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1
第1章 企业集群理论综述 3
1.1 引言 3
1.2 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5
1.3 企业集群创新与地方政府 26
第2章 基于地理集中、产业网络和知识流动的产业集群分析框架 31
2.1 理论综述 31
2.2 产业集群的三维分析框架 33
2.3 “集中”和“聚合”的关系 38
2.4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政府与市场关系 41
2.5 结论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44
第3章 从创新角度透视外部网络化趋势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46
3.1 引言 46
3.2 技术创新的特征与创新机制 47
3.3 创新与外部网络化的联系 51
3.4 企业外部网络化的经济学分析 55
3.5 新制度经济学对外部网络化的理论发展 61
3.6 外部网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67
3.7 结论 72
第4章 企业间网络及其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75
4.1 引言:企业间网络的经济学含义 75
4.2 企业间网络、市场和企业科层的区别 76
4.3 企业间网络的效率分析 78
4.4 结论 83
第5章 企业融资与治理:一个基于意见分歧视角的模型 85
5.1 引言 85
5.2 基础模型 89
5.3 控制权的决定—企业治理 94
5.4 企业融资决策 98
5.5 结论 104
第6章 董事会只能监督吗:关于董事会功能的一个反思 118
6.1 引言 118
6.2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关于董事会的研究及其局限性 119
6.3 对董事会功能的新认识—建议功能 128
6.4 结论及启示 135
第7章 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一个带有不对称信息的敲竹杠模型 143
7.1 引言 143
7.2 模型 147
7.3 动态最佳产权结构和双边投资 157
7.4 一个结论性的评论 159
第二部分 应用理论研究 167
第8章 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 167
8.1 引言 167
8.2 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 168
8.3 结论和政策建议 176
第9章 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面板数据的分析 178
9.1 引言 178
9.2 模型 181
9.3 数据 182
9.4 结果 186
9.5 稳健性 191
9.6 结论 193
第10章 企业规模决定因素的经验考察:来自中国企业面板的证据 197
10.1 引言 197
10.2 理论假说 200
10.3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201
10.4 模型和估计结果 203
10.5 结论和政策建议 206
第11章 竞争还是产权: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经验考察 210
11.1 引言 210
11.2 假说和描述性统计 212
11.3 检验结果 215
11.4 结论 219
第12章 决策权威与绩效波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21
12.1 引言 221
12.2 研究假说 224
12.3 指标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229
12.4 经验结果 232
12.5 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讨论 238
12.6 结论 241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 249
第13章 北京市企业集群状况分析 249
13.1 北京市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249
13.2 北京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52
13.3 北京市企业集群创新环境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 266
13.4 北京市企业和企业集群创新案例研究 268
13.5 北京市企业和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72
第14章 北京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275
14.1 北京市工业企业创新投入的总体情况 275
14.2 北京市研发投入的区县分布 280
14.3 北京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产业及区县分布 282
14.4 企业规模、集群与创新 288
14.5 北京市企业研发投入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91
第15章 完善北京市企业与企业集群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297
15.1 北京市企业集群创新的基本定位和战略方向 297
15.2 科学规划和引导北京市企业集群和创新的地理布局 299
15.3 构建面向企业集群的服务管理体系 300
15.4 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多方创新机制的建立 300
15.5 提高国有企业及其附属研发机构的研发效率 301
15.6 构建面向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体系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