学 110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107

三、治疗 1108

第十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1112

第一章 总论 1112

第一节 概述 1112

第二节 应用解剖 1112

第三节 病理 1116

第四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117

第五节 治疗原则 1119

第二章 颅内肿瘤 1122

第一节 星形胶质细胞瘤 1122

第二节 少突胶质细胞瘤 1129

第三节 脑干肿瘤 1131

第四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1132

第五节 髓母细胞瘤 1135

第六节 生殖细胞瘤 1135

第七节 室管膜瘤 1135

第八节 垂体瘤 1136

第九节 脑膜瘤 1141

第十节 颅咽管瘤 1144

第十一节 脊索瘤 1145

第十二节 脑转移癌 1146

第三章 椎管内肿瘤 1147

一、病理 1147

二、临床表现 1147

三、诊断 1148

四、治疗 1148

第十三篇 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1150

第一章 皮肤癌 1150

第一节 病因与流行病学 1150

第二节 病理学与临床表现 1151

第三节 诊断与分期 1151

第四节 治疗 1152

第二章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1156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1156

第二节 病理学与预后因素 1156

第三节 诊断与分期 1157

第四节 治疗 1159

第十四篇 乳腺癌 1164

第一节 应用解剖 1164

第二节 病理 1165

第三节 蔓延及转移 1166

第四节 临床分期及分期检查措施 1168

第五节 早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1171

第六节 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 1178

第七节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1181

第八节 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地转移的放射治疗 1182

第九节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1183

第十节 乳腺癌的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1188

第十五篇 姑息性放射治疗 1191

第一章 骨转移癌 1191

一、骨转移瘤的发病机制 1191

二、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 1192

三、诊断 1193

四、治疗 1194

第二章 脑转移癌 1200

一、脑转移癌的扩散方式 120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201

三、治疗 1201

第三章 肝转移癌 1207

一、肝转移瘤的自然病程 1207

二、诊断与分期 1207

三、治疗 1208

第十六篇 急诊放射治疗 1217

第一章 脊髓压迫症 1217

一、发病情况和病理生理 1217

二、症状与体征 1218

三、诊断 1219

四、治疗 1219

五、预后 1223

第二章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1225

一、解剖 1225

二、病因与发病率 1225

三、临床特征 1226

四、影像学与病因组织学诊断 1226

五、治疗 1226

六、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 1228

第十七篇 儿童肿瘤 1230

第一章 尤文肉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230

一、流行病学 1230

二、分子生物学 1230

三、病理学 1230

四、临床表现和自然病史 1231

五、诊断 1231

六、分期 1231

七、治疗 1232

八、预后因素 1234

第二章 肾母细胞瘤 1236

一、概述 1236

二、流行病学 1236

三、分子生物学 1236

四、病理学 1237

五、播散方式 1238

六、临床表现 1239

七、影像学检查 1239

八、实验室检查 1240

九、诊断 1240

十、分期 1240

十一、治疗选择 1241

十二、特殊类型肾母细胞瘤 1243

十三、治疗的毒副作用 1244

十四、预后 1244

第三章 视网膜母细胞瘤 1247

一、一般情况 1247

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1247

三、诊断 1248

四、大体形态评价 1248

五、分期 1248

六、治疗 1249

七、预后 1251

第四章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1254

一、一般情况 1254

二、组织病理学特点 1254

三、影像学表现 1254

四、临床表现 1255

五、诊断及诊断依据 1255

六、治疗 1255

七、HCG阳性与预后的关系 1259

八、非生殖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 1260

九、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 1260

十、预后分类 1261

第五章 髓母细胞瘤 1264

一、组织学来源 1264

二、临床表现 1264

三、诊断 1264

四、分期 1264

五、治疗 1265

六、预后及影响因素 1269

七、研究方向 1269

第六章 神经母细胞瘤 1272

一、概述 1272

二、流行病学 1272

三、分子生物学 1272

四、病理学 1272

五、临床表现和诊断 1273

六、分期及危险度分级 1273

七、治疗选择 1274

八、预后因素 1275

第七章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1278

一、一般情况 1278

二、病理学分类 1278

三、生物学特点 1278

四、恶化程度 1278

五、临床表现 1279

六、诊断 1279

七、分期 1279

八、治疗 1281

九、预后及影响因素 1283

第八章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1287

一、生物学基础 1287

二、病因学 1288

三、病理学 1289

四、临床表现和治疗 1290

第十八篇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1295

第一章 总论 1295

第二章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颅内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00

第一节 概述 1300

第二节 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1301

第三节 原发颅内肿瘤 1310

第四节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残存或复发 1313

第五节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1318

第六节 其他头颈部肿瘤 1320

第三章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体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22

第一节 概述 1322

第二节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转移瘤 1322

第三节 早期肝癌和肝转移瘤 1326

第四节 其他复发、转移、残存肿瘤 1328

第十九篇 术中放射治疗 1331

第一章 术中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31

一、术中放疗的发展历史 1331

二、术中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331

三、术中放疗的实施 1331

四、术中电子线放疗与近距离术中放射治疗的比较 1332

五、术中放疗的剂量学、放射生物学特点和正常组织耐受 1332

六、术中放疗的未来 1333

第二章 常见肿瘤术中放疗的疗效 1334

一、结直肠癌 1334

二、胃癌 1334

三、软组织肿瘤 1335

四、腹膜后肉瘤 1335

五、胰腺肿瘤 1335

六、中枢神经肿瘤 1335

七、头颈肿瘤 1335

八、乳腺癌 1336

九、其他 1336

第二十篇 肿瘤同步放化疗治疗 1338

一、同时放化的形成 1338

二、放化疗相互作用的可能生物学机制 1339

三、放化疗相互作用的形式 1340

四、药物联合放疗临床应用的形式 1340

五、药物联合放疗的新领域——放疗+分子靶向治疗 1340

六、几种常见肿瘤同时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1341

附录 1347

附录Ⅰ 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剂量 1347

附录Ⅱ 病人一般状况评分卡氏(KPS)标准 1349

附录Ⅲ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1350

附录Ⅳ 常用药物毒性标准V3.0(CTCAE)节选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