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篇 政区沿革 33
第一章 建置 33
第一节 建置溯源 33
第二节 置市沿革 36
第三节 市境变迁 40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3
第一节 区划演变 43
第二节 政区现状 50
第二篇 自然环境 55
第一章 地质地貌 55
第一节 地质 55
第二节 地貌 56
第三节 矿藏 57
第二章 气候 58
第一节 四季特征 58
第二节 日照与气温 59
第三节 降水与蒸发 61
第四节 气压与风 62
第三章 水文 63
第一节 地表水 63
第二节 地下水 67
第四章 土壤 67
第一节 土壤分区与类型 68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69
第五章 植被、野生动物 70
第一节 植被 70
第二节 野生动物 70
第六章 自然灾害 72
第一节 旱灾 72
第二节 洪涝灾 72
第三节 滑坡、岩崩 74
第四节 风、雹灾 74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 75
第六节 地震 76
第三篇 人口 77
第一章 人口源流 77
第一节 古代人口 77
第二节 近现代人口 78
第二章 人口规模 79
第一节 人口数量 79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82
第三章 人口变动 83
第一节 人口自然变动 83
第二节 人口机械变动 84
第四章 人口构成 86
第一节 性别与年龄构成 86
第二节 文化构成 89
第三节 行业与职业构成 90
第四节 民族构成 92
第五章 人口控制 92
第一节 计划生育历程 92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93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效 95
第四篇 经济总述 98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99
第一节 解放前经济发展简况 99
第二节 解放后经济发展速度及水平 101
第二章 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 105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06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09
第三节 流通结构 114
第四节 经济效益 116
第三章 国民收入和投资建设 118
第一节 国民收入 118
第二节 投资建设 120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23
第一节 收入 123
第二节 消费 125
第三节 居住水平 126
第四节 城乡居民储蓄 127
第五节 文化生活 127
第五章 经济发展条件 129
第一节 有利条件 130
第二节 制约因素 131
第五篇 城市建设 133
第一章 城市建设管理 1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3
第二节 管理规章 135
第二章 城市建设规划 136
第一节 城市规划 136
第二节 移民规划 139
第三节 乡镇规划 142
第三章 市政建设 143
第一节 道路 143
第二节 桥梁 149
第三节 巷道 150
第四节 排水沟 156
第五节 滑坡整治 157
第四章 公用事业 158
第一节 路灯 158
第二节 供水 159
第三节 供气 161
第四节 公共交通 161
第五节 环境卫生 162
第五章 园林绿化 163
第一节 园林 164
第二节 绿化 168
第六章 房地产 170
第一节 房产 170
第二节 公地 174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175
第四节 房地产普查 175
第七章 建筑业 176
第一节 建筑企业 177
第二节 建筑设计 179
第三节 建筑施工 181
第四节 建筑市场 182
第八章 环境保护 184
第一节 环境污染治理 184
第二节 环境规划管理 186
第九章 沼气 188
第一节 沼气建设 188
第二节 沼气效益 189
第六篇 工业 191
第一章 工业演变 191
第一节 解放前的工业生产 191
第二节 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建设 197
第二章 工业体制 199
第一节 国营工业 199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01
第三节 个体、私营、合营工业 203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05
第一节 食品、饮料、饲料工业 205
第二节 纺织、印染、缝纫工业 214
第三节 机械、电子工业 219
第四节 化学、医药工业 225
第五节 皮革、皮毛工业 230
第六节 能源、冶金工业 233
第七节 建筑材料工业 237
第八节 造纸、印刷、纸包装工业 239
第九节 工艺品、文化用品工业 241
第十节 日用杂品工业 243
第七篇 商业 258
第一章 商业演变 258
第一节 解放前商业简况 2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业的建立 2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业的发展 262
第二章 商业成分 266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67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71
第三节 私营个体商业 273
第三章 粮油经营 274
第一节 粮食征购销售 274
第二节 粮食储运 280
第三节 油料购销 284
第四章 农产品、副食品采购供应 286
第一节 畜、禽、蛋、奶 288
第二节 蔬菜、水果 291
第三节 盐、糖、酒、烟 294
第四节 水产品 296
第五节 其他农副产品 297
第五章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299
第一节 针纺织品 300
第二节 百货、文化用品 301
第三节 日用杂品 303
第四节 五金、交电、化工 305
