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农村治安与构建和谐社会 1
一、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 1
(一)中国古代和近代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 1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理想向现实的跨越 4
二、社会和谐离不开农村的和谐 9
(一)农村和谐关系到我国最大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9
(二)农村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基础 11
三、和谐农村需要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 14
(一)农民更需安全感 14
(二)良好治安环境是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 18
第一章 当前农村治安形势分析 21
一、关于当前农村治安形势的总体判断 21
(一)当前农村社会治安总体上基本稳定 21
(二)当前农村治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 26
二、影响和谐农村建设的主要治安问题 28
(一)盗窃活动猖獗 28
(二)赌博活动日趋严重 30
(三)色情活动不断蔓延 31
(四)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依然猖獗 32
(五)封建迷信活动泛滥 32
(六)暴力犯罪日趋突出 33
(七)流氓恶势力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4
(八)宗族势力引发的治安问题增多 35
(九)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 35
(十)治安灾害事故频发 36
三、农村治安问题的原因分析 37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对农村治安的控制减弱 37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诸多困境为农村治安问题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40
(三)思想文化建设落后和法制宣传教育的滞后是农村治安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42
(四)职能部门对农村治安秩序的治理乏力助长了农村治安问题的多发趋势 44
第二章 农村自生秩序与农村治安 47
一、农村自生秩序与治安秩序 47
(一)治安秩序也是一种自生秩序 47
(二)作为自生秩序的治安秩序的形成机制 49
(三)农村自生秩序形成的社会基础——“熟人社会”与“半熟人社会” 50
二、从自生秩序的角度研究农村治安资源 52
(一)道德和意识形态——农村治安资源的隐形力量 53
(二)民间权威和农村精英——农村治安控制的重要人力资源 58
(三)农村非正式组织——农村治安控制的依靠力量 62
三、作为治安资源的农村宗族组织 67
(一)农村宗族组织的复兴 68
(二)农村宗族组织在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 68
(三)农村宗族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71
(四)宗族组织成为农村治安资源 73
第三章 当代农民治安意识及其培育与强化 77
一、治安意识概述 77
(一)治安意识的含义 77
(二)研究治安意识的意义 79
(三)治安意识的内容 80
二、对农民治安意识的实证调查和分析 83
(一)农民对治安问题的认识 84
(二)农民对治安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 86
(三)农民的治安守法意识情况 88
(四)农民对治安环境的需求情况 89
(五)农民的治安行为习惯情况 89
(六)农民的治安防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90
(七)农民的治安责任意识 91
(八)农民的治安参与意识 92
三、农民治安意识的培育与强化 92
(一)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93
(二)加强社会治安基本知识及社会治安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加农民对社会治安基本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治安工作的认同 94
(三)加强治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治安守法意识 95
(四)加强对农民治安防范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96
第四章 农村治安防范 98
一、要旨——传统模式的现代演绎 98
(一)农村治安防范的传统模式与历史意蕴 99
(二)社会转型与传统模式的消解 101
(三)公安机关的引导与传统模式的重构 103
二、主体——完善与拓展相结合 107
(一)当前农村群众性防范主体的类型 107
(二)当前农村群众性防范组织存在的问题 108
(三)农村群众性防范主体的完善和拓展 110
三、重点——主题不变但应紧跟时代 112
(一)对侵财案件的防范是农村治安防范永恒不变的主题 112
(二)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是当前农村治安防范的紧迫任务 118
第五章 农村人口管理 124
一、农村人口管理概述 124
(一)农村人口在人口管理意义上的特点 124
(二)农村人口管理的重点 126
二、农村流动人口管理 127
(一)农村外来流动人口的成因 127
(二)农村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28
(三)当前农村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0
(四)农村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措施 130
(五)农村流出人口的管理 133
(六)农村走失人口管理 135
三、农村移民安置中的人口管理 137
(一)农村移民安置概述 138
(二)搞好农村移民安置中人口管理工作的意义 140
(三)农村移民安置中人口管理上的难点 141
(四)农村移民安置中人口管理的对策 142
四、农村留守人员的管理和保护 145
(一)农村留守人员概况 145
(二)农村留守人员在农村人口公共安全管理研究中的意义 146
(三)农村留守人员的管理和保护 152
第六章 农村色情活动及其治理 155
一、农村色情活动问题的现状 155
(一)农村卖淫嫖娼活动的现状 156
(二)农村色情表演活动的现状 161
二、农村色情活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164
(一)农村卖淫嫖娼活动蔓延的原因 164
(二)农村色情表演活动猖獗的原因 167
三、农村色情问题的治理 171
(一)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消除农村色情问题产生的土壤 171
(二)加大工作力度,对农村色情活动予以及时有效打击 174
(三)加强基础防范工作,遏制农村色情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175
第七章 农村赌博活动及其治理 176
一、农村赌博活动的现状 176
(一)参赌人员普及化 177
(二)参赌人员年龄相对集中并呈下降趋势 178
(三)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78
(四)赌博地点具有多变性 178
(五)赌博形式多样化 179
(六)参赌心态发生变化,趋利性更为明显 180
(七)组织日趋严密,调查取证难度加大 181
