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原始公社时期计数知识的起源 1
第一章 结绳记事与刻契 1
第二编 奴隶社会统计的萌芽 5
第二章 数字的创造 5
第三章 夏、商代有关统计的记载 10
一、我国最早的统计数字资料 11
二、《禹贡》——夏代的调查统计 12
三、商代的有关统计 20
第四章 西周的统计活动 24
一、周初军队的人数 25
二、关于人祭、人殉的记载及其它 26
三、关于统计报告制度的记载 26
四、职方氏的国势调查统计 30
第三编 封建社会的统计 33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统计的理论与实践(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33
一、管仲的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34
二、《孙子》中的统计思想与统计理论 49
三、李悝的《法经》与统计 54
四、商鞅的统计调查与户籍制度 61
五、其它各“家”的有关统计思想与统计理论 67
六、上计——统计报告制度 70
七、军备与战争规模统计 73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统计(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75
一、秦代的官制与统计核算组织 75
二、秦律与统计工作 78
三、秦代的人口与赋税统计 88
四、汉代的赋税与上计制度 91
五、汉代的编户、移民与人口统计 103
六、贾谊、晁错和桑弘羊等的进步主张与有关统计思想 108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统计(公元220——589年) 119
一、曹魏的屯田制与租调定额 119
二、三国时期的人口统计 123
三、傅玄的计划统计思想 127
四、晋代的占田、课田的基本定额 130
五、有关北朝均田的统计核算与三长户籍制 134
六、苏绰的统计思想与实践 138
七、南朝的土断与户籍统计 140
第八章 隋唐时期的统计(公元581——907年) 146
一、隋朝的财计组织与管理 147
二、隋朝的计帐户籍制 148
三、唐代的官制与财计组织 152
四、唐代的均田法与户籍 156
五、唐代的检括户口与人口统计 161
六、唐代的赋税统计 169
七、唐代度量衡制与仓储统计 174
八、上计与报告制度 184
九、国计簿 186
第九章 宋代的统计(公元960——1279年) 189
一、官制与财计组织 190
二、宋代的户籍统计与方田均税法 197
三、上计与《会计录》 206
四、漕运统计 209
五、宋代的矿冶统计 212
六、宋代的铸币统计 217
七、郑樵的图谱 222
八、沈括的平均价格法 225
第十章 元代的统计(公元1271——1368年) 228
一、元代的官制、行政区划 228
二、驿传统计 230
三、元代的户籍问题与赋税统计 235
四、经理法 250
五、元代的币制及印钞数统计 252
六、元代的海运统计 262
第十一章 明代的统计(公元1368——1661年) 267
一、明代的官制与财计报告制度 267
二、明代的户籍与赋役制度 274
三、明代张居正的土地清丈 291
四、万历会计录 299
五、明代的坑冶统计 302
六、明代驿传统计 309
第四编 由封建社会转变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统计 316
第十二章 清代统计史(公元1644——1911年) 316
一、清代官制与统计组织 316
二、清代的编审与保甲制、摊丁入亩及人口统计 325
三、清朝末年的海关统计 336
四、清代末年的邮政统计 344
五、财政统计 352
第五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计 357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的统计(公元1912——1949年) 357
一、军阀割据时期(民国元年至十六年)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 357
二、主计处设立前(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 363
三、主计处设立后(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的统计机构 366
四、人口统计 370
五、物价调查与物价指数的编制 374
六、其它方面的调查统计 378
七、统计报告 380
八、解放区的调查统计工作概况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