第六章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307
第一节 金属材料 310
第二节 机电农具 311
第三节 化工建材 312
第四节 石油、煤炭 313
第五节 化肥、农药、农膜 315
第六节 废旧物资 317
第七章 医药采购供应 318
第一节 西药 319
第二节 中药材 320
第八章 饮食、服务业 322
第一节 饮食业 322
第二节 服务业 323
第九章 集市、货栈贸易与交流会 327
第一节 集市贸易 327
第二节 货栈贸易 333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334
第十章 对外贸易 335
第一节 外贸机构 336
第二节 主要外贸商品 342
第八篇 农业 350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和经营体制 350
第一节 土地改革 350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352
第三节 人民公社 353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354
第二章 生产条件 355
第一节 耕地 355
第二节 劳动力 358
第三节 水利 359
第四节 农机具 362
第五节 肥料 364
第三章 种植业 36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365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70
第三节 果、桑、茶 371
第四节 蔬菜 372
第四章 养殖业 374
第一节 家畜 374
第二节 家禽 376
第三节 养鱼 377
第四节 养蚕 377
第五节 养蜂 378
第五章 林业 378
第一节 森林资源 378
第二节 森林权属 382
第三节 林业生产 383
第四节 森林保护 385
第五节 木材经营管理 386
第六章 乡镇企业 38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88
第二节 经济体制与经营门类 389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91
第九篇 交通 393
第一章 水运 395
第一节 航道 395
第二节 港口码头 397
第三节 港口运输 403
第四节 船舶修造 408
第二章 陆运 410
第一节 道路 410
第二节 人力运输 412
第三节 汽车运输 414
第四节 车辆修理 420
第五节 铁路建设规划 421
第三章 航空 421
第一节 机场 421
第二节 航线 422
第四章 交通管理 4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3
第二节 航政管理 427
第三节 路政管理 428
第四节 安全管理 429
第十篇 邮电 434
第一章 邮电机构 4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35
第二节 营业网点 437
第二章 邮政 440
第一节 邮政业务 440
第二节 邮政资费 442
第三节 邮政运输 444
第四节 邮政设备 447
第三章 电信 447
第一节 电报 447
第二节 电话 450
第四章 邮电管理 45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54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55
第十一篇 旅游 456
第一章 旅游资源 456
第一节 自然景观 456
第二节 人文景观 460
第三节 其他旅游资源 465
第二章 旅游行业 469
第一节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469
第二节 旅游业务部门 470
第三节 旅游服务、开发单位 472
第四节 旅游教育、培训单位 473
第三章 旅游开发经营 474
第一节 旅游开发 474
第二节 旅游经营 479
第十二篇 金融 484
第一章 金融机构 485
第一节 典当、钱庄 485
第二节 银行 487
第三节 保险机构 496
第四节 合作金融机构 499
第五节 其他金融机构 500
第二章 货币 501
第一节 流通货币 501
第二节 货币投放与回笼 506
第三节 货币管理 508
第三章 信贷 509
第一节 信贷体制 509
第二节 存款 511
第三节 贷款 517
第四章 保险 522
第一节 险种 523
第二节 理赔 529
第十三篇 财政税务 531
第一章 财政 53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53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532
第三节 财政支出 535
第四节 收支平衡 542
第五节 财政管理 543
第二章 税收 548
第一节 税收体制 548
第二节 税种与征收 550
第三节 税源 564
第四节 税务管理 568
第三章 金库、债券 571
第一节 金库 571
第二节 债券 571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 574
第一章 计划管理 574
第一节 生产计划管理 575
第二节 流通计划管理 576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576
第四节 人口计划管理 577
第五节 劳动力计划管理 577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7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578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580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管理 581
第四节 经济检查 582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583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584
第三章 物资管理 585
第一节 物资供应管理 585
第二节 物资财务管理 586
第三节 物资价格管理 586
