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于脉诊医道之大失 1
总论 3
第一章 寸口脉波常脉 3
第一节 寸口 3
一、寸口的部位 3
二、寸口的阴阳 4
(一)左为阳名人迎,右为阴名气口 4
(二)寸、关、尺分阴阳 5
三、寸口脉外周气、津液、脂肪对脉象的影响 5
(一)脉外气的盛衰及其对脉象的作用 6
(二)脉外津液的变化及其对脉象的影响 6
(三)脉外脂肪的多少及其对脉象的影响 6
四、寸口三部脉的点与线 6
五、寸口分三关 7
(一)寸脉 7
(二)关脉 8
(三)尺脉 9
六、寸口与脏腑的关系 9
(一)左为心、肝、肾 10
(二)右为肺、脾、命 10
七、寸口为五脏六腑之终始 11
八、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12
九、寸口为脉之大会 12
第二节 脉波 13
一、上升支 14
二、下降支 15
三、脉峰 16
四、脉体 16
五、脉底 17
六、小波 17
七、脉边 18
八、连接线 18
九、第二脉峰 18
第三节 正常脉象 19
一、正常脉率 19
二、正常脉律 19
三、正常脉力 19
四、正常脉形 19
五、胃、神、根 20
第二章 脉象的要素 21
第一节 脉率 21
一、疾数脉率 21
(一)阳胜滑数脉 22
(二)外感发热疾数脉 22
(三)内伤发热疾数脉 22
(四)内伤杂病疾数脉 23
(五)发作性疾数脉 23
二、迟缓脉率 23
(一)肾阳虚迟缓脉 24
(二)寒湿困脾缓脉 24
(三)脑痰迟缓脉 24
三、相对缓脉和相对滑数脉 26
第二节 脉律 27
一、脉律的形成及脉律失常 27
(一)气血是产生脉律的基础 27
(二)神经对心律的调节 28
(三)传导对脉律的影响 29
二、脉律失常的分类及其诊断意义 31
(一)气滞引起的脉律失常 31
(二)淤阻引起的脉律失常 31
(三)气虚引起的脉律失常 32
(四)阳盛引起的脉律失常 32
(五)气脱引起的脉律失常 32
第三节 脉力 32
一、脉力的产生 33
二、脉力与脉象 34
第四节 脉形 35
一、大脉 35
二、小脉 35
三、短脉 36
四、线索脉 36
五、圆点脉 36
六、曲脉 38
第五节 脉位 39
一、浮位脉 40
二、沉位脉 41
三、中位脉 42
(一)气血平和主常脉 43
(二)病在中焦也得中位脉 43
(三)芤、革、钩、虚、缓、动脉都在中位脉上确定 43
第六节 脉象的充盈度 44
血液与血脉的充盈度 44
(一)充盈太过 44
(二)充盈不足 45
第七节 脉象中的胃、神、根 46
一、脉象中的胃气 46
(一)有胃气的脉象 46
(二)少胃气的脉象 48
(三)无胃气的脉象 48
(四)无胃气脉象的特点 52
二、脉象中的神 54
(一)有神脉、少神脉和无神脉 54
(二)脉神与脉胃的区别 54
三、脉象中的根 55
(一)尺脉与有根无根 55
(二)脉形与有根无根 55
(三)浮脉与有根无根 56
第三章 脉象的形成 57
第一节 脉象形成的主要因素 57
一、气与脉象的形成 57
(一)心室的收缩与舒张与脉象的形成 57
(二)心气与脉的“来”与“去” 58
(三)气与脉力的形成 59
(四)气与脉形 60
(五)气与脉率 60
(六)气与脉律 60
(七)气与脉位 60
(八)气与脉的充盈度 60
(九)气与脉的胃、根、神 61
二、五脏与脉象的形成 61
(一)心气与脉象的形成 61
(二)肺气与脉象的形成 62
(三)脾气与脉象的形成 62
(四)肝气与脉象的形成 62
(五)肾与脉象的关系 63
三、胃气与脉象的形成 63
(一)胃气是脉之本 63
(二)胃气的转化 63
四、血与脉象的形成 65
(一)血量与脉象 65
(二)血燥与脉象 65
(三)血热与脉象 65
(四)血淤与脉象 65
(五)血寒与脉象 65
(六)血稀与脉象 66
五、脉与脉象的形成 66
(一)脉气与脉象 66
(二)脉的分布与脉象 66
(三)脉坚硬与脉象 66
(四)脉紧缩与脉象 67
(五)脉松弛与脉象 67
六、脉率的形成 67
(一)阴阳与脉率 68
(二)心气与脉率 68
(三)血虚与脉率 68
七、脉律的形成 68
(一)心脉通畅 68
(二)虚里脉通畅 69
(三)气血充沛是正常脉律的基础 69
八、脉位的形成 70
(一)浮位脉的形成 70
(二)沉位脉的形成 71
(三)中位脉的形成 72
第二节 影响脉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73
一、情志对脉象的影响 73
二、饮食对脉象的影响 73
三、劳作太过 74
四、呼吸对脉象的影响 74
五、痰饮对脉象的影响 75
(一)寒痰 75
(二)热痰 75
(三)风痰 75
(四)湿痰 75
(五)燥痰 75
六、淤血对脉象的影响 75
七、六淫与脉象的关系 76
(一)风邪与脉象 76
(二)寒邪与脉象 76
(三)暑邪与脉象 76
(四)湿邪与脉象 76
(五)燥邪与脉象 76
(六)火热之邪与脉象 77
八、季节对脉象的影响 77
(一)春季的常脉 77
(二)夏季的常脉 78
(三)长夏的常脉 78
(四)秋季的常脉 79
(五)冬季的脉象 79
第四章 诊脉的方法 82
第一节 诊脉的时间 82
一、平旦诊脉为最佳时间 82
(一)阴气未动,脉柔以滑 82
(二)安静未劳,阳气未散 83
(三)饮食未进,脉不滑数 83
(四)安静不劳,经脉未盛 83
(五)喜怒失常,气血逆乱 83
二、病情发作时诊脉 84
三、在病情变化时诊脉 84
四、持脉2×2分钟最为合理 85
(一)结代脉与持脉的时间 85
(二)动脉与持脉的时间 85
(三)洪脉的持脉时间 85
(四)乍疏乍数脉的持脉时间 86
第二节 脉力的等级与确定的方法 86
一、确定脉力的方法 86
(一)浮、中、沉得点的多少 87
(二)脉感强弱 87
(三)脉形清晰 88
二、脉力的分级与标准 88
(一)平力脉 88
(二)有力脉 88
(三)无力脉 89
(四)微力脉 89
第三节 脉位与确定脉位的方法 90
一、浮取 90
二、沉取 90
三、中取 90
四、对比 91
五、最明显 91
第四节 对比法 92
一、三部九候法 92
(一)三部九候的诊脉部位 92
(二)三部九候对比法 93
二、左手寸口脉与右手寸口脉的对比法(气口与人迎的对比法) 94
三、寸口三部脉之间的对比 97
四、来与去的对比 99
(一)来盛去衰 100
(二)来盛去亦盛 100
(三)“去盛”来平 101
(四)“来盛”与“来衰” 101
(五)来衰去亦衰 101
(六)来疾去徐 101
(七)“来徐去急” 101
(八)“来急去散” 101
附 诊断动脉硬化的方法 102
第五章 脉与阴阳五行 103
第一节 脉与阴阳 103
一、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103
二、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104
三、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104
四、沉者为阴,浮者为阳 105
五、脉律之阴阳 105
六、虚脉、实脉之阴阳 106
七、脉力的阴阳 106
八、胃气的阴阳 107
九、五脏阴阳脉诊法 108
第二节 脉与五行 108
一、色脉诊法 109
(一)色生脉之证 109
(二)脉生色之证 109
(三)色克脉之证 109
(四)脉克色之证 109
(五)脉侮色之证 110
(六)色侮脉之证 110
二、生克乘侮脉证 111
(一)相生脉证 111
(二)相克脉证 112
三、脉与阴阳 112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112
各论 117
第一章 浮脉与沉脉 117
第一节 浮脉 117
一、浮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118
(一)浮脉的脉象 118
(二)浮脉的脉象要点 121
(三)浮脉与相关脉象的鉴别 122
二、形成浮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24
(一)对古代医著中浮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124
(二)形成浮脉的机理及论治 130
三、浮脉的主病 144
第二节 沉脉 145
一、脉象 146
(一)沉脉的脉位 146
(二)沉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147
二、形成沉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48
(一)对古代医著中沉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148
(二)形成沉脉的机理及病例 154
第二章 迟脉与数脉 164
第一节 迟脉 164
一、迟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164
(一)迟脉的脉象 164
(二)迟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166
二、形成迟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67
