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杨祖陶 1
前言 1
一、一个永远言说不尽的话题 1
二、“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3
三、对话原则:从“让他人说话”到“让他人存在” 7
四、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我”与“我们” 9
五、逻辑与历史在历史基础上的统一 12
六、结构与生成的排拒性与兼容性 14
七、人的主体性的“时间性”及其“未来之维” 16
八、对“乌托邦”的中性理解与“存在的勇气” 17
第一章 主体死亡论的挑战:从主体死亡论到主体生成论 1
第一节 走进对话语境 1
一、“黑格尔定律”与近现代主体性哲学的遭遇 1
二、“主体死亡论”与“主体生成论” 3
三、“空间间距”与“时间间距” 5
四、钻进“特洛伊木马” 8
第二节 “主体性”的衰落 10
一、笛卡尔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凯旋 10
二、后笛卡尔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衰落 16
三、主体性哲学的自否定或自衰落 21
第三节 “主体性”的死亡 24
一、尼采的“上帝之死”与“人之死” 25
二、福柯的“大写的主体之死”与“范式转换” 29
三、海德格尔的“人类学的主体之死”与“形而上学之死” 37
第四节 “主体之死”说的真义及其历史启示 45
一、话语的狡计与“主体之死”说的真义 45
二、“主体之死”说的历史启示 53
三、本书的构思 58
第二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一):人的群体意识与人的合群性 62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膜拜”、“集体表象”与“群体冲突” 65
一、杜尔凯姆的“图腾制度”:“氏族膜拜”与“图腾旗帜” 65
二、列维-布留尔的“原逻辑思维”:“集体表象”与“互渗律” 67
三、缪勒对Mar和clax的语义学解读:原始人的“前反思意识” 69
四、特朗普的“生存说”、“群体合作”和“群体冲突” 72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团体意识”及其与“个体意识”的张力 76
一、个体意识的萌生:从德谟克利特到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79
二、柏拉图的“正义论”与“贤人政体”(“哲学王”) 83
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人性论”与“政体类型学” 87
四、公共之善与个人之善:从小苏格拉底派到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 93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宗教意识”与“个人意识” 97
一、奥古斯丁的“我疑故我在”、“我之死”与“爱的伦理学” 100
二、阿奎那的“人论”、“幸福论”与“自然法” 103
三、“个人意识”的苏醒:从爱拉斯谟到路德和马基雅弗利 107
第三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二):人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与人的主体性 111
第一节 从大陆理性派哲学到康德的先验哲学再到胡塞尔的现象学 116
一、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与“我思故我在” 116
二、康德的先验哲学与“人为自然界立法” 121
三、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单子间的交互主体间性” 126
第二节 从英国经验论到实证主义再到逻辑经验主义 135
一、英国经验论:从洛克的“白板说”到休谟的怀疑论 137
二、实证主义:从孔德到斯宾塞 141
三、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与阿芬那留斯 143
四、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到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 144
第三节 人本主义思潮:从意志主义到弗洛伊德主义 148
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与“看穿个体化原理” 150
二、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的人”与“孤独个体” 155
三、尼采的“强力意志论”与“超人”学说 159
四、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与“人格”理论 163
第四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三):人的他我意识的觉醒与人的主体间性 166
第一节 存在主义与哲学释义学:从海德格尔的“此在”到伽达默尔的“对话辩证法” 168
一、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与“诗化本体论”:从“此在之在”到“存在之思” 170
二、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与“历史人学”:从“反思前的我思”到“集团” 173
三、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视阈融合”与“对话辩证法” 178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从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81
一、霍克海默的“启蒙的辩证法”与“工具理性批判” 183
二、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的社会学” 186
三、哈贝马斯的“自我同一性”与“交往行为理论” 189
第三节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波普尔的“理性批判主义”到库恩的“历史主义” 198
一、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证伪主义” 200
二、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205
三、库恩的“科学共同体”与“历史主义” 208
第四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从列维-斯特劳斯的“新人道主义”到福柯的“关切他人的伦理学” 211
一、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的社会理论与“新人道主义” 214
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与“个性理论” 218
三、福柯的“后现代理论”与“自我伦理学” 223
第五节 当代基督宗教存在主义与新托马斯主义:从布伯的“关系学”到马利坦的“全整的人道主义” 229
一、马丁·布伯的“关系学”与“同世界相会” 230
二、蒂利希的“新正统主义”与“宗教社会主义” 236
三、马利坦的“存在的存在主义”与“全整的人道主义” 243
第六节 大陆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科学主义的双峰对峙、趋同性及其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的内在关联 248
一、大陆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科学主义的双峰对峙:哲学“救亡”运动 250
二、大陆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科学主义的趋同性:从“经验主体”到“逻辑主体”再到“对话主体” 254
三、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一):从本体论范式到认识论范式再到本体论范式 260
四、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二):从实体主义范式走向非实体主义范式(现象学范式和语言范式) 265
五、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三):从解析论范式走向整体论范式 275
第五章 主体生成论的逻辑向度:主体的结构性和生成性、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和作为主体生成论终极指归的“一种希望人学” 285
第一节 主体的结构性和生成性:“人本身”与“现实的历史的人” 286
一、主体性之根:“作为主体的人”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87
二、主体的结构性(一):主体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叔本华的“豪猪”喻 292
三、主体的结构性(二):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古希腊的“复仇女神” 296
四、主体的结构性(三):主体的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张力结构与歌德的“太初有行” 303
五、主体的生成性和历史性:“现实的历史的人”与人既是“历史之剧”的“剧作者”又是其“剧中人” 310
第二节 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关系本体论、社会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 318
一、关系本体论:“太初即有关系”与“关系的动态化” 319
二、社会本体论:“强社会本体论”与“弱社会本体论” 324
三、实践本体论:“生产劳动实践”抑或“社会交往行为” 329
第三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体类型学” 337
一、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结构谈起 339
二、作为“文化存在”的人:“认知主体”、“评价主体”、“决策主体”与“实践主体” 345
三、作为“精神存在”的人:“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与“信仰主体” 347
四、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交往行为主体”、“政治主体”与“历史主体” 353
第四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二):“人的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与乌托邦的历史启示 362
一、“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自由”或“自由个性” 362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与“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互存互动关系 370
三、社会理想的基本形态与“宗教的和世俗的乌托邦”:诸社会理想和乌托邦的历史启示 377
第五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三):主体生成论的“四维性”与作为“一种希望人学”的主体生成论 388
一、主体生成论的“四维性”:“现在之维”、“过去之维”、“未来之维”与“逻辑之维” 388
二、作为主体生成论的“纵深维度”的“未来之维”:“希望之维”、“意义之维”、“超越之维”和“生成之维” 391
三、作为“一种希望人学”的主体生成论:“为希望而在” 401
四、作为主体生成论指归的“希望人学”的理论品格(一):“肯定性”与“否定性” 410
五、作为主体生成论指归的“希望人学”的理论品格(二):“实践性”与“社会性” 413
主要参考文献 421
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