第四节 物资仓储管理 587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587
第一节 计量管理 58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589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589
第五章 物价管理 590
第一节 物价政策措施 590
第二节 物价监督检查 592
第六章 统计管理 598
第一节 统计报表 599
第二节 统计分析 600
第三节 统计资料整理与汇编 600
第七章 审计监督 602
第一节 国家审计 602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603
第八章 国土规划与管理 604
第一节 国土规划整治 604
第二节 城乡土地管理 606
第九章 经济技术协作与信息 607
第一节 经济技术协作 608
第二节 经济技术信息 610
第十章 经济体制改革 610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611
第二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12
第十五篇 政党 6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万县市地方组织 61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15
第二节 工作部门 626
第三节 基层组织、党组、纪委 629
第四节 历次党代会 631
第五节 主要党务 634
第六节 重大事件纪略 642
第七节 驻市上级党组织 64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万县地方组织 65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50
第二节 重大活动 652
第三章 民主党派 656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万县市委员会 656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万县市委员会 658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万县市委员会 660
第四节 九三学社万县市委员会 661
第五节 中国民主同盟万县市委员会 662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其他党派 664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万县党部 664
第二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万县党部 664
第十六篇 群众团体 665
第一章 工人团体 665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人团体 665
第二节 解放后工会组织 669
第二章 农民团体 680
第一节 农会 680
第二节 农民协会 680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680
第三章 青年团体 681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681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682
第三节 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 686
第四章 妇女团体 687
第一节 妇女会 687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688
第五章 工商业团体 690
第一节 商会 690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691
第三节 劳动者协会 694
第六章 科技团体 69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96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69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97
第七章 其他群众团体 699
第一节 文化团体 699
第二节 教育团体 702
第三节 公益团体 702
第四节 救亡团体 703
第五节 外事团体 704
第十七篇 政权政协 706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民意机关 706
第一节 议事会、参事会 706
第二节 民意咨询委员会、临时参议会、参议会 707
第二章 人民政权权力机关 70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0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713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21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724
第五节 万县地区驻市人大机构 725
第三章 民国时期行政机关 725
第一节 万县政府 726
第二节 万县市政府 727
第三节 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729
第四节 政务纪略 729
第四章 人民政权行政机关 7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731
第二节 工作部门 736
第三节 市以下行政机构 746
第四节 政务纪略 753
第五节 万县地区驻市行政机关 754
第五章 人民政协 756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56
第二节 工作机构 761
第三节 政协委员、会议 764
第四节 主要工作 767
第五节 万县地区驻市政协机构 768
第十八篇 劳动人事 769
第一章 劳动 769
第一节 劳动管理 769
第二节 劳动就业 773
第三节 劳动工资 777
第四节 劳动保护 780
