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国的中国三皇五帝与文明起源文明的起源 3
炎帝勇尝百草 4
黄帝大战蚩尤 5
大禹治水 6
神射手后羿 7
从部落转为国家——夏、商夏朝的兴与衰 10
商朝盘庚迁都 13
封神榜的年代 14
青铜器文化 16
礼乐之邦的雏形——西周周朝礼仪介绍 20
忠心辅佐幼主的周公 21
导致国人暴动的厉王 22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23
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春秋与战国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26
晋文公“退避三舍” 27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 29
秦晋的“崤山之战” 31
楚庄王“一鸣惊人” 32
伍子胥归报楚王仇 34
晏子使楚智维尊 35
孔子周游列国 36
商鞅立木变法 38
屈原爱国投江 40
孟尝君礼贤下士 42
蔺相如完璧归赵 44
纸上谈兵的赵括 46
苏秦“合纵”,张仪“连横” 47
勾践卧薪尝胆 49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51
荆轲刺秦王 52
第一次大统一——秦帝国秦始皇统一中国 56
文化的浩劫——焚书坑儒 58
陈胜吴广起义 60
刘邦与项羽 62
鸿门宴斗智 64
楚汉之争 66
项羽自刎乌江 68
汉族文化的一个高峰——西汉、东汉汉高祖遭遇白登山之围 72
“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 73
张骞通西域 74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76
飞将军李广 77
昭君出塞和匈奴 78
王莽复古改制 79
黄巾起义 81
挟天子以令诸侯 83
孙权占江东 84
曹操智胜官渡之战 85
诸葛亮隆中对 87
火烧赤壁 89
刘备进益州 91
第二篇 东方的中国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植的七步诗 95
诸葛亮七擒孟获 96
马谡失街亭 9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8
司马懿装病夺权 9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00
动荡的西晋王朝 101
闻鸡起舞的祖逖 103
王羲之 104
淝水之战 105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107
重回统一的时代——隋及唐朝前期隋文帝的贡献 110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111
李渊建立唐朝 113
决战“玄武门” 114
唐太宗贞观之治 115
帝王之鉴——魏征 117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118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119
盛世气象——唐朝中期一代女皇武则天 122
请君入瓮 123
狄仁杰桃李满门 124
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125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126
鉴真东渡日本 127
诗仙李白 128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唐末、五代十国安史之乱 132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133
诗圣杜甫 135
黄巢大起义 136
五代十国 137
经济高度繁荣时期——北宋、南宋陈桥兵变 140
杯酒释兵权 141
李后主亡国 142
杨家将之“杨无敌” 143
王小波起义 144
李元昊反宋建西夏 146
范仲淹实行新政 147
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 148
王安石变法图强 149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150
花石纲 151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 152
蓬勃发展的宋朝文化 153
方腊、宋江起兵反宋 154
太学生请愿 155
靖康之难 156
女词人李清照 157
偏安一隅的南宋 158
岳家军神勇抗金 159
第三篇 世界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元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63
文天祥起兵 164
马可·波罗的中国游历 165
仗义执言的关汉卿 166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167
融入世界的开端——明朝和尚皇帝朱元璋 170
靖难之役 171
郑和七下西洋 172
土木堡的惨败 173
于谦保卫北京 174
刚正不阿的海瑞 175
戚继光驱逐倭寇 176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177
袁崇焕大战宁远 178
徐霞客远游探险 179
闯王李自成进京 180
最后的封建帝国——清朝清朝建立 184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185
史可法死守扬州 186
民族英雄郑成功 187
康熙果敢削三藩 188
雅克萨的胜利 189
三征噶尔丹 190
康乾盛世 191
顾炎武著书立说 192
曹雪芹著《红楼梦》 193
文字狱 194
大贪官和珅 195
鸦片战争 196
太平天国运动 197
火烧圆明园 198
洋务运动 199
戊戌变法 200
义年和团运动 201
八国联军侵华 202
辛亥革命 203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 206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8
伟大的万里长征 209
八年抗战 210
新中国成立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