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教育——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4
一、为教育而生 5
生在教师之家 5
第一次面对压力 6
二、为了不再出现“文革” 8
我的大学时代 8
为了那几十双眼睛 10
我永远当您的部下 13
海一般的胸怀 16
三、与南开教育的不解情缘 18
南开的第六任校长 18
一门两校长 19
第二章 四所学校经历给我的启示 24
一、没有心灵的沟通就没有教育 26
皈依集体的“烈驹” 26
永远的内疚 31
二、教育直面有差异的学生 34
二十六中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34
我如何回答他 36
新组班的风波 39
三、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学生素质 42
为什么毕业班的学生不参加运动会 42
他使我开始读“心理学” 44
第三章 南开——使我教育思想升华的舞台 47
一、育“允公允能”之才 办“新月异”之校 49
南开把“魂”勾走了 49
拜会老校长 54
最爱国的学校 57
二、学校文化积淀学校精神 61
为一首歌而动容 61
巴伐利亚的共鸣 64
三、教育要重视修身养性,敦品立德 66
过目不忘的容止格言 66
神交写匾人 67
新楼挂旧匾 70
四、传承教育精华 发展现代教育 71
病床上的牵挂 71
传递接力棒 72
我的整体高素养教育观 75
第四章 以国际视野办教育 81
一、坚持教育的中国特色 82
观泰国、欧洲五国的名校 82
观美国教育 87
二、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 89
学生的地位 89
让学生选择 93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96
成为“世界的中国人” 98
第五章 以课程为核心推动教学改革 104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05
申请参加课改 105
选择·比较·鉴别 109
调出“新蓝色” 112
引入学分制 115
二、给学生自由的时空 120
为什么南开不加课 120
自由时空出人才 123
三、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126
“教”的要义 126
“学”的要义 129
二分铃的价值 132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 135
第六章 进德与终身学习促教师发展 140
一、重德传承 积淀教风 141
有德此有人 141
薪火相传 143
二、以人文情怀、搭台机制陶铸名师 146
金牌教师?金牌机制! 146
关心与理解同样重要 150
人到壮年更辉煌 153
三、用办学思想引导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 154
三个火枪手 154
年轻的副校长 156
第七章 德为万事之本 160
一、以德立教 161
经受住考验 161
给学生权力 166
鼎中调入心头血 171
二、德育工作的双基 176
德育“必修课”,雷打不动 176
教育需要震撼 179
身边的震撼 182
三、锻造精神的熔炉 187
因责任而微笑 187
“三五”盛会 191
黄埔江畔讲精神 195
第八章 学生发展需强心健体陶情益智 199
一、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200
从monkey到“金刚” 200
运动会上寒风中的拼搏 204
南开五虎有后人 208
特模集体 211
二、营造容百川的心理空间 213
有泪你就使劲地流 213
共同创建心灵港湾 216
一个“男子汉”的故事 220
三、让心灵在艺术殿堂里升华 225
陶冶情操启迪智力 225
南开中学有合唱班 229
第九章 校园建设的文化理念 233
一、十年建设焕发校园新貌 234
抓住天时、地利,促成人和 234
“三大战役” 237
二、建筑设计反映办学理念 243
挤进去的建设投入 243
历史与现代相融的设计理念 245
三、校园环境陶冶人文精神 248
修旧如故的“历史博物馆” 248
润物细无声 寄情“楼名志” 252
十六字建设理念 255
第十章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257
一、洋学生享受优质的中国教育 258
让他们走进来 258
微缩小世界融洽大家庭 260
二、再建一所南开 264
“私学”的复兴——南英学校 264
打造南开—翔宇模式 267
三、南开翔宇的小学部 270
三顾初圆小学梦 270
阳光温暖心灵 274
谁说快乐不能厚重? 281
第十一章 教育生命之树长青 286
一、沐教育发展之春风 287
南开之幸也,我之幸也 287
十年春联听足音 290
彼此生命中的南开情 294
二、教育为了明天 300
整体高素养教育模型 300
“百年南开”国博展 303
“百年南开”纪念晚会 306
后 记 312
附录一 专著《优质中学的教与学》序(沈德立) 314
附录二 天津南开中学简介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