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兴中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29373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方法论为理念,在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以西安等城市为例,探讨并论述了城市场所微区位研究的方法论、场所微区位论基本理念、可持续性城市理念下的商、娱场所社会-文化空间结构演化、商娱场所微区位的社会空间偶合结构、商娱场所微区位的消费文化空间响应结构、商娱场所微区位的空间公正和谐结构与商娱场所社会-文化空间秩序构成体系等七部分内容。本书可作为人文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城市研究与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以及生态与行为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其高校相关学科的教师、研究生的研究、教学以及管理的参考书。

第一部分 场所微区位研究的方法论 3

第一章 城市空间结构之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的比较 3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

第二节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研究 6

第三节 人文主义地理学 8

第四节 人本主义方法论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10

第五节 城市商娱场所(空间)结构研究 11

第六节 讨论 14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进展与当代流派 16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发展与其前沿推进的体系 16

第二节 “文化转向”的空间动力本质与结构 19

第三节 当代人文地理学理念、研究方法流派及其创立的理论 21

第四节 讨论 23

第三章 社会区域人本主义地点观的解构 25

第一节 社区空间研究的理论背景 25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地点理论观 28

第三节 社区地点观的空间解构 33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38

第五节 讨论 38

第二部分 场所微区位论基本理念 41

第四章 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41

第一节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阶段及学科观 42

第二节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空间观及流派 46

第三节 前沿研究的内容及趋势 51

第四节 讨论 51

第五章 基于行为方式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规划原理 52

第一节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规划概念体系 52

第二节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行为规划的基础——对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研究 58

第三节 以居住为主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行为)规划 62

第四节 讨论 67

第六章 城市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观 69

第一节 国外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社会)空间研究的流派 69

第二节 国外城市(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研究 75

第三节 城市(营业性)娱乐场所布局因素的解构 77

第四节 对城市(营业性)娱乐场所区位的(人本)结构研究 80

第五节 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娱(乐)圈结构研究 86

第六节 讨论 86

第七章 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模式 88

第一节 商娱行为的社会-文化空间的关系模式 89

第二节 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结构(模式) 90

第三节 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认知内容(模式)构成 91

第四节 讨论 94

第三部分 可持续性城市理念下的商娱场所社会-文化空间结构演化第八章 可持续城市与娱乐产业的空间关系 97

第一节 娱乐业与可持续性城市的社会-经济-空间关系 97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性与夜生活产业的空间关系 100

第三节 娱乐业和可持续城市之间的协调和发展策略 103

第四节 讨论 105

第九章 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产业集群空间结构与其区位效应 106

第一节 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背景 106

第二节 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产业集群模式及结构 108

第三节 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产业集群的区位效应 111

第四节 讨论 114

第十章 后现代城市宾馆及其附生的娱乐场所的布局关系 115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空间观念 115

第二节 宾馆业所附生的娱乐场所的类型 116

第三节 宾馆的空间结构 118

第四节 宾馆附生-衍生的娱乐场所的空间复合构成 121

第五节 宾馆附生-衍生的娱乐场所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演变 124

第六节 讨论 126

第十一章 信息社会城市零售业场所布局与其附生的游憩场所(内部)空间结构 127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零售业布局微区位影响 127

第二节 零售业与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关系 128

第三节 零售业所附生的娱乐场所的类型 132

第四节 零售业中的娱乐场所区位关系 135

第五节 讨论 137

第十二章 休闲社会城市文化场所布局与其附生的增智型游憩场所(内部)空间结构 139

第一节 研究文化场所及其附生的增智型游憩场所的学术观 139

第二节 文化场所以及其附生的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空间功能关系 140

第三节 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形成的空间机制 142

第四节 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空间结构 145

第五节 讨论 148

第四部分 场所微区位的社会空间耦合结构 151

第十三章 城市社会空间阶层化发展与城市娱乐业的(空间)关系 151

第一节 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化 151

第二节 社会阶层化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 152

第三节 基于社会阶层化下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与城市娱乐业的空间关系 157

第四节 讨论 160

第十四章 大城市中产阶层化与商娱场所的空间结构 161

第一节 中产阶层化的社会空间本质 161

第二节 中产阶层与创新阶层及其与经营性商娱场所的关系 163

第三节 中产阶层化与商娱场所的空间结构 164

第四节 中产阶层商娱场所空间结构 168

第五节 讨论 174

第五部分 场所微区位的消费文化空间响应结构 177

第十五章 基于消费理论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行为规律与娱乐场所的空间关系模式 177

第一节 消费理论的人本主义规律 179

第二节 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认知规律 181

第三节 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模式 183

第四节 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行为与营业性娱乐场所的谱系 188

第五节 讨论 192

第十六章 消费文化与城市娱乐场所的空间响应 193

第一节 消费文化概念与空间观 193

第二节 娱乐消费文化与空间观 195

第三节 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观界定与分类 198

第四节 消费文化与城市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对偶响应关系 200

第五节 讨论 202

第六部分 场所微区位的空间公正和谐结构 205

第十七章 旅游场所体系设计与社区利益保障和谐体系的构建 205

第一节 新社会经济思潮下的旅游场所体系设计 206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中社区利益保障和谐体系的构建 213

第三节 讨论 225

第十八章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的场所公正配置原理 226

第一节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与社区资源可接近性的关系 226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思潮下的社会空间公正的基本理念 228

第三节 社区体系下的社区资源空间公正配置原理——社区资源的可获性 229

第四节 日常生活体系下的场所公正配置原理——社区资源可接近性的公正性 230

第五节 讨论 234

第十九章 基于城市资源理念下的和谐社区资源的构建 235

第一节 城市资源的社会生活空间含义 235

第二节 构建城市资源与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关系模式 237

第三节 基于城市资源理念下的和谐社区资源的构建理念 240

第四节 讨论 242

第七部分 商娱场所社会-文化空间秩序构成体系 245

第二十章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 245

第一节 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生活空间质量观 245

第二节 城市社区营业性场所人本主义布局理论 248

第三节 城市社区营业性场所的要素(类)构成与布局模式 251

第四节 讨论 254

第二十一章 大城市现代商娱场所引力区(圈)的结构 255

第一节 城市商娱场所“引力区”空间认知规律研究 256

第二节 大城市“项链状”现代商娱场所引力区(圈)的结构研究 261

第三节 讨论 272

第二十二章 城市休闲娱乐场所微区位要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274

第一节 场所空间(区位)性原理透视 275

第二节 文化交往型休闲娱乐场所微区位要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277

第三节 康体保健型休闲娱乐场所微区位要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285

第四节 休闲娱乐场所微区位要素相关性结构 291

第五节 讨论 292

第二十三章 城市零售业场所微区位构成要素及其指标体系 294

第一节 城市零售业场所的社会文化空间原理 294

第二节 城市零售业场所布局微区位指标体系构成 297

第三节 城市零售业场所的微区位指标体系 300

第四节 零售业场所微区位要素与布局区位的相关性分析 302

第五节 讨论 304

参考文献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