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森林里的日子 1
一、并非“高山深谷”的大兴安岭 1
1.鲜卑山与大鲜卑山 1
2.平缓的大兴安岭高原 2
二、幽静的历史后院 6
1.远征的梦想 6
2.并非“鲜卑父匈奴母”的拓跋始祖 7
三、凝神锁定“嘎仙洞” 8
1.嘎仙洞及其传说 9
2.北魏石刻祝文的价值 11
3.嘎仙洞遗存 14
四、远古鲜卑人与现代森林人 16
1.寻访森林人家 16
2.森林之恋 20
3.文明的诱惑 32
第二章 迁徙者的踪迹 35
一、草原之梦 35
1.驯鹿与鲜卑族 35
2.推寅率众南迁“大泽” 36
3.草原小镇的鲜卑遗迹 39
4.草原火车站旁的墓群 42
5.出现中原丝绸的完工鲜卑墓 42
6.在呼伦湖畔沉睡的鲜卑族古墓群 44
7.满洲里的鲜卑踪迹 47
二、诘汾和“九难八阻”中的拓跋英雄 50
1.“神兽”引领与“图腾”崇拜 51
2.南迁中转站——南杨家营子踪迹 53
3.进入乌兰察布草原 55
三、力微时代的走马英雄 58
1.步摇声声过草原 59
2.力微的作为 65
3.二兰虎沟鲜卑墓群——南迁中的文化交流遗物 69
4.达茂旗鲜卑墓群——西迁中的汉化因素 70
5.鲜卑祭器上的图腾信息 72
6.各森林民族都相似的“图腾”崇拜 77
7.遍布乌兰察布草原的鲜卑足迹 82
第三章 阴山脚下的驻牧者 85
一、敕勒川上的拓跋都邑——盛乐城 85
1.隐没在农田中的盛乐城 86
2.猗卢、什翼犍祖孙再住盛乐城 86
二、穿着长袍的鲜卑乘舆者 87
1.珍贵的鲜卑人壁画 89
2.崇尚中原生活的鲜卑人 98
三、融合与进取的代价 103
1.汉魏对北疆的管辖 103
2.保守与进取之争——鲜卑贵族第一次踏足洛阳的代价 105
3.治理敕勒川的猗?、猗卢兄弟 107
4.在“匈奴故地”出现的民族交融 112
四、从“郭洛带”的图案看拓跋鲜卑宗教观的改变 116
1.酷爱金银器的拓跋鲜卑 116
2.崇拜神灵的鲜卑人 120
第四章 魂牵梦绕中原行 129
一、拓跋圭建“魏”立国与再举南迁 129
1.什翼犍迁都盛乐宫 129
2.拓跋圭建国称王 130
3.拓跋圭推行农耕政策 131
4.拓跋圭踏足中原 132
5.平城的杂居与民族融合 135
二、平城岁月 138
1.冯太后之墓 139
2.奢华的司马金龙夫妇墓 141
3.封和突使用过的波斯金银器 150
4.平城出土的西方玻璃器 156
5.平城建筑及北魏军镇遗址 159
三、尽弃旧俗的孝文帝“汉化改革” 160
1.大规模的民族“杂居”共处 160
2.孝文帝汉化改革 163
3.迁都洛阳及完成汉化 166
4.由草原牧人到中原农民的鲜卑人 169
5.北魏盛世 171
6.从墓葬遗存看民族融合 173
四、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 179
1.云冈石窟的开凿 182
2.石窟脉络 186
3.具有鲜卑气质的石雕艺术 189
4.龙门石窟的开凿 193
5.盛行造像的龙门石窟 196
6.遭盗凿的龙门石窟宾阳洞浮雕 204
7.拓跋鲜卑人的“恋窟情结” 206
8.“帝王即佛”——石窟世界的是与非 209
五、“蜡烛成灰泪始干” 213
1.南腔北调相融 215
2.上衣下裤胡汉杂用 215
3.胡汉饮食并重 216
4.多彩的居室文化 217
5.崇尚中原文化的孝文帝 218
6.从萨满教崇拜到佛教崇拜的鲜卑人 218
7.走向消融的鲜卑人 221
注释 229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