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美国银行体制的演变与特征 1
第一节 银行体制的形成及基本格局的确立 1
一、美国银行业的产生和州级银行管理的开始 1
二、美国第一、第二银行的建立开创了联邦管理银行的历史 3
三、左右为难的特殊产物—独立金库制度 6
四、经验与启示 7
五、双线银行管理体制的确立 8
六、银行体制基本格局的确立 12
七、中央银行的建立和现代银行体制的最终形成 15
第二节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特征 20
一、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20
二、联邦储备体系的职能 25
三、联邦储备体系在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30
四、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和职能演变的特征 33
五、联邦储备体系职能演变的历史条件和原因 41
六、宏观经济战略决策过程及特征 42
七、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征 46
八、美国银行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2
第三节 美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特征 57
一、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 57
二、美国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61
三、美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特征 63
第四节 各类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85
一、美国的投资银行 85
二、私人储蓄银行 87
三、联邦专业性银行 90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92
第五节 双线多头的银行监督管理体制 93
一、银行监督管理的特殊性 93
二、是联邦控制还是各州管理的争论持续200年 98
三、美国的银行监督管理体制 102
第二章 英国和联邦德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08
第一节 英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08
一、银行体制的自然构造方式 108
二、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银行体制 116
三、作为殖民帝国侵略扩张的产物——海外银行 123
四、自然、直接、充分的银行集中垄断 126
五、英国银行体制处在巨变中 129
六、英国银行体制的国际化 131
第二节 联邦德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33
一、适度的金融超前发展战略 133
二、以稳定货币为天职的中央行制度 137
三、建立最早的综合化银行制度 140
四、协调统一的金融管理制度 144
第三章 日本银行体制的特征 146
第一节 日本银行体制历史演变的若干特征 148
一、“反弹琵琶”的金融超前发展战略——日本银行资本的形成先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 148
二、侵略性扩张战争在日本金融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52
三、从朝鲜银行和台湾银行的活动看金融资本的统治及侵略扩张的倾向 153
四、频繁的变革和急促的节奏形成日本现代银行体系 157
五、直接的政府鼓励支持下的银行集中垄断 162
六、战时非常经济下银行体制和金融政策完全服从于战争的需要 165
第二节 当代日本银行体制的特征 167
一、战后日本银行体制的人为再构造 167
二、银行对工商企业压倒性的优势和支配权 170
三、分工严密的专业化银行制度 173
四、影响巨大的日本政府系金融和财政投资贷款 176
五、日本“铁三角”和银行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特殊作用 179
六、中央银行的贷款政策和窗口指导 183
七、迅速发展中的日本金融自由化 186
八、咄咄逼人的银行体制国际化 189
九、控制严格的银行监督管理体制 193
十、效率成为竞争的王牌——极高的人员素质和极高的工作效率 197
第三节 发达完善的邮政储蓄体制 199
一、不同比较口径下的日本储蓄 199
二、发达完善的邮政储蓄体制 200
三、颇具特色的管理体制 203
四、新的挑战与对策 204
第四章 苏联、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银行体制的特征 206
第一节 苏联银行体制的演变及模式特征 207
一、苏联银行体制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207
二、苏联银行体制模式的基本特征 218
三、苏联银行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 224
第二节 匈牙利金融体制的特征及改革 234
一、80年代前银行体制的状况和局部性改革 235
二、苏联银行体制模式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放债券发行和买卖市场 239
三、银行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243
第三节 南斯拉夫银行体制的改革及特征 247
一、在不断变革中探索新道路的南斯拉夫银行体制 248
二、相对独立、统一和谐的中央银行体系 255
三、别具一格的银行组织结构形式及银行与企业关系模式 263
四、地位和作用独特的社会簿记局 270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银行体制的特征 273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银行体制的共同特征 273
一、银行体制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273
二、外国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77
三、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正在崛起 281
四、卓有成效的南南金融合作 284
五、活跃在世界金融舞台的国际金融中心 287
第二节 印度银行体制的特征 293
一、印度的银行体系 294
二、印度银行体制的特征 301
三、印度银行体系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05
第三节 菲律宾银行体制的特征 307
一、菲律宾的银行体系 307
二、菲律宾银行体制的特征 311
第四节 巴西银行体制的特征 314
一、巴西的银行体系 315
二、巴西银行体制的特征 319
第五节 埃及银行体制的特征 325
一、埃及的银行体系 325
二、埃及银行体制的特征 328
第六节 象牙海岸银行体制的特征 330
一、象牙海岸的银行体系 331
二、象牙海岸银行体制的特征 334
第六章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比较 338
第一节 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338
一、中央银行的建立及一般特征 339
二、现代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特征和基础 342
第二节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结构 343
一、各国中央银行的组成形式比较 344
二、各国中央银行最高权力的结构比较 348
三、各国中央银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比较 352
四、各国中央银行外部分支机构设置的比较 358
五、中央银行专业化程度的比较 360
六、各国中央银行资本归属的比较 361
第三节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的比较 364
一、各国中央银行宗旨和职能的概述 365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特征 367
三、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特征 369
四、实行公有制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特征 374
第四节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比较 376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政策 377
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 381
第五节 各国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比较 386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重要性和实质 386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侧面比较 389
第六节 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监督管理体制 397
一、各国银行监督管理体制的比较 399
二、各国预防性监督管理手段的比较 403
三、存款保险制度 416
四、最后的援助贷款和抢救行动 419
五、国际银行业务的监督管理 421
六、国际银行监督管理中的关键一步 423
第七章 各国商业银行体制的比较 426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体制不同要素的比较 426
一、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的比较 427
二、商业银行业务制度模式的比较 433
三、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比较 445
四、银行同工商企业关系的比较 450
五、各国商业银行协会体制的比较 459
第二节 各国商业银行体制发展的共同趋势 467
一、各国商业银行体制的自由化 467
二、各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 475
三、各国商业银行体制的国际化 477
第八章 各国专业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较 483
第一节 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 483
一、专业性银行 484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489
第二节 各国专业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较 493
一、在各国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比较 493
二、所有制形式的比较 497
三、种类的比较 498
四、业务方式的比较 503
第三节 各国政府金融机构的比较 507
一、各种不同类型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的共同点 507
二、各种不同类型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的不同点 509
第九章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体制的比较 512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建立的时代背景及宗旨的比较 513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建立的时代背景 513
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 517
第二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会员国与组织机构的比较 520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会员国 520
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 521
三、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执行机构——执行董事会 522
四、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首脑 523
五、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机构 523
第三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比较 524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 525
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借入资金 528
第四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比较 530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 530
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用途 531
三、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种类 531
四、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 536
第五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其他业务的比较 539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技术援助 539
二、国际金融公司的直接投资 540
第六节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用的比较 541
一、促进会员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541
二、促进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 544
第十章 各国银行体制的总体比较 546
第一节 各国银行体系的构造 546
一、各国银行体系的构造模式 547
二、各国银行体系的构造背景 553
第二节 各国银行体系结构的比较 559
一、各国银行体系结构的模式 560
二、各国银行体系结构的决定条件 562
第三节 各国银行体系的效应 570
一、各国银行体系的内部效应 571
二、各国银行体系的外部效应 574
第十一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584
第一节 金融理论的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 584
一、金融理论的改革与创新 585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若干思路 591
三、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若干指导原则 593
第二节 改革的选择与对策 598
一、战略模式和方式的选择 598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