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习中心组金融知识读本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5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庚辰,张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改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9787801433092
  • 页数:2333 页
图书介绍:

第十二篇 通货膨胀与防范 1631

第一章 通货膨胀概述 1631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1631

二、通货膨胀的测度 1631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632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632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632

(三)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1633

(四)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1633

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634

(一)促进论 1634

(二)促退论 1635

(三)中性论 1636

第二章 通货膨胀的影响 1637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637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 1639

第三章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一、社会资金陷紧与通货膨胀 1643

(一)资金陷紧行为的理论分析 1643

(二)大量资金陷紧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1646

(三)从“资金陷紧”到“货币陷阱”的演变 1648

(四)减少资金陷紧,缓解倒逼通货膨胀的出路选择 1652

二、银企不合理负债与通货膨胀 1655

(一)中国金融业不良负债与通货膨胀 1655

(二)中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通货膨胀 1660

三、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与通货膨胀 1662

(一)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及其实现形式 1663

(二)中国经济转轨的成本和费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1666

(三)降低和控制经济转轨的成本,防范严重通货膨胀发生 1670

四、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与通货膨胀 1674

(一)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的涵义 1674

(二)经济运行冷热度的测定 1674

(三)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的成因及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1676

(四)矫正过热型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的反通货膨胀对策 1677

五、经济深层次问题与通货膨胀 1679

(一)“深层次问题”的涵义及其判别标准 1680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实质 1683

(三)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1688

(四)以解决“深层次问题”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 1693

六、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选择 1696

(一)货币政策 1696

(二)财政政策 1696

(三)收入政策 1696

(四)收入指数化政策 1697

(五)人力政策 1697

(六)对外经济政策 1697

(七)其他政策 1698

第四章 反通货膨胀 1699

一、反通货膨胀的含义 1699

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 1701

三、反通货膨胀的策略选择 1703

第五章 反通货膨胀的操作 1707

一、通货膨胀运行的监测与分析 1707

(一)通货膨胀运行的监测 1707

(二)通货膨胀运行分析 1708

二、通货膨胀预警与程控 1709

(一)通货膨胀预警 1709

(二)通货膨胀程控 1711

(三)中国反通货膨胀的程控思路 1714

三、反通货膨胀政策工具的选择 1716

(一)反通货膨胀政策工具的功能及其局限 1716

(二)各种政策工具的搭配与组合 1724

(三)1993年以来中国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选择 1727

(四)利率在中国反通货膨胀中的功能局限及其改革 1731

四、反通货膨胀效果的评估与政策调整 1735

(一)反通货膨胀政策成功的评价标志 1736

(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评估 1738

(三)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调整 1740

(四)必须坚持全面持久的反通货膨胀方针 1742

五、反通货膨胀成本及其控制 1744

(一)反通货膨胀成本及其意义 1744

(二)反通货膨胀成本的衡量与控制 1747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通货膨胀成本过高的原因和应注意的问题 1750

第六章 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通货膨胀传递与防范一、通货膨胀的国内传递与防范 1753

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及防范 1757

第十三篇 银行业风险与防范 1767

第一章 银行业风险及防范概述 1767

一、风险与银行业风险 1767

(一)风险的含义 1767

(二)风险防范 1767

(三)银行业风险 1767

(四)银行业风险防范 1768

二、银行业风险的分类 1768

三、银行业风险成因分析 1769

(一)负债经营 1770

(二)管理水平受到制约 1770

(三)市场环境日益严酷,竞争更趋激烈 1771

(四)市场变幻莫测 1771

(五)三性矛盾 1771

四、银行业风险防范的价值 1772

五、商业银行的风险与防范 1772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1772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1773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773

(四)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 1776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原则 1777

