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序&张斌贤 1
英译本序&M.E.萨德勒 6
英译者序&弗兰克·梯利 14
原作者序&弗里德里希·包尔生 18
原书扉页 21
导言:德国大学的普遍特性 1
第一卷 历史沿革 13
第一章 中世纪的德国大学 13
一、起源 13
二、组织与规章 16
三、学程 20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 22
第二章 现代德国大学的发展 29
第一节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29
一、文艺复兴 29
二、宗教改革 32
第二节 16、17世纪:领地教派大学 34
一、新建大学 34
二、组织与教学 38
三、价值与意义 42
第三节 18世纪:现代大学的起源 45
一、新建大学 45
二、大学教学的变化 50
第四节 19世纪:科学研究占据主导地位 51
一、新建大学 51
二、思想势力与流派 56
三、外部组织 62
四、教学 64
第二卷 现代大学组织及其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 71
第一章 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71
一、历史溯源 71
二、当前的地位与组织 76
三、大学教师的法律关系 79
四、教授的任命 83
五、工资与课酬 86
六、头衔与勋章 99
七、私人讲师的法律地位 103
第二章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111
一、大学作为社会必需品溯源 111
二、男女同校 114
三、大学活动的进一步扩展 116
四、学术阶层的社会地位 119
五、学术阶层的构成 125
六、大学入学情况的波动 132
第三章 大学与教会的关系 138
一、新教神学院 138
二、天主教神学院 142
三、大学里的教派 156
第三卷 大学教师和大学教学 163
第一章 大学教师 163
一、职能 163
二、困难 171
三、私人讲师制度 178
四、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私人关系 184
第二章 大学教学 189
一、讲座 189
二、逃课及其他行为习惯 199
三、讲座的外在形式 202
四、讲座的内在形式 206
五、大学教学中的争论 209
六、研究班和练习课 211
七、初学者的练习课 214
八、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所 217
九、大学教学法 220
第三章 教学自由 226
一、性质与必要性 226
二、争论与冲突 229
三、神学与教学自由 232
四、哲学与教学自由 238
五、政治和社会科学与教学自由 242
六、教授与政治 254
七、大学在政治教育和公共生活方面的责任 258
第四卷 学生与大学学习 265
第一章 道德 265
一、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危险 265
二、荣誉 271
第二章 学习规范与学习自由 277
一、预备教育 277
二、学习中的学术规范 282
三、选修课和必修课 285
四、强制学习原则下的经验 295
五、学制 300
六、假期 303
七、大学的择校与转学 306
第三章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 310
一、学习目的 310
二、学习方式 313
三、练习课 317
四、科学文献 319
五、阅读方法 322
六、合作的好处 324
七、通识文化 327
八、哲学文化 329
九、学习计划与方法 331
第四章 考试 338
一、考试的性质、种类和形式 338
二、学术考试及其意义 340
三、专业考试和国家考试及其意义 341
四、考试的效应 346
五、主考官 351
六、备考 355
第五章 大学生与政治 357
一、问题 357
二、与党派的关系 360
三、大学生的社会使命 364
第六章 学生生活的外部条件 367
一、概况 367
二、学生组织 371
三、形形色色的社团 377
第五卷 德国大学的学院 387
引言 387
第一章 神学院 390
一、神学与神学学习 390
二、牧师职业 393
第二章 法学院 397
一、学程 397
二、法律职业 401
第三章 医学院 407
一、医学学习 407
二、医生职业 409
第四章 哲学院 414
一、学程 414
二、教学职业 427
第五章 大学的统一 434
参考文献 441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大学名录及其成立时间 447
索引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