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的宁夏电影(1906~1949) 1
一、宁夏早期的一台放映机 1
二、宁夏第一个放映员 2
三、银川城有了电影 3
四、一个无声电影放映队 5
五、一部反映宁夏风光的影片 6
六、马鸿逵的“三晋会馆”电影院 8
七、特定角落里的一台微型放映机 10
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宁夏电影(1949~1957) 12
八、人民得解放 电影获新生 12
九、艰苦创新业 重建电影院 14
十、辛勤的劳动 无限的喜悦 16
十一、影院初放新片 人民热爱领袖 18
十二、任务光荣 旅途艰难 边区人民笑逐颜开 20
十三、忆国际友人 赞优良传统 23
十四、新型体制结硕果 26
十五、煤城脚下慰亲人 29
十六、配合中心办影展 31
十七、培育群英开新域 33
十八、宁夏电化教育工作大队 36
十九、兴建吴忠、巴音电影院 39
二十、并肩战斗在电影战线上 42
二十一、苏联专家访宁夏 44
二十二、召开经理、队长会议 46
二十三、风餐露宿献青春 48
二十四、过渡性的银、吴、阿电影工作组 50
二十五、一年一度的冬训会 52
二十六、一次全国性的电影盛会 54
二十七、一起土匪枪杀放映员事件 55
二十八、银、吴地区电影工作概况 57
二十九、固原地区初期的电影工作 58
第三部分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 61
三十、宁夏电影事业迅速发展 61
三十一、建立宁夏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62
三十二、积极举办影片展览月 64
三十三、艰苦创业 甘为孺子牛 66
三十四、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电影宣传 67
三十五、精心规划 普及放映点 70
三十六、宁夏电影制片厂在“跃进”声中诞生 73
三十七、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培训人才 75
三十八、特技拍摄飞机不幸遇难 77
三十九、艰难的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80
四十、宁夏电影制片事业的成果 82
四十一、宁夏电影摄影组始末 83
四十二、难忘的甘肃省电影训练班 85
四十三、几经起伏的自治区电影训练班 86
四十四、宁夏半工半读电影学校 88
四十五、艰苦创业 建立电影机械修配厂 89
四十六、奋发图强 配件生产远销国外 91
四十七、多次变更的电影器材供销机构 93
第四部分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95
四十八、大批影片封存 放映工作停顿 95
四十九、派别迭起 山头林立 97
五十、动荡不安的夏天 99
五十一、遵上命无辜人受牵连 101
五十二、“革命样板戏”独占银幕 103
五十三、“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灾难后果 105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1989) 107
五十四、粉碎“四人帮” 电影事业再辉煌 107
五十五、改革给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108
五十六、发展农村集镇电影院 建设农村文化中心 109
五十七、前进中的宁夏电影制片厂 110
五十八、宁夏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龙种》 115
五十九、宁夏电影教育事业的新成就 122
六十、竞争促使电影机械厂发展多种经营 126
六十一、一次有深远意义的盛会 127
六十二、地、市电影分公司在改革中肩负重任 133
第六部分 宁夏电影体制改革(1990~2008) 136
六十三、宁夏电影制片事业在困境中发展 136
六十四、改革电影发行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40
六十五、宁夏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142
六十六、宁夏电影制片厂摄制各类影视片(剧)情况 145
六十七、宁夏电影系统高职专业艺术、技术人员简介 145
附录一 宁夏电影大事记(1949~2008) 174
附录二 影视片(剧)统计表 269
附录三 1949~2008年宁夏区级电影行政、发行、制片、培训、供修单位及人民电影院历任负责人表 277
附录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市、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构负责人统计表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