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郭沫若 1
厥功甚伟 其德永馨—纪念马衡先生逝世五十周年&郑欣淼 3
前言 1
曾祖父因祸得福改换门庭 9
幼年从师叶浩吾 15
官商联姻娃娃亲 21
南洋公学中途辍学 25
吴昌硕题书凡将斋 31
“出污泥不染”一家两制 39
初出茅庐 49
1 《论汉碑书体》 49
2 孔德学校 54
3 处乱世不惊恪守“君子不党” 56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65
1 抢救清宫档案 67
2 走向现代考古学 70
3 中日学者共创东方考古学会 78
4 “中瑞西北联合考察团”成果 79
5 燕下都考古发掘留下终生遗憾 87
6 北大考古学会举步维艰 91
“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97
广交学人同道只论学术不分政见 101
1 四请王国维 101
2 与钱玄同之交往 108
3 和胡适的情结 113
4 诗文会三沈叙不同情缘 117
5 爷爷的忘年交 129
6 张絅伯为爷爷解困 138
结交厂肆碑估掌握文物信息 143
1 抢救敦煌壁画 143
2 抢购山西稷山兴化寺壁画 146
3 甘肃新莽权衡失而复得 148
4 “无咎无恙” 153
5 厂肆碑估黄伯川 157
曾经守护故宫的人们 161
“用人要用忠诚扎实之士” 171
国宝南迁纪实 179
遥瞩峨眉见一斑 203
1 大足马衡碑 203
2 功超“鲁壁” 207
3 窥视爷爷唱《思凡》 214
抉择 219
从头越 243
1 引路人王冶秋 243
2 毛泽东太和殿庆“八一” 252
3 班禅进京轶事 253
4 “国防不足忧矣” 254
5 爷爷争国宝的故事 255
6 论“责任问题” 259
7 党代表 261
8 爷爷的遗愿 264
七旬老叟奉命南下鉴宝 267
1 乾隆命名“三希堂” 267
2 庄尚严话说《中秋》、《伯远》 269
3 周总理下令赴港购国宝 270
《旧墨记》再现马衡《附识》手迹 277
回眸“易案”是是非非 305
1 易院长亲信自乱阵脚 307
2 图小利李宗侗引火烧身 315
3 易院长被迫辞职,马衡临危受命 318
4 吴瀛:“我无论如何要出这口恶气” 320
“三反”运动祸起萧墙 33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41
1 故宫的“三反”运动 341
2 圆梦—跋著《汉石经集存》 353
3 北京城建曾经付出的沉重代价 370
4 最后的日子 379
5 马衡捐献文物一瞥 384
多余的话 391
附录1:马衡生平大事年表 397
后记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