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认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关银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5065895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转化为认识“经济总体”的逻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学术上帮助人们理解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经济现象进行了经济哲学视域的解读。

导论 经济认识论的视域:实践经济 1

一、一般认识论向经济认识论发展的必然性 2

二、经济实践、经济学、哲学在现代化中分与合的逻辑 5

三、经济认识论是把握经济实践图景与逻辑的理论 7

四、经济认识论是经济现象的解构学 11

五、实践哲学研究范式的探索和在经济认识论中的运用 14

六、关于本书内容的结构 17

第一编 经济生成的认识论 23

第一章 在“人化自然”中生成与演进的经济 23

一、从“人化自然”视域解读经济实践 24

二、“永恒的自然基质”与经济活动的逻辑 27

三、自然的既定性与人的价值实践偏好 31

四、自然禀赋与经济的多样性 34

五、“人化自然”程度与经济差距 38

六、自然实践化与人自然化视野的互动与现代化 41

七、知识经济与人在经济中的“角色” 43

第二章 在高度开放中发展的经济 47

一、传统的繁荣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48

二、商品支撑下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 51

三、知识经济支撑下的“新经济” 54

四、对内和对外开放中展示的“新开放观” 57

五、从民族藩篱向主动开放的艰难飞跃 60

六、驾驭开放能力的形成与发挥 64

七、开放的经济哲学意蕴与趋向 66

第三章 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70

一、体制是发展的平台 70

二、体制对社会基本制度的依赖与强化 74

三、自然经济体制是小生产的轮回体制 76

四、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和“短缺”之谜 80

五、市场经济效益的魅力和“失灵” 85

六、可持续发展体制的四维耦合 91

七、从体制变迁看人性的张扬之道 94

第四章 主体能动性在经济实践中 97

一、经济实践的架构和能动性的生成 97

二、人的活动的空间和主体能动性的演进逻辑 101

三、可行能力和能动性的提升 104

四、理性的现实表现与能动性作用发挥 109

五、经济能动性对客观中介的依赖性 113

六、知识经济和能动性战略地位的质变 117

七、经济主体场:经营、创业、创新 120

第二编 经济发展的认识论 126

第五章 经济动力系统的认识 126

一、分工与协作是动力源 126

二、政策、竞争、科技、国际化的动力杠杆 129

三、经济动力的“外部刺激”及其向“内生”的转化 132

四、经济动力从预期诱惑向制度定型的飞跃 136

五、市场经济的不断自我超越性动力 139

六、博弈方法和现代经济动力的新思维 142

七、“原创”与“外溢”都是现代经济的动力 145

第六章 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嬗变认识 150

一、经济组织是人类经济实践的共同实践依托 151

二、从自然关系组织向市场组织的质变 153

三、网络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组织发展的趋向 159

四、跨国公司组织和世界现代经济 161

五、利益“蛋糕”做大和经济组织的现代化 165

六、资本纽带下经济组织的调整浴火中的哲理 169

七、经济组织的“百年老店”梦与创新必然 173

第七章 财富革命的缘起和扩展认识 176

一、自然生产力向社会生产力的财富革命 177

二、财富创造主导部门与财富革命 179

三、财富“标的”嬗变的革命性意义 182

四、托夫勒《财富的革命》的经济哲学简析 185

五、“世界是平的”条件下的财富革命 188

六、“小产品大产业”中的财富哲理 190

七、现代财富“鸿沟”中的机遇和挑战 194

第八章 经济空间模式的认识 198

一、有形空间的三维耦合:区位、布局、集成 198

二、经济全景式形态鸟瞰:嵌入式空间 201

三、虚拟经济空间双刃剑效应的哲学分析 205

四、技术和制度支撑的发展空间的哲学底蕴 207

五、经济选择空间的哲学内涵 210

六、从社会资本看主体交往空间 213

第九章 发展战略的认识 216

一、对国际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认识 217

二、对国内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认识 218

三、对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认识 220

四、对经济发展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认识 223

五、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哲学“合法性”的指认 227

第三编 对经济实践中重要问题的认识 233

第十章 现代化实践中的悖论认识 233

一、非均衡经济实践结构的悖论 234

二、资源张力约束的悖论 236

三、资本非理性扩张的悖论 238

四、创业、创造、创新活动中的悖论 241

五、政府行为中的悖论 245

六、文化存在中的悖论 248

七、人的发展可能与现实的悖论 250

第十一章 人类经济的挑战与前景认识 253

一、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 254

二、走向和谐中的挑战 257

三、走向经济合作的挑战 261

四、现代化进程的挑战 264

五、科学发展和开创光辉的经济前景 269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经济认识论探微 274

第十二章 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认识论 274

一、马克思的经济认识论的总体特征 274

二、马克思经济认识的成果 277

三、马克思经济认识论的理论结构 279

四、马克思的经济认识论的心路探微 280

五、关于资本动力学的理论 286

六、关于资本动力学的主要内容 286

第十三章 恩格斯关于财富创造规律的经济认识论 293

一、财富创造主体差异是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 294

二、财富创造的经济和政治形式可以相对分离 295

三、货币平台上一系列规律发生了作用 297

四、“人民的本能”反映了财富创造规律要求 298

五、政治只能是手段经济利益才是目的 299

六、财富创造价值是随着社会性而发展的 301

七、不能“把财富从经济领域拖到道德领域中来” 302

八、创造财富的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303

九、财富创造力的提高“决定性生产部门”的变革 305

十、财富创造要以国家民族为基础 306

第十四章 共产党作为革命党时代的经济认识论 308

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革命提供经济哲学根据 308

二、“归结于”逻辑方法把革命实践“锁定”在社会形态 309

三、从经济分析人手弄清社会的阶级结构 310

四、经济必然性要求转换成为社会变革性质的认识 312

五、在和平与暴力革命的形式中正确进行选择 314

六、革命的行动纲领是实践行动的旗帜 317

七、探索社会变革的实践模式 319

八、提出经济纲领为革命提供持久的力量源泉 320

九、创立新理论把经济认识论的成果巩固下来 321

第十五章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时代的经济认识论 323

一、对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的认识是逻辑起点 323

二、发展生产力不能搞“大跃进” 326

三、建立和生产力实际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 327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执政党经济认识论的实践基础 329

五、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 331

六、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332

七、在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33

八、市场经济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经济认识论的关键 335

主要参考资料 338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