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世纪难题 1
一、理论与实践相互绞缠的绳结 1
二、实践最终会点燃理论新灯火 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 15
一、研究思路 16
二、研究方法 20
第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综述 22
第一节 制度主义学派 22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传统 25
一、亚当·斯密开创的自由市场传统到边际革命 25
二、古典分析框架的形成 28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兴起 30
第三节 产权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 32
一、天才科斯的创见—交易成本 32
二、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完成 35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41
一、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产权激励 42
二、国家理论 44
三、意识形态理论 49
四、制度变迁理论模型 5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60
第三章 中国农村上地制度变迁说明 62
第一节 排他性等级土地产权的形成 62
第二节 秦代以后土地制度变迁过程 6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地制度变迁 68
一、1978年之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68
二、1978年之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72
三、中国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阐释 76
四、农村土地制度下的资源低效配置 93
五、地方政府征地冲动的财税根源 111
六、征地制度的社会成本收益分析 114
第四节 国外农地保护措施说明 11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2
第四章 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和理念演变 134
第一节 城市规划体系的经济学理论阐释 134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说明 136
第三节 规划理念的变迁 146
一、土地利用规划理念探讨 146
二、概念规划的说明和探讨 151
三、规划理念变迁背后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157
第四节 珠三角和长三角基于规划差异上的不同结果 163
一、珠三角土地利用趋势 163
二、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 167
三、长三角地区规划的成败得失 174
第五节 城市群发展的规律和经验 183
一、国内外城市群的理论研究 183
二、城市群等级标准 188
三、城市群出现需要规划 18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94
第五章 概念规划模型和新乡都市区实践 195
第一节 构建都市区是保护耕地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契合点 195
一、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195
二、都市区概念的建立及界定标准 198
三、都市区概念规划的兴起 201
四、都市区是城市化进程和保护耕地的契合点 207
第二节 构建新乡都市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09
一、新乡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09
二、新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0
三、构建新乡都市区中城市化与耕地的保护 212
第三节 新乡都市区概念规划 214
一、指导思想 214
二、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215
三、主要内容 216
第四节 新乡都市区概念规划的可操作胜分析 231
一、都市区概念规划的范围 231
二、新乡经济发展水平 232
三、新乡产业基础 234
四、发展机制 235
五、农地流转权加快新乡都市区概念规划的实施 236
第五节 都市区概念规划的效益分析 237
一、都市区耕地保护制度变迁的概念模型 237
二、都市区耕地变化的趋势演绎 238
三、都市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时空格局与机制分析 243
四、都市区耕地保护制度下的耕地变化与单位面积产值分析 250
五、都市区概念规划的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257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58
第六章 都市区概念规划是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可能选择 260
第一节 都市区概念规划是耕地保护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选择 260
一、都市区概念规划是以都市区为载体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 260
二、都市区是区域发展的未来潜力评估而非僵化的指标体系 262
三、都市区概念规划是明晰界定的土地产权体系 263
四、都市区概念规划是协调宏观计划和微观市场的控制性规划 266
第二节 都市区概念规划的本质是土地产权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268
一、都市区概念规划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产物 268
二、都市区概念规划是不同集团之间的博弈过程 271
三、都市区概念规划是地区间竞争的必然结果 275
第三节 都市区概念规划可以总结的政策建议 278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策含义 278
二、都市区概念规划中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28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87
参考文献 290
致谢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