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森,张小冲,金春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0098647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国际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等。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1

(一)我国改革前的国际背景 1

1.苏美争霸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1

2.计划体制的弊端与苏东国家的改革探索 5

(二)改革前的国内状况与改革的必然性 9

1.改革开放前的国内状况 9

2.中国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10

(三)改革过程中国际环境与国内状况的发展变化 18

1.改革过程中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 18

2.改革过程中国内状况的发展变化 26

(四)当前改革所处的环境——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38

1.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 38

2.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 39

二、国际比较与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41

(一)“转型国家”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 41

1.“转型国家”的含义 41

2.“转型国家”的基本组成 41

(二)“转型国家”改革探索的历程 42

1.苏联及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改革 42

2.乌克兰的经济改革 57

3.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59

4.南斯拉夫经济改革及前南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60

5.波兰的经济改革 62

6.中亚五国的经济改革 64

7.朝鲜的经济改革 67

8.古巴的经济改革 67

(三)“转型国家”改革与发展趋向的比较分析 67

1.“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矛盾的比较分析 67

2.“转型国家”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 69

3.“转型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支持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72

4.“转型国家”经济改革发展趋向的比较分析 76

(四)“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的主要启示和经验教训 78

1.关于“休克疗法”的成因与利弊分析 78

2.关于对本国国情的认识 79

3.关于“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之争 80

4.关于产权制度改革与经济效率 82

5.关于市场支持体制与法制建设 83

6.关于政策宣传的作用 84

7.关于社会保障 85

8.关于利用外资 86

9.关于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 86

10.关于宏观经济调控 87

11.“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91

三、国际比较与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与改革启示 93

(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93

1.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94

2.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分析 97

(二)法国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100

1.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100

2.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经验 103

(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05

1.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106

2.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践 108

(四)瑞典的福利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及其改革 112

1.福利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112

2.福利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改革 114

(五)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119

1.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119

2.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改革 123

(六)中国经济改革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 125

1.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125

2.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127

3.中国经济改革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经验的政策建议 128

四、国际比较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得失与启示 132

(一)东亚模式的得失与启示 132

1.对东亚模式的再认识 132

2.东亚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出路 135

3.东亚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37

(二)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五国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139

1.金融危机后东亚五国的货币政策调整 140

2.金融危机后东亚五国的财政政策调整 141

3.金融危机后东亚五国的结构性改革 142

4.东亚五国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144

(三)东盟四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145

1.东盟四国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形式 145

2.东盟四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 148

3.东盟四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151

4.从东盟看中国: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 152

(四)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启示 153

1.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经济转型与产业政策变化 154

2.印度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 156

3.软件产业的发展对印度城市化的影响 159

4.印度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61

(五)阿根廷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162

1.从新自由主义的“样板工程”到金融危机 162

2.经济、政治体制与阿根廷金融危机 163

3.对中国的政策建议及启示 168

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目标模式与政府改革 171

(一)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发展战略 172

1.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72

2.我国未来经济体制的发展战略 180

(二)政府机构与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183

1.政府机构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183

2.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193

3.我国政府机构的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202

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宏观改革 216

(一)资本市场发展模式 216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216

2.国外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220

3.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路径分析 222

4.完善和规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对策 226

(二)财税体制改革模式 229

1.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229

2.国外财税体制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231

3.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233

(三)金融体制改革模式 240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240

2.国外金融体制模式的比较分析 243

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247

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企业改革 253

(一)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253

1.国外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253

2.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264

3.各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比较带来的启示 267

(二)公司治理模式 269

1.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 269

2.公司治理的新变化 277

3.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281

4.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285

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社会保障与就业 291

(一)社会保障模式 291

1.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背景 291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四个发展阶段 293

3.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对我国的影响 295

4.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298

5.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评估和存在的问题 302

6.对策研究 310

7.政策建议 317

(二)关于劳动力市场和再就业模式 323

1.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再就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323

2.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27

3.我国劳动力市场及再就业模式的选择 330

4.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经验的借鉴和自我创新 337

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农村改革 341

(一)农村改革的特殊动因和任务 341

1.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要求 341

2.为适应经济工业化进程,农村变化的一般趋势与自我能动作用 342

3.特殊条件与特殊历史背景对农村改革和社会改造的影响:国际典型案例简述 343

4.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 344

(二)土地制度 345

1.国际土地制度的典型分类及其改革经验 345

2.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由来与作用 347

3.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般设想 349

(三)税费制度 353

1.中国税费制度的历史及演变 353

2.世界主要国家的农村税费制度比较 355

3.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重点与改革出路分析 359

4.建立农村税费效果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将其列入地方专项经济统计工作范围,并由检察机关和有关权力机构予以检查和监督 363

(四)城镇化 364

1.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工业化的必然趋势 364

2.城镇化的经济原理分析 365

3.20世纪几个发展中经济的城镇化经验与教训 366

4.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般指导原则 370

(五)结论与基本政策建议 371

(六)城市化进程战略模式 371

(七)一些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模式比较 372

1.分类依据 372

2.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模式比较 373

(八)关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战略模式 375

1.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分析 375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具有的基本特点 377

(九)结论与基本政策建议 378

1.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必然联系 378

2.国情决定城镇化的具体形式 379

3.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因素 380

4.中国城镇化的可能历程:浙江的经验应予以重视 381

5.政府的基本作用 382

十、结论、问题与对策 384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借鉴与创新 384

1.思想观念的借鉴与创新 384

2.改革道路的借鉴与创新 387

3.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借鉴与创新 391

(二)未来改革应解决的六大问题 395

1.和谐社会体制建设问题 395

2.政府管理体制问题 399

3.“三农”问题 401

4.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402

5.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 403

6.和平崛起问题 405

(三)深化改革的逻辑框架与对策 406

1.深化改革的大框架 406

2.关键性改革的对策 407

3.其他重大问题的改革对策 412

4.攻坚阶段改革的组织保证和推动方式 415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