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2.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必要性和意义 1
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3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14689—1993 3
1.1.2 标题栏(摘自GB/T17825—1999、JB/T5054.3—2000) 4
1.1.3 明细栏(摘自GB/T17825—1999、JB/T5054.3—2000) 5
1.1.4 比例(摘自GB/T14690—1993) 6
1.1.5 字体(摘自GB/T14691一1993) 7
1.1.6 图线(摘自GB/T17450—1998、GB/T4457.4—2002) 9
1.1.7 尺寸注法(摘自GB4458.4—2003、GB/T19096—2003) 12
1.2 几何作图 17
1.2.1 斜度 17
1.2.2 锥度(摘自GB/T15754—1995) 17
1.2.3 圆弧连接 18
1.2.4 椭圆 22
1.3 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及画图 22
1.3.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22
1.3.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23
1.3.3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23
1.3.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23
1.4 徒手画图 24
1.4.1 徒手画图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4
1.4.2 徒手画图的基本方法 24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9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9
2.1.1 投影法原理和种类 29
2.1.2 工程上常见的投影图 30
2.1.3 平行投影的特性 31
2.2 物体的正投影 32
2.2.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2
2.2.2 三面投影(投影图) 32
2.2.3 物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34
2.3 点的投影 35
2.3.1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35
2.3.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 36
2.3.3 两点的相对位置 37
2.4 直线的投影 38
2.4.1 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38
2.4.2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41
2.4.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43
2.5 平面的投影 45
2.5.1 平面的表示法 45
2.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5
2.5.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49
第3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的投影 52
3.1 立体的投影 52
3.1.1 平面立体的投影 52
3.1.2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和直线 54
3.1.3 回转体的投影 55
3.1.4 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和直线 57
3.1.5 不完整回转体 61
3.2 截交线 62
3.2.1 平面立体截交线 62
3.2.2 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64
3.3 相贯线 74
3.3.1 回转体表面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74
3.3.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79
3.3.3 组合相贯线的画法 80
3.3.4 过渡线的画法 81
第4章 组合体 82
4.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和形体分析法 82
4.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82
4.1.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82
4.1.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83
4.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84
4.2.1 组合体的视图选择 85
4.2.2 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85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8
4.3.1 组合体标注尺寸的要求 88
4.3.2 尺寸的种类 88
4.3.3 尺寸基准 89
4.3.4 标注尺寸的方法 89
4.3.5 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91
4.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92
4.4.1 读图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92
4.4.2 读图的步骤 94
4.5 组合体的轴测图表达 97
4.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97
4.5.2 正等轴测图 99
4.5.3 斜二轴测图 105
4.6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 106
4.6.1 构型的基本原则 107
4.6.2 构型的基本方法 108
4.6.3 构型设计举例 109
第5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111
5.1 视图 111
5.1.1 基本视图 111
5.1.2 向视图 113
5.1.3 局部视图 113
5.1.4 斜视图 114
5.2 剖视图 116
5.2.1 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 116
5.2.2 剖视图的种类 119
5.2.3 剖切方法 122
5.3 断面图 126
5.3.1 断面图的概念及种类 126
5.3.2 断面图的画法与标注 127
5.4 其他表达方法 128
5.4.1 局部放大图 128
5.4.2 简化画法 129
5.5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133
5.6 剖视图的轴测表达 136
5.7 第三角画法简介 136
第6章 计算机二维绘图 139
6.1 AutoCAD基础知识 139
6.1.1 中文版AutoCAD 2006的用户界面 139
6.1.2 AutoCAD命令的输入方式 139
6.1.3 AutoCAD数据的输入方法 140
6.1.4 AutoCAD的坐标 141
6.1.5 AutoCAD的几个常用功能键 141
6.1.6 AutoCAD 2006的工作过程 141
6.1.7 对象特性设置和编辑 143
6.2 辅助绘图工具 145
6.2.1 图形显示控制(Zoom、Pan) 145
6.2.2 使用正交模式 147
6.2.3 使用对象捕捉模式 147