(一)对古代医著中迟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167
(二)形成迟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71
第二节 数脉 180
一、数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180
(一)数脉的脉象 180
(二)数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181
二、形成数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82
(一)对古代医著中数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182
(二)形成数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185
附1 疾脉 202
一、疾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02
(一)疾脉的脉象 202
(二)疾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03
二、形成疾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04
(一)热盛形成疾脉的机理及病例 204
(二)肺结核形成疾脉的机理及病例 205
附2 动脉 206
一、动脉的脉象及其与相关脉的鉴别 206
(一)动脉的脉象 206
(二)动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07
二、动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08
(一)惊恐形成动脉的机理及病例 208
(二)疼痛形成动脉 212
(三)气喘形成动脉的机理及其病例 212
(四)血虚形成动脉的机理及其病例 213
(五)阴虚形成动脉的机理及其病例 213
第三章 虚脉与实脉 216
第一节 虚脉 216
一、虚脉的脉象及其与相关脉的鉴别 216
(一)虚脉的脉象 216
(二)虚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18
二、形成虚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18
(一)对古医著中虚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218
(二)形成虚脉的机理及病例 220
第二节 实脉 224
一、实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25
(一)实脉的脉象 225
(二)实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27
二、形成实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27
(一)对古医著中实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227
(二)形成实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29
第四章 大脉与细脉 237
第一节 大脉 237
一、大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37
(一)大脉的脉象 237
(二)大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38
二、大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39
(一)对古医著中大脉的分析及结论 239
(二)形成大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41
第二节 细脉 243
一、细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43
(一)细脉的脉象 243
(二)细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45
二、形成细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46
(一)对古医著中细脉的分析与结论 246
(二)形成细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48
第五章 长脉与短脉 253
第一节 长脉 253
一、长脉的脉象与相关脉的鉴别 253
(一)长脉的脉象 253
(二)长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56
二、形成长脉的病因机理及病例 257
(一)对古医著中长脉的论述分析与结论 257
(二)长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58
第二节 短脉 261
一、短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62
(一)短脉的脉象 262
(二)短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63
二、形成短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64
(一)对古医著短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264
(二)形成短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65
第六章 弦脉与弱脉 268
第一节 弦脉 268
一、弦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68
(一)弦脉的脉象 268
(二)弦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71
二、形成弦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73
(一)对古医著中对弦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273
(二)形成弦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74
第二节 弱脉 282
一、弱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82
(一)弱脉的脉象 282
(二)弱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84
二、弱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85
(一)对古代医著中弱脉论述的分析和结论 285
(二)形成弱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87
第七章 紧脉与缓脉 293
第一节 紧脉 293
一、紧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293
(一)紧脉的脉象 293
(二)紧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295
二、形成紧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97
(一)分析古典医著中的紧脉 297
(二)形成紧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298
第二节 缓脉 305
一、缓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05
(一)缓脉的脉象 305
(二)缓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08
二、形成缓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09
(一)分析古医著中之缓脉及结论 309
(二)形成缓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11
第八章 滑脉与涩脉 323
第一节 滑脉 323
一、滑脉的脉象及其与相关脉的鉴别 323
(一)滑脉的脉象 323
(二)滑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24
二、形成滑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25
(一)对古医著中滑脉的分析与结论 325
(二)妊娠形成滑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27
