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达克岩和花岗岩:挑战与机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旗,王焰,熊小林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461451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埃达克岩的概念及其应用,论述了花岗岩目前存在的危机,提出了创建新的大陆构造理论的目标和任务。

第1篇 埃达克岩:概念与应用第1章 埃达克岩与高镁安山岩 3

1.1 埃达克岩 4

1.1.1 埃达克岩的主要特征 4

1.1.2 埃达克岩定义的争论 4

1.1.3 埃达克岩的含义 6

1.2 高镁安山岩 7

1.2.1 赞岐岩 8

1.2.2 玻安岩 11

1.2.3 高镁埃达克岩 12

1.2.4 TTG 15

1.3 小结 17

第2章 埃达克岩的分类 19

2.1 埃达克岩的分类 20

2.1.1 西湾型埃达克岩 20

2.1.2 阿留申型埃达克岩 21

2.1.3 华北型埃达克岩 24

2.1.4 可可西里型埃达克岩 25

2.2 讨论 26

2.2.1 西湾型埃达克岩的成因 26

2.2.2 阿留申型埃达克岩的成因 29

2.2.3 华北型埃达克岩的成因 30

2.2.4 华北型富镁埃达克岩的成因 31

2.2.5 可可西里型埃达克岩的成因 34

2.2.6 高硅埃达克岩和低硅埃达克岩问题 34

2.3 小结 35

第3章 埃达克岩的实验研究 37

3.1 埃达克岩和TTG研究现状 38

3.1.1 埃达克岩和埃达克质岩石 38

3.1.2 太古代TTG 38

3.2 关于TTG/埃达克熔体产生条件的争论 39

3.3 金红石稳定性对TTG/埃达克岩形成条件的制约 40

3.3.1 金红石是TTG/埃达克岩浆必要的残留矿物 40

3.3.2 金红石稳定条件对TTG/埃达克熔体形成压力的制约 41

3.4 矿物-TTG微量元素分配以及TTG/埃达克岩成因模型 41

3.4.1 石榴石、角闪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TTG熔体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测定 41

