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扬州评话通论 1
小引 关于研究范围 1
第一节 扬州说唱技艺的历史渊源 2
第二节 扬州评话的经济文化背景 17
第三节 扬州评话逐渐兴起 26
第四节 清代以来的扬州评话 39
第五节 扬州评话主要种类 69
第六节 扬州评话的思想和审美倾向 81
第七节 扬州评话的性质与展望 92
第八节 扬州评话语音变化及其得失 100
第二章 《水浒传》评话演变与《武松》 114
第一节 “水浒传平话”的形成 114
第二节 平话向小说演变 136
第三节 《武松》评话的重要成就 148
第三章 《三国演义》评话与《火烧赤壁》 181
第一节 “三国”故事与说唱文艺的紧密联系 181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扬州评话 191
第三节 《火烧赤壁》评话研究 199
第四章 市井评话的演变发展 248
第一节 《飞跎全传》的演化变形 248
第二节 《清风闸》与市井小说 268
第三节 市井小说的顽强发展——从《清风闸》到《皮五辣子》 273
第五章 隋唐故事与《绿牡丹》 285
第一节 隋唐故事的特殊价值与主要文献 285
第二节 下层趣味在隋唐故事中的发展 312
第三节 隋唐故事与扬州评话 326
第四节 《绿牡丹》的特殊面貌 337
第五节 《绿牡丹》与武侠小说的发展 348
第六章 《八窍珠》等作品研究 368
第一节 《八窍珠》:评话传播与刊本 368
第二节 《八窍珠》的内容和写法 375
第三节 《云中雁三闹太平庄》文本与风格 386
第七章 与评话有关的几个问题 399
第一节 口述史小说的发生与发展 399
第二节 清代评话类小说与口述史 412
第三节 运河流域与武侠小说的关系 424
第四节 话本小说的文体转型 438
第五节 小说韵文的性质与价值 448
余论和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