第二节 涩脉 334
一、涩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34
(一)涩脉的脉象 334
(二)涩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37
二、形成涩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38
(一)对古医著中涩脉的分析与结论 338
(二)形成涩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40
第九章 洪脉与微脉 356
第一节 洪脉 356
一、洪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区别 356
(一)洪脉的脉象 356
(二)洪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60
二、形成洪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61
(一)对古医著中洪脉的分析与结论 361
(二)形成洪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62
第二节 微脉 366
一、微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66
(一)微脉的脉象 366
(二)微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68
二、形成微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69
(一)对古医著中微脉的分析与结论 369
(二)形成微脉的机理及病例 372
第十章 濡脉与牢脉 376
第一节 濡脉 376
一、濡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76
(一)濡脉的脉象 376
(二)濡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77
二、濡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78
(一)对古医著中濡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378
(二)濡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80
第二节 牢脉 384
一、牢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84
(一)牢脉的脉象 384
(二)牢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86
二、牢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87
(一)对古今医著中有关牢脉的分析与结论 387
(二)牢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88
第十一章 芤脉与革脉 392
第一节 芤脉 392
一、芤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92
(一)芤脉的脉象 392
(二)芤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94
二、芤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94
(一)对古医著中芤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394
(二)芤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395
第二节 革脉 398
一、革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398
(一)革脉的脉象 398
(二)革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399
二、革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00
(一)对古今医著中革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400
(二)革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01
第十二章 散脉与伏脉 404
第一节 散脉 404
一、散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404
(一)散脉的脉象 405
(二)散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406
二、散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06
(一)对古医著中散脉的分析与结论 407
(二)散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08
第二节 伏脉 409
一、伏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410
(一)伏脉的脉象 410
(二)伏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411
二、伏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12
(一)对古医著中伏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412
(二)伏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15
第十三章 促脉、结脉与代脉 419
第一节 促脉 419
一、促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419
(一)促脉的脉象 419
(二)促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420
二、形成促脉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21
(一)对古医著中促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421
(二)促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22
第二节 结脉 431
一、结脉的脉象及其与相关脉的鉴别 432
(一)结脉的脉象 432
(二)结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433
二、形成结脉的原因机理与病例 434
(一)对古代医著中结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434
(二)结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38
第三节 代脉 443
一、代脉的脉象及与相关脉的鉴别 443
(一)代脉的脉象 443
(二)代脉与相关脉的鉴别 446
二、代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46
(一)对古医著中代脉论述的分析与结论 446
(二)代脉形成的原因机理及病例 449
代脉中止有定数的讨论 451
一、代脉的动止投数 451
二、心脏跳动与五脏的关系 451
三、五十动的讨论 453
四、代脉的主病和预后问题 453
第十四章 对《内经》《难经》死证脉象的分析 455
第一节 对《内经》中死证脉象的分析 455
一、“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455
二、“脉绝不至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455
三、“乍疏乍数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455
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456
五、“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为真脏见,皆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456
六、“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素问·三部九候论》 460
七、“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460