3.4.2 微量元素模拟结果对前人TTG/埃达克岩成因模型的修正 42

3.5 小结 44

第4章 花岗岩的Sr-Yb关系及其应用:(1)花岗岩的分类 45

4.1 Sr和Yb的地球化学行为 46

4.2 Sr、Y和Yb关系的演变 47

4.3 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 48

4.3.1 高Sr低Yb的埃达克岩 49

4.3.2 低Sr低Yb的喜马拉雅型花岗岩 49

4.3.3 高Sr高Yb的广西型花岗岩 52

4.3.4 低Sr高Yb的浙闽型花岗岩 53

4.3.5 非常低Sr高Yb的南岭型花岗岩 53

4.4 花岗岩Sr-Yb图的应用 55

4.4.1 斜长花岗岩 55

4.4.2 S型花岗岩 59

4.4.3 A型花岗岩 60

4.4.4 淡色花岗岩 63

4.4.5 正长岩 64

4.5 花岗岩与压力的关系 65

4.6 小结 67

4.6.1 初步的结论 67

4.6.2 几点思考 68

第5章 花岗岩的Sr-Yb关系及其应用:(2)与碰撞或造山有关的花岗岩 69

5.1 术语的简要回顾 70

5.1.1 “碰撞”和“造山”的差别 70

5.1.2 “造山前”和“碰撞前”的含义 71

5.1.3 “造山后”和”碰撞后”的含义 71

5.2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区分 72

5.2.1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 72

5.2.2 如何区分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 72

5.2.3 不同造山阶段与地壳厚度及花岗岩的关系 73

5.3 几个实例 74

5.3.1 非洲Tuareg地盾 74

5.3.2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 75

5.3.3 巴西东南部Apiai地区 76

5.4 青藏高原碰撞的历史记录 77

5.4.1 青藏高原抬升的历史 77

5.4.2 碰撞开始的时间 78

5.4.3 造山(碰撞)前阶段 79

5.4.4 造山(碰撞)阶段 81

5.4.5 青藏高原是否进入造山后(碰撞后)垮塌阶段了 83

5.5 不同造山阶段花岗岩的多样性 84

5.6 小结 85

第6章 O型埃达克岩 87

6.1 太古代TTG 88

6.2 新元古代埃达克岩 90

6.3 古生代埃达克岩 92

6.3.1 中亚造山带埃达克岩 92

6.3.2 秦祁昆造山带埃达克岩 93

6.4 中生代埃达克岩 94

6.5 小结 94

第7章 埃达克岩(及相关岩石)与山脉 95

7.1 早中生代的华北北部山脉(简称华北北山) 96

7.1.1 华北北缘和东北各类花岗岩的时空分布 96

7.1.2 华北北山的时空分布 98

7.2 三叠纪的西秦岭-东昆仑山脉 100

7.3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松潘-中甸山脉 101

7.4 中侏罗世的湘赣山脉 101

7.5 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的额尔古纳山脉 101

7.6 早白垩世的湘赣山脉 104

7.7 中新世的羌塘-哀牢山山脉 104

7.8 山脉的构造意义 104

7.9 小结 105

第8章 埃达克岩(及相关岩石)与高原 107

8.1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中国东部高原 108

8.1.1 中国东部高原:中酸性岩浆岩的资料 108

8.1.2 中国东部高原:其他方面的资料 108

8.1.3 高原的演化 112

8.1.4 高原垮塌的标志 116

8.1.5 高原垮塌的原因 120

8.1.6 高原的启示 121

8.1.7 关于高原的争论 123

8.2 三叠纪的湖南山地 128

8.3 小结 129

第9章 埃达克岩(及相关岩石)与成矿 131

9.1 埃达克岩与金铜成矿作用的关系 132

9.1.1 洋壳:埃达克岩的源区 133

9.1.2 角闪石分解的意义 133

9.1.3 高氧逸度条件 133

9.1.4 挥发份的出溶 134

9.2 造山带金铜找矿问题 134

9.2.1 中亚造山带 135

9.2.2 秦祁昆造山带 136

9.2.3 环太平洋造山带 136

9.2.4 重点找矿方向 136

9.3 陆内金、铜、钨、锡找矿问题 137

9.3.1 与金铜有关的花岗岩 137

9.3.2 与钨锡有关的花岗岩 139

9.3.3 成矿源区深度探讨 139

9.3.4 “上山”找金铜 141

9.3.5 “下山”找钨锡 146

9.3.6 找矿思路上的突破 147

9.3.7 几点启示 148

9.4 与埃达克岩有关的金铜找矿方法 151

9.4.1 早期的找矿方法 151

9.4.2 现行的找矿方法 151

9.4.3 新的与埃达克岩有关的找矿方法 151

9.5 小结 153

第10章 埃达克岩与下地壳拆沉 155

10.1 下地壳拆沉的3个条件 156

10.1.1 地壳加厚 157

10.1.2 下地壳部分熔融 157

10.1.3 岩石圈地幔转变为软流圈地幔 157

10.2 下地壳拆沉的过程和效应 158

10.2.1 下地壳拆沉的过程 158

10.2.2 下地壳拆沉的效应 159

10.2.3 下地壳拆沉与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关系 159

10.2.4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向软流圈地幔转化的可能性 160

10.3 几种拆沉模式评述 161

10.3.1 “下地壳+岩石圈地幔拆沉”模式 161

10.3.2 华北岩石圈减薄问题 164

10.3.3 大陆深俯冲问题 168

10.4 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 169

10.5 小结 170

第11章 回顾和展望 171

11.1 中国埃达克岩文献为什么多 172

11.2 中国对埃达克岩研究的贡献 172

11.3 存在的问题 175

11.4 今后研究方向 175

11.5 小结 176

第2篇 花岗岩:问题与出路——与玄武岩对比的启示第12章 花岗岩混合作用 179

12.1 花岗岩混合作用的流行观点 180

12.2 岩浆黏性对混合作用的限制 181

12.3 不同岩浆混合作用的对比 182

12.4 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 183

12.5 岩浆混合的能干性问题 184

12.6 花岗质岩浆的熔融、迁移和定位过程 185

12.6.1 花岗质岩浆的熔融 185

12.6.2 花岗质岩浆的迁移 186

12.6.3 花岗质岩浆的定位 186

12.7 关于岩浆房对流模式 186

12.8 花岗岩混合的缘由 188

12.9 混合的模拟计算问题 189

