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自序 5
第一编 法治之源 3
第一章 法治的历史之源 3
第一节 西方法治的历史传统 4
第二节 人治传统:中国法治需剔除的历史负荷 14
第三节 继承、移植与创新,实现法治的古今中外结合 20
第二章 法治的文化之源 27
第一节 文化概述 27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发展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2
第三节 中国法治的文化选择 42
第三章 法治的理性思维之源 50
第一节 感性与理性概述 50
第二节 理性与法治的关系 54
第三节 理性对西方法治发展的影响 58
第四节 中国古代人治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法治的制约 66
第五节 法治要求克服任意性,依理性思维行事 70
第四章 法治的理论之源 75
第一节 法治理论概述 75
第二节 法治理论完善的探讨 90
第五章 法治的价值之源 95
第一节 价值概述 95
第二节 有关西方法治的价值学说 99
第三节 我国法律价值的体现 104
第六章 法治的民众心理之源 110
第一节 民众心理概述 110
第二节 民众心理状况 118
第三节 调整心理,端正心态,为法治创造一个软环境 128
第二编 法治之基 137
第七章 市场经济:法治的决定性基础 137
第一节 概述 137
第二节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决定性基础 142
第三节 积极促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145
第八章 诚信机制:法治的道德基础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第二节 诚信:道德的核心、法治的基石 161
第三节 如何落实诚信机制 168
第九章 民主:法治的动力基础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177
第三节 完善民主制度,保证法治的实现 181
第十章 权力制约:法治的政治基础 184
第一节 概述 185
第二节 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制约 190
第三节 我国的权力制约机制 193
第十一章 法律细化:法治的立法基础 199
第一节 法律细化是法制完善的前提和基础 199
第二节 法律细化应关注民间法 206
第三节 法律细化的方法 219
第十二章 国民素质:法治的人力基础 223
第一节 概述 223
第二节 如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及其法律素质 229
第十三章 公开透明机制:法治的运作基础 235
第一节 概述 235
第二节 公开和透明度的具体要求 242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公开和透明度机制 249
第三编 法治之其他 255
第十四章 行为方式转变:法治实现的关键 255
第十五章 城乡环境:法治平等的基本要求 262
第十六章 交通和信息:法治实现的桥梁纽带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80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