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
1.1 引言 1
1.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1
1.3 教学内容 2
1.3.1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 2
1.3.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4
思考与讨论 8
1.3.3 电阻元件及其特性 8
1.3.4 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11
1.3.5 基尔霍夫定律 14
思考与讨论 18
本章小结 18
习题 19
第2章 电路分析的等效变换法 22
2.1 引言 22
2.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22
2.3 教学内容 23
2.3.1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23
2.3.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7
2.3.3 电源的等效变换 29
2.3.4 受控源及其等效变换 32
思考与讨论 35
2.3.5 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 36
2.3.6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40
思考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48
习题 48
第3章 电路分析的网络方程法 52
3.1 引言 52
3.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52
3.3 教学内容 53
3.3.1 2b方程法 53
3.3.2 电路的拓扑结构 55
3.3.3 支路(电流)法 57
3.3.4 节点分析法 58
3.3.5 网孔分析法 64
3.3.6 回路分析法 67
思考与讨论 69
本章小结 69
习题 70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73
4.1 引言 73
4.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73
4.3 教学内容 74
4.3.1 正弦量 74
4.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82
思考与讨论 88
4.3.3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89
4.3.4 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 94
4.3.5 阻抗与导纳 101
思考与讨论 113
4.3.6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法求解 114
4.3.7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118
4.3.8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法求解 130
思考与讨论 136
本章小结 137
习题 139
第5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 146
5.1 引言 146
5.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146
5.3 教学内容 147
5.3.1 串联谐振电路 147
5.3.2 并联谐振电路 153
思考与讨论 157
5.3.3 互感与互感电压 157
5.3.4 含互感的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163
5.3.5 理想变压器 170
思考与讨论 172
本章小结 172
习题 173
第6章 三相电路 177
6.1 引言 177
6.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177
6.3 教学内容 178
6.3.1 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 178
6.3.2 三相电路的功率 185
思考与讨论 190
6.3.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90
6.3.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194
思考与讨论 198
本章小结 199
习题 199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02
7.1 引言 202
7.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202
7.3 教学内容 203
7.3.1 非正弦周期电流 203
7.3.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208
7.3.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212
7.3.4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217
思考与讨论 222
本章小结 223
习题 223
第8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226
8.1 引言 226
8.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226
8.3 教学内容 228
8.3.1 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 228
8.3.2 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 229
8.3.3 求解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三要素法 231
思考与讨论 238
8.3.4 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 239
8.3.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46
8.3.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249
思考与讨论 255
8.3.7 二阶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5
本章小结 265
习题 266
第9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270
9.1 引言 270
9.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270
9.3 教学内容 271
9.3.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271
9.3.2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 277
思考与讨论 282
9.3.3 电路基本定律的复频域形式及运算电路 282
9.3.4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求解 286
思考与讨论 292
本章小结 292
习题 294
第10章 二端口网络 298
10.1 引言 298
10.2 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 298
10.3 教学内容 299
10.3.1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99
10.3.2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312
10.3.3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314
思考与讨论 316
本章小结 317
习题 317
部分习题答案 320
参考书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