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制度转动的万花筒 3
纠错机制的失灵 3
募捐的两难 6
2008年的凤凰涅槃 9
“问责”与行政过程透明化 12
政协理应问责 15
为企业合规性投石问路 18
加强劳工的谈判地位 21
什么是真正的立法改革 24
解放“奴工”之路(附访谈记录) 27
“牙防组”事件公益私诉启示 37
制度反省重于贪官忏悔 40
法贵于行 42
“人治”与“狗患” 45
作为护身符的艾滋病隐私权 48
“引咎辞职”面面观 51
不可寄望“环境风暴” 54
国家私营化的“怪味豆” 57
问责与制度环境 60
城市本该飘溢平等自由的空气 63
被漠视与被扭曲的 66
法院误判的国家赔偿责任 69
第二部分 合意、权利以及正义 75
爱国,何不守法? 75
异化的“患者同意权” 78
彭宇案的公平悖论 81
制定新闻出版法当其时 84
能否死于安乐? 87
“打假”还是“护黑”? 90
判决书“市场化”忧思 93
失守的底线 96
“汉芯一号”炼金术 99
“南门立信”应有时 102
“馒头血案”引发的法治困境 105
对峙中的言论与权力 108
保护知识产权的攻守易形 111
掩耳盗铃可成真? 114
网络空间也需维权 116
“护民官”的威信——关于重构信访制度的初步考察 118
法理推敲“南都案” 122
直面法律摩擦 125
第三部分 社会变迁中的罪与罚 131
作为隐喻的ATM犯罪 131
生死博弈与刑法改革 134
作为象征的县长“灭门”案 137
“私器公用”与“公器私化” 140
电脑量刑的是与非 143
司法与民意 147
舆情的裂变与操纵 150
一个“法自上而犯之”的活标本 153
王斌余的罪与罚 155
如何应对“经济恐怖主义” 159
晋京警察命案面面观 162
法辩“教授嫖娼案” 165
经济危机中的司法责任 168
第四部分 吹响新世纪的“法螺” 173
“铁腕”执政功与过 173
法学理论创新与中国的软实力——对法律与社会研究的重新定位 176
以法治指数为鉴 191
以个案评价机制防止司法腐败 194
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作用——对2007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以及中日比较 197
杂谈“有产政府”思路对税制的影响 210
税制改革的点与面 218
社会治理机制多头重构 221
从农村的法律话语场看中国宪政的合意论基础及其缺陷 224
宪政之路——与公法学和政治学界同仁的对话 228
中国宪政实践的制度通道 243
私权伸张 与民更始 250
改革就是建立新的公共性——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对话记录稿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