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 1
(一)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缘起 2
1.贫穷落后: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困境 2
2.发展经济:社会主义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6
3.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11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形成的依据 14
1.时代依据 14
2.历史依据 17
3.实践依据 20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过程 21
1.萌芽阶段 21
2.系统形成阶段 25
3.成熟阶段 28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研究思路、方法 30
1.研究思路 30
2.研究方法 33
一、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36
(一)利益的动力作用 36
1.利益的激励作用 37
2.利益的推动作用 42
3.利益的导向作用 44
4.利益的支配作用 48
(二)人民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力 51
1.实现人民利益 52
2.下放自主权 55
3.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61
(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引导力 64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4
2.实行按劳分配 70
3.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 74
(四)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促进力 79
1.闭关锁国束缚生产力发展 79
2.当代中国的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82
3.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85
二、科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94
(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 95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95
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99
3.社会主义离不开科学技术 104
(二)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107
1.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 108
2.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14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8
4.现代科学技术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123
(三)知识和人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126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26
2.发展科技的基础在教育 131
3.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135
(四)发展高科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38
1.基础研究是应用开发的先导和源泉 138
2.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化 141
3.科技要与经济相结合 146
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 151
(一)经济体制的作用与选择 151
1.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152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与弊端 156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160
(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动力 165
1.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166
2.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74
(三)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决策动力 178
1.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及实践 179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83
3.分类改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86
(四)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动力 191
1.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形成 192
2.市场经济的功能 195
3.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98
四、精神: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 202
(一)关于精神动力的科学认识 202
1.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动力观 203
2.精神动力的内涵和特点 208
3.精神动力的内在要素与作用形态 212
(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创造力 218
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1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223
3.社会主义本质论 229
(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凝聚力 234
1.中国必须搞社会主义 235
2.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39
3.要教育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 241
(四)道德纪律法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约束力 245
1.没有道德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 246
2.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纪律不行 252
3.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法制 259
结语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在实践中发展 266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特色 266
1.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67
2.突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273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新发展 278
1.按生产要素分配动力 279
2.和谐发展动力 283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