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1.重庆的历史沿革 1
2.开埠至抗战前夕的重庆 7
3.抗战时期的重庆 13
4.解放前夕的重庆 22
第一编 西南大区时期的重庆(1950~1954. 6
第一章 重庆解放与新政权的建立 27
一、进军大西南与重庆解放 27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27
重庆的解放 30
二、接管与建立政权 33
重庆的接管 33
西南局和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的建立 38
组建中共重庆市委和市人民政府 45
区级政权与群团组织的建立 48
三、整顿社会秩序与巩固新生政权 51
整顿社会秩序 51
巩固新生政权 60
第二章 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 66
一、建设重庆的方针和主要任务 66
二、实行民主改革 70
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运动 70
城市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73
婚姻与司法改革 77
三、抗美援朝与“三反”、“五反” 82
抗美援朝运动 82
“三反”、“五反”运动 87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文化教育的新生 92
国民经济的恢复 92
文化教育的新生 100
市政建设的进步 106
第二编 省辖市时期的重庆(1954.7~1983. 1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11
一、宣传总路线与制定“一五”计划 111
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111
制定“一五”计划 115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与成就 119
初步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基础 119
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 126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131
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33
农业合作化运动 133
手工业合作化 139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2
四、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149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53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55
一、整风与反右 155
整风运动的兴起 155
“反右”及其扩大化的影响 159
二、大跃进年代 162
制定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城市蓝图 162
“大办钢铁”运动与工业建设大干快上 165
各行各业全面掀起跃进高潮 169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的失误 175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175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城市的发展 179
反右倾和继续“大跃进” 181
“大跃进”的严重后果 184
四、调整与曲折发展 189
总结“大跃进”的教训 189
农村工作的调整 192
城市经济的调整 196
“左”倾错误再度出现 201
第五章 十年内乱与三线建设 207
一、“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208
内乱的发生与不断升级 208
大规模武斗及其严重影响 212
“斗、批、改”及其危害 216
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 222
二、三线建设 226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实施 226
沿海大批企事业单位的内迁 229
新建与改扩建项目 233
三线建设的作用和经验教训 240
第六章 伟大的转折 245
一、在徘徊中前进 246
全市深入揭批“四人帮” 246
“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248
二、历史转折的实现 251
“真理标准大讨论”缓慢展开 251
历史性转折的标志 254
平反冤、假、错案 256
三、全面拨乱反正 259
经济建设的整顿与恢复 259
教育事业的整顿与恢复 266
科技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271
第三编 计划单列市时期的重庆(1983.2~1997. 2
第七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9
一、建立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 28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280
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283
调整产业结构与改革统购派购制度 286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288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293
稳定土地承包权与放活经营权 29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发展 29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300
第八章 计划单列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03
一、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304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缘起 304
城市计划单列体制改革 307
推行市带县的城乡一体化新体制 310
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312
积极探索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312
价格体制改革 316
流通体制改革 31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322
三、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324
国企改革的先声与扩权让利 324
推行经济责任制与转换经营机制 330
探索军工体制改革新路子 334
国企战略性改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37
四、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41
扩大对外开放 341
加快市场体系改革 34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47
第九章 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350
一、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 350
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50
人民政协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358
二、执政党建设 362
新时期的整党工作 362
反腐倡廉与查处大案要案 366
三、“六四”风波与精神文明建设 370
1989年的政治风波在重庆 370
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373
四、文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377
文学艺术创作的恢复和发展 377
文化市场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初步发展 382
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84
第十章 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390
一、建设长江上游的科技中心 390
科技体制改革 390
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397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402
教育体制改革 402
深化改革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407
三、科教兴渝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411
依靠科技振兴重庆 411
“科教兴渝”战略的实施 415
第四编 直辖市时期的重庆(1997.3~2002. 12
第十一章 重庆直辖市的建立 420
一、直辖与新重庆的使命 420
历史选择了重庆 420
机遇与使命 426
行政管理新格局 430
二、三峡百万大移民 435
一个世界级难题 435
振奋精神破解难题 439
三、库区建设与扶贫攻坚 445
高速发展的库区经济 445
制定扶贫工作方针和计划 449
扶贫攻坚战 452
第十二章 西部大开发序曲 458
一、世纪之交的战略举措 458
二、新的机遇和挑战 462
三、战略思路与“十五”计划 467
第十三章 新重庆的历史新篇章 473
一、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473
国企改革出现重大转机 473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476
基础设施突飞猛进 479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483
对外开放的可喜局面 486
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89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8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发展 491
新政协的建立和政协工作的成就 406
依法行政取得明显进步 498
三、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新突破 500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500
建设西部人才培养中心 503
科教带动经济发展 506
四、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欣欣向荣 509
推动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深入发展 509
文学艺术创作更加繁荣 512
群众文化群星灿烂 518
文物发掘保护获得重要进展 520
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业蓬勃向上 523
附录 527
附录一:中国共产党历届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名单 527
附录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重庆市顾问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名单 535
附录三:历届重庆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名单 536
附录四:历届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名单 537
附录五:历届重庆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名单 542
附录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届重庆市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名单 549
后记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