(六)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778

第二章 银行业风险防范的理论和方法一、资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1780

(一)资产管理理论 1780

(二)资产管理方法 1784

二、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1790

(一)负债管理理论 1790

(二)负债管理方法 1794

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795

(一)净利差 1795

(二)缺口管理 1795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系统分析法 1796

(四)资产—负债管理的要点 1796

(五)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 1797

第三章 银行业风险管理内容及处理方法一、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组织安排 1799

(一)组织安排 1799

(二)部门设置 1799

二、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1800

(一)风险识别 1800

(二)风险评价 1800

(三)风险决策 1800

(四)风险处理 1800

三、风险识别 1800

(一)含义 1800

(二)风险辨别的主要任务 1800

(三)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 1801

(四)风险估价 1803

四、风险评价方法 1803

(一)风险评价方法 1803

(二)在风险后果影响下的评价方法 1805

五、风险决策 1806

(一)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806

(二)风险型决策 1806

(三)不确定型决策 1806

六、银行风险处理方法 1808

(一)风险预防和回避 1808

(二)风险分散 1809

(三)风险抑制与转移 1811

(四)风险的保险与补偿 1813

(五)风险自留 1816

第四章 银行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风险防范一、银行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1817

(一)一般概述 1817

(二)银行内部会计控制 1821

(三)银行内部管理控制 1825

(四)商业银行的人事控制 1828

(五)商业银行内部稽核 1828

(六)我国银行内部控制问题 1830

二、银行业外部监管的风险防范 1834

(一)一般概述 1834

(二)预防性监管措施 1830

(三)为解决资金困难而采取的措施 1844

(四)存款保险制度 1846

(五)巴塞尔协议与银行业风险防范 1848

第五章 银行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1858

一、风险的逐步形成 1858

二、我国银行业风险识别 1860

三、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核心 1860

四、我国银行与其不良资产之间的关系 1865

五、化解不良资产的建议 1869

第十四篇 国际金融与外汇管理 1875

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 1875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 1875

(一)典型的金本位制 1875

(二)金汇兑本位制 1876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876

二、浮动汇率制度 1878

(一)浮动汇率制度 1878

(二)自由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 1878

(三)汇率制度的选择 1879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1879

(一)国际储备资产的改革——特别提款权 1879

(二)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矛盾 1881

(三)西方国家对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设想 1882

四、欧洲货币体系 1884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1884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 1884

(三)欧洲货币体系的新发展——欧洲货币联盟 1885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1887

一、外汇市场 1887

(一)外汇与汇率 1887

(二)外汇市场 1887

(三)汇率的决定条件 1889

(四)汇率变动对外汇收支的影响 1890

二、汇率决定理论 1892

(一)铸币平价说 1892

(二)国际借贷学说 1892

(三)购买力平价说 1892

(四)利率平价理论 1893

(五)汇兑心理说 1894

(六)汇率决定理论的新发展 1894

第三章 国际收支 1895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内容 1895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1895

(二)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1895

二、国际收支的调节 1896

(一)汇率的调节作用 1896

(二)利率的调节作用 1897

三、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897

(一)货币分析法 1897

(二)弹性分析法 1899

(三)吸收分析法 1899

第四章 国际储备 1901

一、国际储备概述 1901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1901

(二)国际储备的来源 1902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 1902

(四)国际储备多元化 1903

二、适度国际储备量 1904

(一)保持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必要性 1904

(二)决定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因素 1904

(三)适度国际储备的成本收益分析 1906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1907

(一)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必要性 1907

(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1907

(三)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之间的结构调整 1907

(四)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 1907

(五)储备资产形式的选择 1908

第五章 国际金融机构 1910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1910

(一)国际金融机构产生的原因 1910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类型 1910

(三)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 1911

(四)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 1911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12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1912