第五节 劳动保险 782
第二章 人事 789
第一节 干部管理 790
第二节 干部来源 795
第三节 工资福利 796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 798
第十九篇 民政 802
第一章 优抚 802
第一节 优待 803
第二节 抚恤 804
第三节 烈士褒扬 806
第四节 拥军优属 807
第二章 安置 809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809
第二节 军队复员、离退休干部安置 811
第三节 地方退休人员管理 812
第三章 赈灾救济 813
第一节 赈灾 813
第二节 社会救济 816
第三节 扶持生产 819
第四节 收容遣送 820
第四章 社会福利 821
第一节 老年人福利 821
第二节 婴幼儿福利 822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 823
第四节 精神病人治疗 824
第五章 其他民政工作 824
第一节 婚姻登记 824
第二节 殡葬改革 827
第三节 地名普查 828
第二十篇 政法 830
第一章 公安 8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30
第二节 侦察破案 833
第三节 治安保卫 836
第四节 户口管理 837
第五节 消防管理 838
第二章 检察 8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41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42
第三节 经济检察 84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84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84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847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848
第八节 其他检察业务 849
第三章 审判 85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50
第二节 刑事审判 85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854
第四节 经济审判 854
第五节 行政审判 855
第六节 执行工作 855
第七节 审判监督 85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5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57
第二节 公证工作 858
第三节 律师事务 858
第四节 人民调解 859
第五节 法制宣传 860
第二十一篇 军事 861
第一章 机构 861
第一节 军政机关 862
第二节 保安、警备机关 864
第三节 兵役机构 866
第四节 后勤机构 867
第五节 军事学校 867
第二章 武装 869
第一节 驻军 869
第二节 地方武装 873
第三节 民间武装 875
第三章 兵役 877
第一节 募兵制 877
第二节 征兵制 878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879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879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880
第六节 预备役制度 880
第四章 重大活动 880
第一节 防区设置 880
第二节 联防绥靖 881
第三节 抗御外侮 882
第四节 防空 883
第五章 兵事纪略 885
第一节 蜀军炮击县署 885
第二节 侯部士兵哗变 886
第三节 秦军祸万 886
第四节 “神兵”攻城 886
第五节 大树寨之战 887
第六节 “九五”战事 887
第七节 日机轰炸万县 888
第二十二篇 外事侨务 889
第一章 外事 889
第一节 外事机构 889
第二节 外事往来 890
第三节 援助引进 896
第四节 开放场点 900
第五节 涉外教育 901
第六节 涉外事件 902
第二章 侨务 904
第一节 侨务机构 904
第二节 侨民侨眷 905
第三节 侨务工作 906
第二十三篇 教育 908
第一章 普通教育 909
第一节 幼儿教育 909
第二节 小学教育 912
第三节 中学教育 922
第二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932
第一节 职业中学 933
第二节 技工学校 936
第三节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938
第三章 高等教育 94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943
第二节 高等学校简介 944
第三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947
第四章 成人教育 948
第一节 扫盲教育 948
第二节 业余基础文化教育和岗位培训 950
第三节 成人学历教育 952
第四节 成人教育学校简介 952
第五章 教师 956
第一节 教师来源和结构 956
第二节 教师待遇 958
第三节 教师培训 959
第六章 教育管理 9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60
第二节 教育设施 961
第三节 教育经费 963
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 966
第一章 科技组织 966
第一节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966
第二节 地区、市属科研所 967
第三节 基层科技组织 969
第四节 科技团体 969
第二章 科技队伍 970
第一节 科技人员 970
第二节 职称评定 970
第三节 人才分布 971
第四节 人才培训 974
第三章 科技成果 975
第一节 成果项目 975
第二节 成果推广 980
第三节 技术革新 981
第四章 科技服务 982
第一节 科技情报 982
第二节 科技咨询 982
第三节 科普宣传 983
第四节 技术市场 984
第五章 科技管理 985