12.10 小结 190

第13章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 191

13.1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 192

13.2 基性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 193

13.3 中性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 194

13.4 酸性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 195

13.5 斜长石结晶分离问题 199

13.6 关于哈克图解 200

13.6.1 哈克图解的意义 200

13.6.2 如何正确使用哈克图解 201

13.6.3 哈克图解举例 201

13.7 鲍文反应原理 203

13.8 某些描述和观点的评述 204

13.9 小结 205

第14章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 207

14.1 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的依据 208

14.1.1 构造环境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208

14.1.2 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 209

14.2 花岗岩能够判别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吗 210

14.2.1 Pearce et al.(1984b)判别方法评述 211

14.2.2 Barbarin(1999)研究成果评述 214

14.2.3 花岗岩能够判别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吗 214

14.3 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问题 216

14.4 构造与岩浆的关系 216

14.5 花岗岩的全球分布 217

14.6 花岗岩如何研究构造环境 218

14.7 小结 219

第15章 花岗岩源区问题 221

15.1 花岗岩源区问题 222

15.1.1 幔源和壳源花岗岩问题 222

15.1.2 幔源和壳源花岗岩的来历 223

15.1.3 壳幔混合源问题 224

15.1.4 花岗岩的变质围岩能够作为花岗岩的源岩吗 224

15.2 I型和S型花岗岩问题 225

15.3 花岗岩源区分类 226

15.4 几个实例 228

15.5 小结 229

第16章 花岗岩研究的误区 231

16.1 误区之一:不恰当地仿效玄武岩的理论和方法 232

16.2 误区之二:不恰当地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大陆花岗岩问题 233

16.3 误区之三:太过重视地球化学研究而忽视基础地质研究 234

16.3.1 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是有边界条件的 234

16.3.2 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应当与基础地质研究相结合 235

16.3.3 投图不能代替地球化学研究 235

16.4 花岗岩研究为什么会陷入误区 236

16.4.1 我们缺少自己的扎实的研究基础 236

16.4.2 我们对板块构造的理解不深 237

16.4.3 我们对花岗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237

16.5 小结 237

第17章 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 239

17.1 对现有的花岗岩理论、流行的说法以及术语等进行清理和反思 240

17.1.1 抛弃不合时宜的、不符合花岗岩实际的、过时的和错误的理论 240

17.1.2 清理不合理和不科学的术语 241

17.1.3 花岗岩研究中的逻辑错误 242

17.2 今后花岗岩研究什么 242

17.2.1 开展花岗岩立典式的研究 243

17.2.2 将花岗岩研究与古老地壳的研究结合起来 244

17.2.3 将花岗岩物理性质研究与地球化学究结合起来 244

17.2.4 开展广泛的实验岩石学研究 247

17.2.5 汶川大地震的启示 248

17.2.6 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理论 248

17.3 我们现在怎样做 249

17.3.1 如何清理花岗岩的理论和术语 249

17.3.2 如何开展立典式研究 249

17.3.3 花岗岩地球化学如何研究 251

17.3.4 开展一场关于花岗岩的大辩论 253

17.4 小结 256

第3篇 挑战与机遇 259

第18章 “蓝色风暴”与“红色革命”: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 259

18.1 “蓝色风暴”与“红色革命” 260

18.2 大陆构造学研究的现状、目标、任务、切入点和前景 263

18.2.1 中国大陆构造研究的现状 263

18.2.2 大陆构造学研究的目标 263

18.2.3 大陆构造学研究的任务 265

18.2.4 大陆构造学研究的切入点 266

18.2.5 大陆构造学研究的前景 266

第19章 创新思维与传统文化 267

19.1 中国学术界的弊病 268

19.2 孔儒思想批判 269

19.3 “黄色文明”和“麻将文化” 270

19.4 科学与民主 271

19.5 打破旧文化,创立新文化 271

19.6 科学创新与SCI崇拜 272

19.7 我们的责任 274

19.8 小结 275

第20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77

20.1 做学问的方法 278

20.1.1 “大胆地想象,小心地求证” 278

20.1.2 “怀疑一切” 279

20.2 做学问的5个层次 279

20.3 科学创新之路 281

20.4 给年轻人一个宽松的环境 283

20.5 小结 284

附录:埃达克质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研讨会纪要(北京,2001) 285

Adakite and Granit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abstract) 295

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41

感谢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