(二)国际货币基金的宗旨 1913

(三)国际货币基金的组织结构 1913

(四)基金组织的贷款 1914

(五)基金组织的其他主要活动 1916

三、世界银行集团 1917

(一)世界银行 1917

(二)国际开发协会 1920

(三)国际金融公司 1920

四、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1921

(一)国际清算银行 1921

(二)亚洲开发银行 1921

(三)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组织 1923

第六章 外汇交易 1925

一、外汇市场 1925

(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1925

(二)外汇市场的类型 1925

(三)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1926

(四)外汇市场的一体化 1927

(五)我国内地外汇调剂市场 1927

二、即期外汇交易 1928

(一)即期外汇交易的概念 1928

(二)即期汇率的套算 1928

(三)商业性即期外汇交易 1928

(四)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 1929

(五)银行间即期外汇业务的程序 1929

(六)通过经纪人的即期外汇交易 1930

(七)订单计算 1930

(八)套汇交易 1930

三、远期外汇交易 1931

(一)远期外汇交易的概念 1931

(二)远期外汇的应用 1931

(三)远期汇率的套算 1933

(四)择期远期外汇交易 1933

四、套利 1934

(一)套利的概念 1934

(二)单纯套利的可行性分析 1935

(三)抵补套利 1936

五、掉期 1937

(一)掉期的概念 1937

(二)掉期交易的类型 1937

(三)即期对远期掉期的汇率 1938

(四)明日对后天掉期的汇率 1939

(五)远期对远期掉期的应用 1939

第七章 货币期货与外汇期权 1942

一、期货交易 1942

(一)期货交易的特点 1942

(二)期货交易的程序 1943

(三)期货的种类 1943

(四)套期保值 1944

(五)投机性期货交易 1944

二、货币期货交易 1945

(一)货币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 1945

(二)货币期货市场的优缺点 1946

(三)货币期货交易应用 1947

三、期权交易 1948

(一)期权的概念 1948

(二)期权的种类 1948

(三)期权保险金的确定基础 1949

(四)决定期权价格的主要因素 1950

(五)期权交易的特点 1850

四、外汇期权交易 1951

(一)外汇期权的概念 1951

(二)外汇期权的种类 1951

(三)外汇期权盈亏分析 1952

五、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的配合 1952

(一)合成买入看跌期权 1952

(二)合成买入看涨期权 1953

(三)抵补多头 1953

(四)抵补空头 1953

第八章 贸易融资 1955

一、出口信贷 1955

(一)出口信贷的特点 1955

(二)出口信贷的基本类型 1955

(三)买方信贷的贷款条件 1956

(四)出口信贷的其他形式 1957

二、福费廷 1958

(一)福费廷的概念 1958

(二)福费廷市场的发展 1959

(三)福费廷的业务流程 1959

(四)贴现业务中的计算 1960

(五)福费廷的利弊 1960

三、保付代理业务 1960

(一)保付代理的概念 1960

(二)保付代理的类型 1961

(三)保付代理协议的主要内容 1962

(四)保付代理业务的特点 1962

(五)保付代理的利弊 1963

四、短期出口融资方式 1963

(一)出口信用证押汇 1963

(二)出口托收押汇 1964

(三)打包放款 1964

(四)远期票据贴现 1965

(五)透支和定期放款 1965

(六)进口商对出口商的商业信用 1966

五、短期进口融资方式 1966

(一)信用证业务 1966

(二)信托收据业务 1966

(三)提货担保 1967

(四)承兑信用 1967

(五)透支和定期放款 1968

(六)出口商对进口商的商业信用 1968

第九章 国际贷款 1970

一、国际金融市场 1970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1970

(二)欧洲货币市场 1970

(三)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特征 1972

二、国际银行贷款 1974

(一)国际银行贷款的概念 1974

(二)同业拆放 1974

(三)欧洲货币市场商业银行短期贷款 1975

(四)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银行贷款的特点 1975

三、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业务中的计算 1976

(一)贷款货币的选择 1976

(二)实际贷款期限 1977

(三)单利计算的还本付息额 1978

(四)复利计息的还本付息额 1978

(五)承担费的计算 1979

(六)有效利率的计算 1980

四、政府贷款 1981

(一)政府贷款的特点 1981

(二)赠与成分计算公式 1982

(三)混合信贷的加权平均利率 1983

第十章 国际证券投资 1985

