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石亚军 1
一、奥运会参加者的法律地位 1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特色、问题及其完善&田思源 1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协调的建议&韩新君 8
奥运会参加者的法律地位研究&焦洪昌 程远 13
北京奥运会裁判员人身伤害的法律探讨&童宪明 26
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研究&黄世席 31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法制&于善旭 42
国际奥委会法律地位问题探讨&郭树理 夏骄阳 55
论北京奥组委对观众的安全保障义务&许添元 67
体育运动和保险&[日]黑木松男 74
韩国体育法的体系及国家的作用&[韩]金?谦 86
二、体育俱东部与球员间的法律关系 102
对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的研究&李超 张驰 102
论美国反垄断法在球队迁移中的适用&裴洋 107
论我国体育俱乐部与球员的劳动关系认定&何珍泉 130
对我国职业运动员工作合同法律问题的再认识&张笑世 135
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运动员间法律关系的思考&马宏俊 武珏 141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费问题研究—兼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张振龙 146
韩国体育伤害保险的法律考察&[韩]李炯珪 153
三、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164
体育争议与体育仲裁初探&黄进 164
2008年CAS临时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王小平 余俊 177
论体育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杨洪云 张杰 182
奥运会裁判执法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展望&肖永平 孙玉超 189
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适用与认定原则&张志斌 202
法治与自治:司法介入管理型体育纠纷的限度&孙国友 206
禁令在体育争议案件中的适用研究—体育领域的一种临时救济措施探讨&陈华荣 210
竞技体育运动中处罚问题的研究&张厚福 219
中国体育仲裁的程序建构探析&汤卫东 224
体育纠纷ADR的程序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王湧涛 刘苏 231
我国体育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索&朴哲松 236
我国体育仲裁的体系归属及其构建&张杰 杨洪云 241
我国职业足球纠纷主体法律关系的研究&张恩利 董小龙 246
北京召开奥运会期间可能发生的日本代表团、观众与北京市民之间的法律纷争及应对措施的方案&[日]管原哲朗 250
韩国的体育事故与学校经营者赔偿责任保险&[韩]崔秉珪 260
韩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与活动&[韩]延基荣 277
四、体育道德与反兴奋剂对策 285
《反兴奋剂条例》中运动员“违纪责任”性质研究&李先燕 于善旭 285
关于竞技体育中反兴奋剂“严格责任”原则的思考&张杨 292
加拿大反兴奋剂法规体系内容及其借鉴意义&余敏 阎旭峰 297
论我国反兴奋剂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于晓鹏 李洪鹏 304
世界反兴奋剂发展及立法缺陷&黄怀权 307
我国对使用兴奋剂行为之防控—兼议域内外反兴奋剂立法现状回眸&罗嘉司 317
中国青少年体育反兴奋剂的对策探讨&吕伟 郝雅烨子 322
奥运会马术比赛上针对马匹的药检程序及司法体制—从采样到向CAS提起诉讼仲裁申请&[日]八木由里 326
五、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 334
奥运冠军域名抢注及法律调整&谭仲秋 334
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法介绍&马法超 340
论美国体育商标的法律适用&周勇 346
论中国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袁有信 353
世界杯转播权问题初探—以ART为例&朱文英 358
体育赛事隐性营销与自救措施&韩勇 364
奥运会隐性营销与奥运会知识产权的保护&王宇 375
我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私法保护&梅永文 尹志强 378
六、奥运场馆市场化开发与利用的法律问题 384
奥运场馆的市场化开发与利用的法律问题&王宇羽 唐小凤 384
奥运场馆设施代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陈元欣 389
奥运体育场馆市场化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孔伟 张新亚 395
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的法律探讨&申立 400
美国法下对体育市场开发无形资产的商标保护—兼谈商标法在反隐性营销中的利与弊&陈锋 408
构建北京奥运场馆的新型运营机制&赵建军 420
论知名运动员形象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何英 谢思君 425
体育赛事的伏击营销及其法律规制研究&陈华荣 杨卫东 刘小平 435
中国合同法对奥运赞助行为的调整&闫成栋 440
公法学视野中的奥林匹克&张淼 444
奥林匹克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缺陷体育产品的民事责任&[韩]延基荣 450
七、其他论文 468
2004年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概述&李先燕 高虹 王润 468
我国转型期的体育法治完善—兼析奥运会对体育法治的冲击&万仲平 眭小琴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