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1 数据通信发展历史 1
1.2 数据通信系统 2
1.2.1 数据通信的概念 2
1.2.2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3
1.2.3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 5
1.3 数据通信的特点 6
1.3.1 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6
1.3.2 数据通信的特点 7
1.4 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7
1.4.1 数据传输速率 8
1.4.2 误码率 9
1.5 数据通信的传输信道 9
1.5.1 传输信道的特性 10
1.5.2 传输信道容量 14
1.6 数据通信网络 15
1.7 数据通信实例 19
习题1 22
第2章 数据通信中的编码技术2.1 基本码型 23
2.1.1 单极性非归零码 23
2.1.2 双极性非归零码 24
2.1.3 单极性归零码 24
2.1.4 双极性归零码 24
2.1.5 差分码(相对码) 24
2.1.6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24
2.1.7 HDB3码(高密度双极性3零码) 25
2.2 数据通信中常使用的传输代码 26
2.2.1 ASCII码 26
2.2.2 EBCDIC码 26
2.2.3 博多码 27
2.3 数据通信的检错与纠错编码 27
2.3.1 差错类型及基本概念 27
2.3.2 检错与纠错 28
2.3.3 奇偶校验编码 31
2.3.4 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 33
2.3.5 循环码 36
2.4 数据码型的压缩、加密和解密 39
2.4.1 数据压缩 39
2.4.2 加密和解密 42
2.4.3 基本的加密技术 42
习题2 44
第3章 数据通信中的传输技术3.1 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 46
3.1.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46
3.1.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47
3.1.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48
3.2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 49
3.2.1 概述 49
3.2.2 基带系统的模型 49
3.2.3 常见的基带网络波形形成 52
3.2.4 数据传输系统均衡技术 57
3.2.5 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 59
3.2.6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 61
3.3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 62
3.3.1 概述 62
3.3.2 数字调幅 63
3.3.3 数字调频 65
3.3.4 数字调相 67
3.3.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9
3.3.6 多进制数字调制 71
3.3.7 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 72
习题3 75
第4章 数据通信中的复用技术4.1 概述 77
4.2 频分多路复用 78
4.3 时分多路复用 80
4.3.1 同步时分复用 81
4.3.2 异步时分复用 83
4.4 波分多路复用 84
4.5 多路复用器 88
4.5.1 时分复用器 89
4.5.2 波分复用器 93
4.6 复用技术的应用 94
习题4 96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98
5.1 数据通信协议与分层 98
5.1.1 通信协议的定义及其功能 98
5.1.2 通信协议的分层及OSI参考模型 99
5.2 数据传输控制规程的功能 103
5.2.1 数据链路的定义 103
5.2.2 数据链路的主要功能 104
5.3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105
5.3.1 基本型控制规程 105
5.3.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106
5.4 数据链路协议 113
5.4.1 串行链路互联网协议 113
5.4.2 点到点协议 113
5.5 X.25协议 117
5.5.1 X.25的协议层次结构 117
5.5.2 X.25的基本业务 119
5.5.3 分组交换网间互连协议 120
5.6 TCP/IP协议 121
5.6.1 TCP/IP协议的层次 121
5.6.2 TCP/IP协议集的组成 122
5.6.3 TCP/IP协议的工作方式 123
5.6.4 IP协议 124
5.6.5 TCP和UDP 126
5.7 宽带网协议 128
5.7.1 帧中继协议 128
5.7.2 ATM协议 132
5.7.3 多媒体通信协议简介 135
习题5 141
第6章 数据通信终端、接口与调制解调器6.1 数据终端设备 143
6.1.1 ISDN终端设备 143
6.1.2 分组装/拆设备 145
6.1.3 POS终端 147
6.2 终端接口 151
6.2.1 串行接口 151
6.2.2 并行接口 155
6.2.3 DTE-DCE接口 158
6.2.4 X.21接口 161
6.3 调制解调器 164
6.3.1 传统调制解调器 165
6.3.2 56k调制解调器 167
6.3.3 电缆调制解调器 168
习题6 170
第7章 数据通信中的交换技术7.1 概述 171
7.2 电路交换 171
7.2.1 电路交换的原理 171
7.2.2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172
7.3 报文交换 173
7.3.1 报文交换的原理 173
7.3.2 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174
7.4 分组交换 174
7.4.1 分组交换原理 174
7.4.2 分组的传输 176
7.4.3 分组的路由选择 178
7.5 帧中继交换 180
7.5.1 帧中继概述 180
7.5.2 帧中继产生的背景 181
7.5.3 目前帧中继业务发展情况 183
7.5.4 帧中继的国际标准 184
7.5.5 帧中继网技术原理 185
7.5.6 帧中继的寻址 190
7.5.7 阻塞通知和控制 191
7.6 ATM交换 192
7.6.1 ATM网络的基本概念 192
7.6.2 ATM信元的结构 193
7.6.3 ATM交换的原理 194
7.6.4 ATM交换结构 199
7.7 IP交换 203
7.7.1 定义和术语 204
7.7.2 动力 206
7.7.3 IP交换的寻址模型 208
7.7.4 IP交换模型 209
7.7.5 IP交换类型 211
7.7.6 IP交换分类 213
习题7 214
第8章 数据通信网络 215
8.1 数字数据网 215
8.1.1 DDN的主要特点 215
8.1.2 DDN网络构成 215
8.1.3 网络同步 217
8.1.4 相关协议介绍 218
8.1.5 DDN网络业务 219
8.1.6 DDN网络及典型设备简介 221
8.1.7 3600节点上开放用户的方法 223
8.1.8 DDN网管系统 225
8.2 分组交换网 226
8.2.1 分组交换基本原理 226
8.2.2 分组交换网 230
8.2.3 X.25协议 231
8.2.4 分组装/拆设备(PAD)建议 233
8.2.5 用户终端与分组交换网的连接 238
8.2.6 分组交换网络编号 238
8.2.7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239
8.2.8 DPN-100分组交换机 241
8.3 帧中继网 244
8.3.1 帧中继基本概念 244
8.3.2 帧中继的协议结构和核心功能 247
8.3.3 虚电路的带宽控制和拥塞控制 253
8.3.4 帧中继用户接入与设备 255
8.3.5 典型网络结构与典型设备介绍 259
8.3.6 网管设备 262
8.3.7 一般故障处理方法和流程 266
8.4 ATM网 267
8.4.1 ATM的基本概念 267
8.4.2 ATM的分层结构 268
8.4.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270
8.4.4 网络接口协议 272
8.4.5 ATM与FR互联技术 275
8.4.6 IP over ATM技术 275
8.4.7 省级ATM网及典型设备介绍 277
8.5 IP 279
习题8 284
参考文献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