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1
第一节 概况 1
一、柯尔克孜族及其居住地区概况 1
二、黑孜苇盆地概况 3
第二节 历史概况 5
一、社区沿革 5
二、族系源流 7
三、基本情况 9
第二章 生态环境 18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18
一、地理环境 18
二、气候类型 20
三、物产资源 22
四、自然灾害 26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及现代调适 31
一、吾依村生态演变的基本轨迹 31
二、生态的变迁及现代调适 34
第三节 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及开发 42
一、传统上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情况 42
二、现阶段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及开发 43
第四节 村民的生态意识 45
一、宽敞的院落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 45
二、与高山牧场为伴 47
第三章 人口 49
第一节 人口状况 49
一、人口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49
二、人口的生育状况 56
第二节 计划生育 61
一、计划生育政策与法规 61
二、计划生育措施 65
第四章 经济 70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的变迁 70
一、基本情况 70
二、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迁 71
第二节 农、牧及林业发展情况 76
一、农业 76
二、牧业 78
三、林业 92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 93
一、概况 93
二、经营者状况 96
三、经营特色 99
第四节 劳动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 101
一、劳动生产方式 101
二、消费特点 103
第五节 经济发展趋势 106
一、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与目标 106
二、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措施与案例分析 107
三、经济发展趋势 109
第五章 社会政治 111
第一节 家族状况 111
一、家族结构 111
二、家族现状 120
第二节 社团组织 120
一、共青团组织 120
二、妇女联合会 125
第三节 基层政治组织 126
一、基层党支部 126
二、村民委员会 133
第四节 村建工作与村务管理 138
一、村建工作 138
二、村务管理 138
第五节 社会分层与社会保障 143
一、社会分层 143
二、社会保障 164
三、贫困户及扶贫工作 167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79
第一节 婚姻 179
一、婚姻制度的变迁 179
二、通婚规则及范围 179
三、择偶方式 183
四、婚配条件 183
五、婚姻的成立 184
六、婚姻礼仪 185
七、婚后的居住模式 192
八、族际通婚 193
九、婚姻的解除 194
十、性行为 196
第二节 家庭 197
一、家庭结构 197
二、家庭关系 201
三、家庭功能 202
四、家庭规模 203
五、亲属称谓 206
六、家庭的变迁及未来发展趋势 207
第三节 业余生活与交往方式 208
一、业余生活方式 208
二、交往方式 211
第七章 法律 214
第一节 禁忌与习惯法 214
一、禁忌 214
二、习惯法 216
第二节 村规民约 220
一、村规民约的内容 220
二、村寨争议及解决方式 225
第三节 治保调解与诉讼 228
一、治保调解 228
二、诉讼 229
第四节 普法工作与村民法律意识 232
一、普法工作 232
二、村民的法律意识 233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39
第八章 文化 242
第一节 语言文字 242
一、民族语言系属和特点 242
二、方言及单语、双语、多语使用情况 243
三、民族母语的习得途径及使用范围 244
四、民族文字 246
第二节 文学艺术 248
一、民间文学 248
二、作家文学 274
三、乐器 278
第三节 民族心理 281
一、淳朴热情、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281
二、深厚的民族感情 283
第四节 文化心理素质 290
一、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290
二、开放的民族文化心态 290
第五节 信息传播方式 292
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292
二、现代传媒的介入及影响 294
第六节 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及文娱活动 297
一、文化设施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297
二、文化娱乐生活 299
第九章 风俗 304
第一节 风俗习惯 304
一、日常生活习俗 304
二、人生礼仪习俗 331
三、岁时节日习俗 352
四、社会交往礼俗 356
第二节 伦理道德 362
一、尊老爱幼的传统风尚 362
二、团结互助的道德观念 364
三、以善为本的价值观念 366
四、诚实守信的交友原则和做人标准 368
五、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 368
第十章 教育 371
第一节 传统教育 371
一、传统教育的内容 372
二、传统教育在现阶段的作用 374
第二节 学校教育 375
一、概况 375
二、“明天”小学 381
第三节 村民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质 388
一、基本受教育情况 388
二、接受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情况 390
三、村民受教育情况个案分析 393
四、扫盲与科技培训 397
第十一章 科技卫生 400
第一节 传统医药 400
一、民族医药及传统治疗方法 400
二、柯尔克孜族医药文献 401
三、柯尔克孜族民族医生 401
四、民间医方 402
第二节 百工技艺 404
一、毡房的制作 404
二、库姆孜的制作 405
三、擀毡织毯 406
四、编织与刺绣工艺 407
五、羊皮口袋的制作 409
第三节 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 409
一、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引进 409
二、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 410
三、现代科普知识的宣传 411
四、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 413
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420
第十二章 宗教 422
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 422
一、萨满教 423
二、自然崇拜 427
三、动物崇拜 431
四、祖先崇拜 433
五、色彩崇拜 434
第二节 伊斯兰教 435
一、伊斯兰教信仰的现状 435
二、宗教祭祀活动 437
三、传统宗教节日 438
四、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人员 439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变化 444
一、宗教信仰的特点 444
二、宗教信仰的变化 445
三、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及村民对宗教信仰政策的认知情况 446
四、当地宗教人员个案调查 448
附录 453
参考文献 472
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