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型客机市场的基本特征 1
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1
1.2 产业链 5
1.3 研制周期与市场寿命 7
1.4 领导企业的集中与依附企业的全球化 9
1.5 大型客机的市场细分 12
1.6 需求因素 14
1.6.1 航空客运需求增长 15
1.6.2 航空公司的成本 16
1.6.3 航空公司的竞争策略 17
1.6.4 政府对航空客运市场的管制 18
1.7 策略性竞争与进入壁垒 19
1.8 大型客机竞争的政治经济学 23
第2章 历史与格局 26
2.1 喷气时代的到来 26
2.2 大型客机市场的发展 29
2.2.1 波音727与“三叉戟” 30
2.2.2 波音737与DC—9 31
2.2.3 波音747、DC—10和L—1011 32
2.3 空中客车的加入 36
2.4 新一轮的竞争 39
2.4.1 中短程客机市场竞争 40
2.4.2 中远程客机市场竞争 43
2.4.3 远程客机市场竞争 45
2.5 波音与空中客车的双寡头竞争 47
2.6 波音与空中客车的贸易争端 50
2.7 潜在的进入者 53
第3章 美国政府的大型客机产业政策 57
3.1 NASA对大型客机产业的补贴 58
3.1.1 研究经费分配 62
3.1.2 运行机制 66
3.2 通过国防部的补贴 66
3.2.1 技术转移 67
3.2.2 军品采购的财务效应 68
3.2.3 补贴规模估计 69
3.3 支持产业集中 70
3.4 大型客机的市场准入 73
第4章 空中客车的进入策略 76
4.1 欧洲国家的合作机制 76
4.2 政府补贴 84
4.3 产品差别化战略 87
4.4 利用“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后发优势 92
4.5 选用美国发动机 94
4.6 开拓新兴市场 95
4.7 策略的相机性 97
4.7.1 A300客机 98
4.7.2 A320客机 100
4.7.3 政治因素 101
第5章 美欧大型客机的贸易争端 103
5.1 贸易争端与贸易谈判 103
5.2 出口信贷争端 107
5.3 《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 109
5.4 贸易争端的升级 113
5.5 《空中客车协议》 118
5.6 新一轮的贸易争端 122
第6章 前苏联与俄罗斯的大型客机发展战略 128
6.1 领先机遇的错过 129
6.2 比较优势对竞争优势的牵制 131
6.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131
6.2.2 违背比较优势的影响 137
6.3 内向型经济环境的影响 140
6.3.1 产业保护的影响 141
6.3.2 技术封锁的影响 144
6.3.3 研制-生产全球化的影响 146
6.4 俄罗斯的战略转型 147
6.4.1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49
6.4.2 产业重组 150
6.4.3 开展国际合作 152
6.5 对俄罗斯战略转型的评价 153
第7章 日本的大型客机发展战略 157
7.1 YS—11与赶超战略的夭折 157
7.2 产业政策的失败 160
7.3 战略转型 165
7.4 逐步升级战略的实施 168
7.5 政策与体制的调整 174
7.6 逐步升级战略的评价 177
第8章 产业集中与系统集成 183
8.1 全球化与大型客机产业的集中 183
8.2 系统集成的一般性质 188
8.3 大型客机产业的系统集成 194
8.4 系统集成对大型客机产业竞争的影响 200
第9章 战略联盟 202
9.1 战略联盟的一般性质 203
9.2 大型客机企业的战略联盟 207
9.2.1 与供应商的联盟 207
9.2.2 与航空公司的联盟 210
9.2.3 与同类企业的联盟 212
9.2.4 国家联盟 216
9.3 战略联盟对大型客机市场竞争的影响 218
第10章 中国大型客机产业发展历程的分析 220
10.1 中国大型客机产业的发展道路 220
10.2 运—10项目的起落 228
10.2.1 项目上马与目标定位的变化 228
10.2.2 技术路线 231
10.2.3 研制体制 234
10.2.4 项目的终止 235
10.2.5 运—10项目下马原因的分析 238
10.3 “三步走”战略的流产 242
10.3.1 MD—80/90项目 243
10.3.2 AE—100项目 252
10.3.3 对“三步走”战略的评价 255
10.4 ARJ21项目 257
10.5 中国发展大型客机产业的理由 260
第11章 中国大型客机的市场进入 267
11.1 政策 267
11.2 国际合作战略的选择 271
11.3 进入壁垒 274
11.3.1 市场竞争性壁垒 275
11.3.2 非市场竞争性壁垒 281
11.3.3 贸易争端的影响 282
参考文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