八、“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461
九、“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461
十、“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462
十一、“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素问·大奇论》 462
十二、“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素问·大奇论》 463
十三、“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素问·大奇论》 463
十四、“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四黑,死不治”。《素问·大奇论》 464
十五、“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素问·大奇论》 464
十六、“帝曰:消瘅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素问·大奇论》 465
十七、“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素问·评热病论篇》 465
十八、“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素问·奇病论》 466
十九、“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素问·大奇论》 466
二十、“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预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素问·大奇论》 467
二十一、“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预夺也,草干而死”。《素问·大奇论》 467
二十二、“脉至如散叶,是肝气预虚也。木叶落而死”。《素问·大奇论》 467
二十三、“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蹇涩而鼓,是肾气预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素问·大奇论》 468
二十四、“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468
二十五、“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素问·大奇论》 468
二十六、“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素问·大奇论》 469
二十七、“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韭英而死”。《素问·大奇论》 469
二十八、“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素问·大奇论》 469
二十九、“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素问·大奇论》 470
三十、“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素问·大奇论》 471
三十一、“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素问·大奇论》 472
三十二、“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素问·大奇论》 472
三十三、“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473
三十四、“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 473
三十五、“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473
三十六、“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从则生,逆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 473
三十七、“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素问·通评虚实论》 474
三十八、“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 474
三十九、“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灵枢·终始篇》 475
四十、“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灵枢·热病篇》 475
四十一、“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灵枢·热病篇》 476
四十二、“热病七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灵枢·热病篇》 476
四十三、“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灵枢·热病篇》 477
四十四、“热病者,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灵枢·热病篇》 477
四十五、“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且大且数,死不治”。《灵枢·禁服篇》 477
四十六、“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灵枢·禁服篇》 478
四十七、“何谓五逆?岐伯曰:热病静脉,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衃不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灵枢·五禁篇》 479
四十八、“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灵枢·论疾诊尺篇》 480
四十九、“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灵枢·论疾诊尺篇》 480
五十、“大便赤,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灵枢·论疾诊尺篇》 481
第二节 对《难经》中死证脉象的分析 481
一、《难经·十三难》说:“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481
二、《难经·十四难》说:“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 482
三、《难经·三难》:“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483
四、《难经·十五难》说:“春脉弦……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 484
五、《难经·十五难》说:“夏脉钩……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 484
六、《难经·十五难》说:“冬脉石……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 485
七、《难经·十五难》说:“秋脉毛……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 485
八、《难经·十七难》说:“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 485
九、《难经·十七难》说:“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紧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 486
十、《难经·十七难》说:“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487
十一、《难经·十七难》说:“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487
十二、《难经·十七难》说:“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