6.3 用AutoCAD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148
6.4 阴影图案填充 151
6.5 文字标注 153
6.5.1 设置文字样式命令(style) 153
6.5.2 文本标注命令text、dtext、mtext 154
6.5.3 文本编辑命令ddedit 155
6.5.4 输入特殊字符 155
6.6 图形的编辑 156
6.6.1 构造选择集 156
6.6.2 删除和恢复图形 157
6.6.3 移动图形(Move) 157
6.6.4 延伸与伸展图形 158
6.6.5 倒角与圆角 159
6.6.6 修剪与截断图形 160
6.6.7 特殊点编辑 161
6.6.8 复制图形 161
6.6.9 阵列图形(Array) 162
6.6.10 镜像图形(Mirror) 163
6.6.11 偏移实体 163
6.6.12 旋转和缩放图形 164
6.6.13 对象特性编辑 165
6.7 尺寸标注 165
6.7.1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165
6.7.2 用尺寸标注命令标注尺寸 168
6.8 图块与属性 172
6.8.1 图块的创建与应用 172
6.8.2 块的属性定义与编辑 174
6.9 零件图绘制举例 175
第7章 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 182
7.1 概述 182
7.2 三维坐标和三维界面 182
7.2.1 三维坐标 182
7.2.2 三维界面 183
7.3 创建三维实体 184
7.3.1 长方体(Box) 184
7.3.2 球体(Sphere) 184
7.3.3 圆柱体(Cylinder) 185
7.3.4 圆锥体(Cone) 185
7.3.5 楔形体(Wedge) 185
7.3.6 圆环体(Torus) 186
7.3.7 拉伸实体(Extrude) 186
7.3.8 旋转实体(Revolve) 188
7.4 修改三维实体 190
7.4.1 实体圆角(Fillet) 190
7.4.2 实体倒角(Chamfer) 191
7.4.3 切割实体(Section) 191
7.4.4 剖切实体 192
7.4.5 拉伸面 193
7.4.6 移动面 193
7.4.7 旋转面 194
7.4.8 偏移面 195
7.4.9 倾斜面 195
7.4.10 修改面的颜色 196
7.5 用户坐标系 196
7.5.1 概述 196
7.5.2 定义用户坐标系(UCS) 197
7.6 观察三维图形 199
7.6.1 视点设置(Vpoint) 199
7.6.2 视点预置 200
7.6.3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201
7.6.4 多视口 202
7.6.5 动态观察三维图形(3Dorbit) 204
7.6.6 消隐(Hide) 204
7.6.7 着色(Shade) 205
7.7 组合实体的造型 205
7.7.1 组合实体的造型方法 205
7.7.2 布尔运算 205
7.7.3 组合实体的造型 207
7.7.4 轴承座的剖切 217
7.8 由三维造型图生成二维工程图 219
7.8.1 打开轴承座三维造型图 219
7.8.2 将轴承座模型空间的造型图转换到图纸空间,并调整视口大小 219
7.8.3 将轴承座造型图转化为二维投影图 220
7.8.4 除去轴承座造型图的视口 222
7.9 其他CAD软件简介 224
7.9.1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软件简介 225
7.9.2 Pro/ENGINEER中文版简介 225
第八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226
8.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226
8.2 键、销连接 242
8.2.1 键连接 242
8.2.2 销连接 243
8.3 滚动轴承(GB/T4459.7—1998) 245
8.4 弹簧 250
8.5 齿轮 252
第九章 零件图 260
9.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60
9.2 零件的视图选择 261
9.2.1 主视图的选择 261
9.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263
9.2.3 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263
9.2.4 优化表达方案时的要点 266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70
9.3.1 尺寸基准及其种类 270
9.3.2 尺寸基准的选择 271
9.3.3 尺寸标注形式 272
9.3.4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 272
9.4 零件的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 275
9.4.1 铸造工艺结构 275
9.4.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276
9.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280
9.5.1 表面粗糙度 280
9.5.2 极限与配合 285
9.5.3 形状和位置公差 293
9.6 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295
9.7 零件测绘 298
9.7.1 测绘工具及尺寸的测量方法 298
9.7.2 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300
第十章 装配图 305
10.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305
10.1.1 装配图的作用 305
10.1.2 装配图的内容 305
10.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05
10.2.1 规定画法 307
10.2.2 特殊表达方法 307
1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309
10.3.1 尺寸标注 309
10.3.2 技术要求 310
10.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310
10.4.1 编写零件序号的方法和规定 310
10 4.2 明细栏的编制 311
10.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312
10.5.1 配合面与接触面的合理性 312
10.5.2 螺纹联接的合理结构 313
10.5.3 滚动轴承轴向固定的合理结构 313
10.5.4 密封装置的合理性 314
10.5.5 有利于装拆的合理结构 314
10.6 部件测绘与装配图的画法 315
10.6.1 部件测绘 315
10.6.2 装配图的画法 317
10.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22
10.7.1 读装配图 322
10.7.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24
第11章 其他图样简介 331
11.1 展开图 331
11.1.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331
11.1.2 可展曲面的展开 333
11.1.3 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 336
11.2 焊接图 339
11.2.1 焊缝的表示方法 339
11.2.2 焊缝符号及标注法 339
11.2.3 常见焊接标注方法示例 344
11.2.4 读焊接图 344
11.3 房屋建筑图 345
11.3.1 概述 345
11.3.2 房屋建筑图的图示特点 346
10.3.3 读厂房建筑图 353
附录1 361
附录2 标准件 367
附录3 极限与配合 377
附录4 常用金属材料 384
主要词汇中英文对照 386
参考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