一、债券 1985

(一)债券的概念 1985

(二)债券的种类 1985

(三)债券收益率 1986

(四)债券的价格 1988

(五)可转换债券的价值 1988

二、股票 1989

(一)股票的概念 1989

(二)股票的种类 1990

(三)股票的价值 1991

(四)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 1991

(五)股票价格指数(Stock Index) 1992

(六)世界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指数 1992

(七)股票收益 1993

三、国际证券市场 1993

(一)证券市场概述 1993

(二)主要的外国债券市场 1994

(三)欧洲债券市场 1995

(四)国际股票市场 1995

四、国际证券投资风险 1996

(一)外汇风险 1996

(二)利率风险 1997

(三)财务风险 1998

(四)国家风险 1998

(五)市场风险 1999

(六)购买力风险 1999

第十一章 最新国际金融工具 2000

一、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2000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2000

(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 2000

(三)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作用 2001

(四)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风险 2002

(五)对金融派生市场的监管 2003

二、利率期货交易 2003

(一)利率期货概述 2003

(二)利率期货的种类 2004

(三)利率期货套期保值 2005

(四)利率期货交易中的投机与套利 2006

三、股票指数期货 2007

(一)股票指数期货概述 2007

(二)股票指数期货的种类 2007

(三)股票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 2008

(四)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的投机与套利 2009

四、利率期权 2010

(一)利率期权概述 2010

(二)利率期权的价值和价格 2010

(三)利率期权的应用 2011

五、互换交易 2012

(一)互换交易(Swap Transaction)概述 2012

(二)互换交易的作用 2013

(三)互换交易中的风险 2013

六、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上下限 2014

(一)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 2014

(二)利率上限(Interest Rate Caps) 2015

(三)利率下限(Interest Rate Floor) 2015

(四)利率上下限(Interest Rate Collar) 2016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 2017

一、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概述 2017

(一)预测(Forecasting)的概念 2017

(二)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的必要性 2017

(三)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的可能性 2017

(四)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的复杂性 2018

(五)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预测的一般程序 2018

二、基本因素分析 2019

(一)定性分析 2019

(二)数学模型分析 2021

(三)德尔菲分析法 2021

三、技术分析 2022

(一)图形分析 2023

(二)移动平均数(Moving Average) 2024

(三)相对强度指数(RSI) 2025

(四)成交量和未平仓量分析 2026

第十三章 外汇管理 2027

一、外汇风险管理 2027

(一)外汇风险概述 2027

(二)外汇风险管理战略 2029

(三)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简介 2031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2036

(一)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2036

(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2039

三、外汇存贷款业务管理 2041

(一)开展外汇存贷款业务的规定 2041

(二)外汇贷款的特殊规定 2042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我国外汇管理制度 2043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 2043

