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藏之名山 纳于大麓 3
校园 4
人物 8
近代建筑 10
柳士英 24
书院修复 27
现代建筑 32
第二章 “有室之用” 39
新系馆 40
老系馆 44
第三章 从认知到营造 实验性教学 47
名作解析 48
解构·转换&模型 50
空间转换 53
过程与体验 57
构筑与行为 61
第四章 参与&体验 65
系列课题研究 66
获奖&作品 68
场所体验 78
第五章 互动&交流 81
外聘教授 82
学术互动 84
交流 91
国际合作课题 95
中日南方民居比较研究 95
滨江文化公园国际竞赛 96
建筑与文化研究 101
第六章 设计理论 105
建筑类型学 106
“群构” 112
符号学 114
结构主义 117
复合界面 122
由思维到形象 125
环境行为 127
城市规划研究方法与思维表达 128
第七章 应用研究 131
湖南地方传统建筑研究 132
湖南传统建筑 132
湖南传统民居研究 135
长沙市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 139
相关著作 140
长沙城市区域空间形态研究 142
当代教育建筑研究 145
建筑防灾与建筑节能标准 148
建筑环境工程 149
环境中的光与影 152
符号与图式 154
第八章 设计作品 157
湖南大学复临舍教学楼 159
湖南大学生物技术综合楼 162
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 169
恒隆大厦 177
湖南亚大数码港 181
株洲九方宾馆 185
株洲电力机车厂办公楼改造 187
湖南省公安厅户政科技园 188
东方红建筑工程公司办公楼 190
长沙电力设计院办公楼 191
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创业大厦 192
深圳人的一天 193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楼 193
湖南国际山庄 194
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 194
任弼时纪念馆 195
金牛山庄商业服务中心 196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大事记 198
后记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