第一节 成果鉴定 985
第二节 成果奖励 985
第二十五篇 文化 987
第一章 文学艺术 987
第一节 文学创作 987
第二节 戏剧曲艺 988
第三节 美术摄影 993
第四节 音乐舞蹈 996
第二章 电影、广播、电视 997
第一节 电影 997
第二节 广播 999
第三节 电视 1001
第三章 报刊、图书 1003
第一节 报刊 1003
第二节 图书 1008
第四章 群众文化、文化市场 1011
第一节 群众文化 1011
第二节 文化市场 1016
第五章 文物、档案、史志 1019
第一节 文物 1019
第二节 档案 1027
第三节 史志 1030
第二十六篇 卫生 1038
第一章 医疗 103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1039
第二节 医疗技术 1045
第三节 医疗设备 1053
第二章 卫生防疫 1054
第一节 防疫机构 1054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1055
第三节 卫生监督监测 1056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1059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 1061
第六节 职业病防治 1064
第三章 妇幼保健 1065
第一节 妇幼保健机构 1065
第二节 新法接生 1066
第三节 妇女保健 1067
第四节 儿童保健 1068
第四章 卫生管理 10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70
第二节 卫生团体 1072
第三节 医政管理 1074
第四节 药政管理 1079
第二十七篇 体育 1082
第一章 体育组织与设施 1082
第一节 体育组织 1082
第二节 体育设施 1083
第二章 学校体育 1084
第一节 体育教学 1084
第二节 体育活动 1085
第三节 业余体育学校 1094
第三章 社会体育 1095
第一节 职工体育 1095
第二节 农村体育 1098
第三节 部队体育 1099
第四节 国防体育 1099
第五节 街道体育 1100
第六节 其他体育 1101
第四章 体育竞赛 1102
第一节 运动会 1102
第二节 单项比赛 1104
第三节 体育表演 1108
第五章 体育疗法 1109
第一节 体育疗法活动 1109
第二节 体育疗法功效 1109
第二十八篇 宗教 1120
第一章 天主教 1120
第一节 传入及发展 112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122
第二章 基督教 1124
第一节 传入及发展 112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126
第三章 伊斯兰教 1127
第一节 传入及发展 112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128
第四章 佛教 1129
第一节 传入及发展 112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130
第五章 道教及其他宗教社团 1131
第一节 道教 1131
第二节 其他宗教社团 1131
第二十九篇 社会风俗 1133
第一章 习俗 1133
第一节 衣食住行 1133
第二节 红白喜庆 1135
第三节 岁时节令 1139
第四节 少数民族习俗 1141
第五节 恶风陋习 1141
第二章 帮会 1145
第一节 袍哥 1145
第二节 青帮 1146
第三节 一贯道 1146
第四节 同乡会 1147
第三章 新风 1148
第一节 敬老爱幼 1148
第二节 助人为乐 1149
第三节 舍己救人 1150
第四节 保护国家财产 1150
第四章 方言 1151
第一节 语音 1151
第二节 词汇 1153
第三节 语法 1155
第四节 歇后语 1156
第三十篇 人物 1158
第一章 传记 1158
刘声元 1158
刘凤池 1159
杨森 1161
王陵基 1162
任海暹 1163
张冲 1164
张威 1165
刘孟伉 1166
牟品山 1167
李寰 1168
彭星伯 1169
廖敬安 1171
穆守志 1172
刘静修 1173
陈希柏 1174
鲁济舟 1175
杨吉甫 1176
林铁 1177
熊其侠 1179
管致厚 1180
罗兴汉 1181
向明海 1182
龚去非 1183
库里申科 1183
李重人 1184
凌均如 1186
何其芳 1187
甘祠森 1189
潘鼎新 1190
李康叔 1191
叶创蘅 1192
陈端 1193
王玉和 1194
罗泅 1196
郭廷奎 1197
林南昌 1198
王杰 1199
熊朝楹 1201
邓大志 1202
姜必茂 1203
第二章 传略 1204
方化南 1204
王仲寿 1205
陈裕发 1205
熊子良 1206
刘世楷 1206
刘明扬 1206
周尔康 1207
欧阳克明 1207
曾润百 1208
陈云庵 1208
江琬 1208
何敬之 1209
邓述明 1209
陈劲言 1209
刘雨耕 1209
李青林 1210
杨剑莹 1210
何懋金 1210
雷震 1211
盛超群 1211
李芳序 1212
江竹筠 1212
蒋吉祥 1213
崔干平 1213
蒋开萍 1214
韦德福 1214
涂孝文 1214
程天道 1215
第三章 名录 1215
第一节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1215
第二节 解放前后革命烈士名录 1216
第三节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 1219
附录 1229
一、政事文存 1229
(一)近代政事文存 1229
(二)现代政事文存 1236
二、史事备考 1251
(一)建置考证 1251
(二)调查报告 1259
(三)回忆录 1271
三、诗词碑文 1272
(一)诗赋歌谣 1272
(二)碑记题刻 1279
四、历代志序 1283
(一)清乾隆《万县志》序 1283
(二)清咸丰《万县志》序 1283
(三)清同治增修《万县志》序 1284
(四)清光绪《万县乡土志》序 1285
(五)民国《万县志》序 1285
五、修志文辑 1286
(一)历届编纂委员会、编辑班子成立文件汇辑 1286
(二)市志编修、出版文件选辑 1292
(三)部门志编修状况调查报告 1309
(四)《万县市志》稿编写人员 1313
后记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