(二)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 2046

第十四章 借用外资的管理 2052

一、借用外资的主要方式简介 2052

(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052

(二)外国政府贷款 2054

(三)国际商业贷款 2056

(四)借用外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2059

二、借用外资的具体事项 2060

(一)借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060

(二)借用外国政府贷款 2066

(三)借用国际商业贷款 2068

第十五章 我国外债管理 2073

一、我国外债状况 2073

二、各类贷款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管理 2074

(一)国际商业贷款的申请、审批和监管 2074

(二)外国政府贷款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2074

(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2074

三、发行外币债券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管理 2075

四、对外担保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管理 2075

五、外债规模管理 2076

六、外债结构管理 2077

(一)利率结构管理 2078

(二)币种结构管理 2078

(三)期限结构管理 2079

(四)借款市场与国别地区分布 2079

七、外债效益管理 2079

(一)加强外债投向管理 2080

(二)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80

八、外债偿还管理 2081

(一)统借统还 2081

(二)统借自还 2081

(三)自借自还 2081

九、外债风险管理 2081

(一)外债风险种类 2081

(二)控制和防范外债风险 2082

(三)运用金融工具化解外债风险 2083

(四)防止国际借贷中的金融诈骗 2085

十、改革与完善外债管理体制 2085

(一)研究、完善外债规模和结构管理 2085

(二)进一步加强外债效益和偿还管理 2085

(三)建立健全外债偿还保障体系 2085

(四)建立健全外债管理法规制度 2086

第十六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制度一、美国的银行制度 2087

(一)美国银行制度的构成 2087

(二)美国银行制度的特点 2088

二、英国的银行制度 2091

(一)英国银行制度的构成 2091

(二)英国银行制度的特点 2093

三、德国的银行制度 2094

(一)德国银行制度的构成 2095

(二)德国银行制度的特点 2095

四、法国的银行制度 2098

(一)法国银行制度的构成 2098

(二)法国银行制度的特点 2099

五、日本的银行制度 2101

(一)日本银行制度的构成 2101

(二)日本银行制度的特点 2102

第十五篇 金融改革与审计 2109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 2109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2109

(一)单一国家银行体制阶段 2109

(二)多元混合型的国家银行体制阶段 2109

(三)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阶段 2110

(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制阶段 2110

二、中央银行 2111

(一)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2111

(二)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2111

(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2112

(四)改革人民银行财务制度 2112

三、政策性银行 2112

(一)国家开发银行 2113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114

(三)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 2114

四、商业银行 2115

(一)中国工商银行 2116

(二)中国农业银行 2116

(三)中国银行 2117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2117

(五)交通银行 2118

(六)中信实业银行 2119

五、其他金融机构 2119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2119

(二)投资信托金融机构 2120

(三)城乡信用合作组织 2121

第二章 金融调控改革 2123

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2123

(一)“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23

(二)“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23

(三)“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23

(四)“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124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 2124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的概念 2124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 2124

(三)资产风险管理的量化目标与资产风险权数 2126

三、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128

(一)外汇和外汇管理的概念 2128

(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 2128

(三)银行结汇、售汇制度 2130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134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回顾 2134

