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中的地位 1
淳厚质朴的统帅形象——读《东方》第二版新增写部分《彭总》 18
在疾风烈火中挺立的将军——谈《将军吟》中彭其形象的塑造 24
丹青欲写旧史魂——评《李自成》(第二卷) 34
古老的民族灵魂的重塑——《黄河东流去》漫评 46
用生命战取光明——读刘白羽的长篇新作《第二个太阳》 65
都市生活的时代变奏——评《都市风流》 72
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读肖克将军的《浴血罗霄》 82
历史小说的珍品——《金瓯缺》艺术创造成就初谭 87
步履坚实的文学进军 103
新时期军事题材文学发展管窥 122
建国后军事文学发展的两次浪潮 136
稳定发展 深切丰实——1983年军事题材小说漫谈 152
在开拓中探寻新境——1984年军事题材小说漫谈 158
骚动不宁的绿营文场——1985年军事题材小说漫谈 164
日趋高涨的军事题材文学新潮 169
变革时期的军事文学 181
驰骋于疆场与文场的劲旅 196
历史的还原与诗化 205
大陆军事文学在静悄悄地蝉蜕 217
有勇气的创造与探索——读《乔厂长上任记》 219
向生活之矿不倦地掘进——兼谈孟伟哉的几篇军事题材小说 231
对当代军人生活的真知挚爱——略论朱苏进的两部中篇小说 242
为英雄战士画像——读《高山下的花环》随笔 255
既脱艰窘 迭出新奇——读刘兆林近作 260
灵魂褶皱里镌刻的历史——略评李镜的《明天,还有一个太阳》 268
朱春雨和他的《山魂》 274
一派清音出沂蒙——苗长水近作印象 278
素朴淳美的乡情——读《染房之子》 284
撼人心魄的生命之歌——简评刘琦的小说《去意徊徨》 287
惊听回视的悲壮纪实——读《志愿军战俘纪事》 292
立在世界屋脊的爱——读《喜马拉雅之魂》 296
国门前的呼唤与沉思——读报告文学《中华之门》 300
燕塞烽火铸干城——评报告文学《长城内外》 306
火箭故乡的辉煌起飞——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读后 313
军中俊杰 笔底真情——谈杨景民的两篇报告文学 316
创造者是美丽的——读叶鹏的《希望在南方》 322
接引飞泉入汪洋——读报告文学《海纳百川》 326
高尔基“种菜”与鲁迅“育花” 330
向文学呼唤新人 334
美与刺 336
需要“真正的批评” 343
也谈诗歌的“引进” 347
文学真实二议 351
文学真实观散论 356
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表现改革 368
求深意 务空灵 371
知音·密友·营养师 376
文学传统与文学发展途径 380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 386
弄清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 389
怀大抱负 写大作品 393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