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化背景 3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中国新文学 3
第一节 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上) 4
一 审视过去与面向未来 4
二 复杂性与独特性 10
三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学基调 14
第二节 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下) 20
一 封闭与断裂 20
二 从哲学的人本主义到文学的人本主义 23
三 现代文化意识与艺术选择的多样化 31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36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消长与演进 36
一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概说 36
二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几种主要类别 44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选择与发展 51
一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格局 51
二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其发展 56
第二编 儿童本位与儿童文学 63
第一章 传统人伦关系对儿童本位观形成的制约 63
第一节 血缘网络中的人伦关系 63
一 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 63
二 唯上心理 66
三 孝道观 69
第二节 蒙学教育与人格培养 73
一 蒙学说略 73
二 被动型人格 83
三 儿童的封闭性 87
第二章 儿童文学观的确立 91
第一节 儿童的“发现” 91
一 外部环境 92
二 内部条件 94
第二节 儿童文学观的确立 97
第三章 儿童本位与儿童文学 103
第一节 鲁迅儿童观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 103
一 对封建思想的无情批判 103
二 “首在立人” 106
第二节 周作人与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化进程 109
一 “儿童的文学”概念明确提出的意义 111
二 开拓性的研究 116
三 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有益尝试 121
第三节 “儿童本位论”、“童心”说及其影响 129
一 “儿童本位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129
二 “童心”说评估 140
第三编 儿童文学思潮 149
第一章 世纪初存照:翻译与改编 149
第一节 翻译的风靡 149
第二节 改编的盛行 162
第三节 草创时期的价值观 171
一 功利价值 172
二 为“童子所用” 175
第二章 文以载道:教育性 178
第一节 教育性的生成背景 178
一 历史的缘由 178
二 现实的缘由 187
第二节 作为一种思潮的教育性 191
第三节 教育性的即时效应和历时效应 223
一 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的位置 223
二 即时效应 226
三 历时效应 230
第三章 游戏精神的凸现 234
第一节 前期游戏概说 234
第二节 游戏精神与新时期儿童文学 245
一 游戏精神勃发的社会原因 246
二 游戏精神勃发的读者前提 250
第三节 热闹派童话的风靡及其他 253
一 热闹派童话对游戏精神的宣扬 253
二 诗歌、小说对游戏精神的宣扬 277
第四章 少年文学的崛起 285
第一节 艺术的自觉时代 285
一 变革的不同层面展开(一) 286
二 变革的不同层面展开(二) 294
第二节 作品对理论的实证 300
一 儿童文学层次的明确划分 300
二 接受能力的艺术引导和强化 308
三 艺术本体范畴的拓展 316
第三节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寓言:全方位新态势 323
一 小说 323
二 童话 334
三 诗歌 339
四 散文 343
五 报告文学 346
六 寓言 348
第四编 作品的价值取向 353
第一章 同情与爱 353
第一节 母爱原则 353
第二节 人格的力量 357
第二章 塑造未来民族性格 363
第一节 塑造未来民族性格意识的确立 363
第二节 迎接挑战 367
第三章 游戏精神 376
第一节 心理能量的释放 376
第二节 创造力 379
第四章 探示少男少女的隐秘心理 382
第一节 理解与传递 382
第二节 走向成熟 389
第五章 崇尚大自然 394
第一节 大自然的人格化 394
第二节 野性的证明 401
第六章 感觉世界:情节淡化·画面感·神秘感 406
第一节 感知大于认知 406
第二节 无主题的主题 409
第五编 台港儿童文学 419
第一章 台湾儿童文学 419
第一节 台湾儿童文学整体观 419
第二节 重要作家作品 425
第二章 香港儿童文学 433
后记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