(二)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2135

第三章 金融市场改革 2137

一、金融市场概述 2137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其内容 2137

(二)金融市场的特点 2138

(三)金融市场的种类 2138

二、货币市场 2140

(一)我国的货币市场 2140

(二)货币市场的改革 2140

三、资本市场 2141

(一)债券市场 2141

(二)股票市场 2143

四、外汇交易市场 2145

(一)我国外汇市场的形成及其特点 2145

(二)外汇交易市场与外汇调剂市场的区别 2145

(三)外汇交易市场的内容 2145

(四)外汇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则 2146

第四章 金融审计概论 2147

一、金融审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147

(一)金融审计的含义 2147

(二)国家金融审计和银行金融稽核的区别和联系 2147

(三)金融审计的重要性 2148

二、金融审计的对象和任务 2149

(一)金融审计的对象 2149

(二)金融审计的任务 2150

三、金融审计的特点和管辖范围 2151

(一)金融审计的特点 2151

(二)金融审计的管辖范围 2152

四、金融审计的程序和审计报告 2152

(一)金融审计的程序 2152

(二)审计报告 2156

第五章 银行资产审计 2158

一、银行资产审计概述 2158

(一)银行资产审计的意义 2158

(二)银行资产审计的内容 2159

(三)银行资产审计的目的 2159

二、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计 2159

(一)对贷款规模控制的审计 2159

(二)对贷款投向的审计 2160

(三)对贷款内控制度的审计 2160

(四)对于工商贷款经济效益的审计 2161

三、农业贷款审计 2162

(一)对农业贷款原则执行情况的审计 2162

(二)对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审计 2163

四、小额抵押贷款审计 2163

(一)对抵押品的审计 2163

(二)对贷款额度的审计 2164

(三)对贷款期限的审计 2164

(四)对存贷款利率的审计 2164

(五)对签约和抵押手续的审计 2164

五、其他短期资产审计 2164

(一)短期投资审计 2164

(二)同业往来与同业拆借审计 2165

(三)应收款项审计 2166

(四)现金资产审计 2166

六、基本建设贷款审计 2167

(一)基本建设贷款审计的意义 2167

(二)基本建设贷款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2168

七、技术改造贷款及其他贷款审计 2170

(一)技术改造贷款审计 2170

(二)科技开发贷款审计 2172

(三)房地产开发贷款审计 2173

八、长期投资审计 2174

(一)资金来源审计 2174

(二)投资业务核算审计 2175

(三)投资收益的审计 2175

九、固定资产增减审计 2175

(一)固定资产审计的目的及内容 2175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 2176

(三)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 2178

十、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的审计 2179

(一)在建工程的审计 2179

(二)无形资产的审计 2179

(三)递延资产的审计 2180

第六章 银行负债、损益审计 2181

一、银行负债审计 2181

(一)负债审计概述 2181

(二)单位存款审计 2183

(三)储蓄存款审计 2185

(四)其他负债审计 2188

二、银行损益审计 2189

(一)营业收入审计 2189

(二)成本审计 2191

(三)损益审计 2196

(四)所有者权益审计 2197

第七章 其他金融审计 2199

(一)信托存放款审计 2199

(二)金融租赁审计 2204

(三)证券业务审计 2206

(四)商业票据贴现审计 2207

(五)计算机金融审计 2209

(六)计算机金融业务核算管理审计 2210

第十六篇 金融企业文化 2219

第一章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2219

一、企业文化理论 2219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特点 2222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2223

二、企业文化理论渊源 2225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 2226

(一)日本的企业文化 2227

(二)美国的企业文化 2229

(三)西欧国家的企业文化 2231

(四)亚洲国家的企业文化 2232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2232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2234

第二章 金融企业文化的创立 2237

一、正确看待金融企业文化的创立 2237

二、金融企业文化的创立原则 2238

(一)一般原则 2238

(二)具体原则 2240

三、金融企业文化的创立程序 2245

(一)调查分析阶段 2245

(二)总体规划阶段 2248

(三)论证实验阶段 2250

(四)传播执行阶段 2251

(五)评估调整阶段 2252

(六)巩固发展的阶段 2253

四、金融企业文化的创立途径 2255

(一)内在途径 2255

(二)外在途径 2259

第三章 金融企业的形象文化 2261

一、金融企业形象的概念 2261

(一)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2261

(二)企业形象的内容 2262

(三)企业形象的特点 2263

(四)企业形象的形成过程 2265

(五)标准色在企业形象中的作用 2267

二、金融企业形象的塑造 2271

(一)银行精神 2271

(二)银行形象 2273

(三)培育银行精神与塑造银行形象 2274

三、金融企业文化与CIS 2276

(一)CIS与企业文化 2276

(二)CIS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2285

(三)CIS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2289

四、金融企业形象策划 2297

(一)IBM公司的企业理念 2297

(二)IBM公司的视觉形象 2301

第四章 金融企业的环境文化 2302

一、金融企业的外部环境 2302

(一)金融企业视觉识别 2302

(二)金融企业建筑外观的形象价值 2303

(三)金融企业储蓄网点橱窗设计 2304

(四)金融企业经营环境 2306

二、金融企业的内部环境 2307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企业形象 2307

(二)企业招牌 2308

(三)视觉环境的营造 2309

(四)听觉环境营造 2313

(五)嗅觉环境营造 2314

第五章 金融企业的道德文化 2315

一、培育社会主义金融企业道德 2315

(一)企业道德及其现状 2315

(二)企业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2320

(三)培育社会主义企业道德的原则和方法 2325

二、深入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 2328

(一)讲改革 2329

(二)讲政治 2330

(三)讲法纪 2331

(四)讲效益 2332

(五)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