(八)赌博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日趋严重 181
二、农村赌博活动的危害 181
(一)败坏农村社会风气,毒害农村群众心灵 181
(二)影响农业生产秩序、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182
(三)危害农民生活安定,引发家庭内部矛盾 183
(四)影响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社会化 184
(五)影响农村人际关系,引发民事纠纷 185
(六)危害治安稳定,诱发刑事犯罪 185
三、农村赌博活动猖獗的原因分析 188
(一)转型期农村社会控制系统的弱化导致赌博陋俗沉渣泛起 188
(二)娱乐赌博观念助长了农村赌博活动的蔓延 189
(三)社会心理对赌博的态度暧昧是滋生赌博的主体心理因素 190
(四)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的变革为赌博在农村地区的蔓延提供了客观条件 191
(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是赌博活动在农村地区滋生蔓延的重要诱因 192
(六)农村社会交往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赌博之风 192
(七)新时期农民的理性演变是农村赌博活动蔓延的思想基础 193
(八)农村禁赌工作困难重重为农村赌博活动的蔓延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 194
四、农村赌博活动的治理 195
(一)加强教育,提高农村群众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 196
(二)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197
(三)健全农村社会控制机制,提高对农村赌博活动的控制能力 198
(四)公安机关多策并举,加大治理农村赌博活动的成效 199
(五)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协同作战,形成禁赌合力 200
第八章 农村迷信和邪教活动治理 202
一、农村地区信仰状况概览 202
(一)农村正规宗教信仰状况 202
(二)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状况 205
(三)农村邪教活动状况 206
二、农村迷信和邪教活动的危害 209
(一)农村迷信活动的危害 210
(二)农村邪教活动的危害 217
三、农村迷信和邪教活动的治理 219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20
(二)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20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21
(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222
(五)积极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进宗教事务改革 223
(六)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农村迷信和邪教活动的防范和打击力度 224
第九章 农村黑恶势力及其治理 227
一、何谓农村黑恶势力 228
二、农村黑恶势力的特征 229
(一)成员构成具有“五多现象” 230
(二)成员聚集依赖特定关系 230
(三)成员内部具有较强的结构性 231
(四)大多以非法手段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 232
(五)犯罪手段具有群体暴力的疯狂性、公开性 232
(六)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233
(七)违法犯罪活动的连续性和破坏的渐进性 233
(八)行为心态的反社会性 234
三、农村黑恶势力的活动现状 234
(一)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235
(二)敲诈勒索,攫取钱财 235
(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 235
(四)插手纠纷,滥施暴力 236
(五)操纵选举,夺取权力 236
(六)制造事端,对抗政府 236
四、农村黑恶势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237
(一)严重破坏农村的经济秩序 237
(二)严重危害农村社会治安,影响村民安全感 238
(三)扭曲了社会公德 239
(四)破坏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 239
五、农村黑恶势力形成的原因 240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240
(二)农村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 242
(三)社会丑恶现象的示范效应 243
(四)人地矛盾提供了主体务件 244
(五)农村基层政权弱化 244
(六)宗族势力重新抬头 246
(七)缺乏有效的打控机制 247
六、农村黑恶势力的治理 248
(一)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249
(二)农村各级党政部门要提高打击农村黑恶势力重要性的认识 249
(三)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和鼓励人口的适当流动 250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50
(五)多管齐下,实行综合治理 251
(六)加大打击力度,坚持露头就打 251
第十章 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253
一、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253
(一)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254
(二)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259
(三)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形式 261
二、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262
(一)转型期农村社会频繁出现的矛盾冲突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263
(二)转型期的利益冲突是农村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 263
(三)农村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66
(四)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为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提供了主体因素 270
(五)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71
三、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 272
(一)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群体性事件 273
(二)调整利益结构,保护农民利益 274
(三)完善农村治理结构,增强农村社会控制能力 275
(四)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277
(五)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