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 政府、产权、市场三维互动的透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天祥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40114283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在由计划到市场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探索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特点、角色、作用等。

第1章 导言 1

1.1 社会转型及问题构建 1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6

第2章 制度创新与政府:概念、过程和功能及其行政学解释 9

2.1 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及其行政学解释 9

2.1.1 制度的内涵及其行政学解释 9

2.1.2 制度的构成及由此引出的一些思考 16

2.1.3 制度的功能 24

2.1.4 产权的含义及其功能 29

2.2 制度创新:主体和过程的再认识 32

2.2.1 制度创新及其主体 32

2.2.2 关于制度创新过程的再认识 35

2.3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主要功能 37

2.3.1 界定和明晰产权 37

2.3.2 建立和健全国家的宪法秩序和法制 38

2.3.3 培育和引导社会意识形态 40

2.3.4 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比例,诱发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制度创新行动 41

2.3.5 通过开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推动制度创新 42

2.3.6 促进知识存量的积累,增强社会的制度创新能力 43

2.4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制度变迁: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 45

2.4.1 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创新 45

2.4.2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负面效应 49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动因及特点 59

3.1 制度均衡与地方政府 59

3.1.1 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 60

3.1.2 地方政府与制度均衡 65

3.2 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68

3.2.1 宪法秩序的变化 68

3.2.2 制度创新成本 72

3.2.3 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 75

3.2.4 制度创新能力 78

3.3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特点 79

3.3.1 边际性 79

3.3.2 区域性 82

3.3.3 试验性 84

3.3.4 微观性 85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角色、内容及实证研究 87

4.1 以“第一行动集团”的身份,在自己的法定职权范围内自主进行制度创新 87

4.1.1 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创新方式和内容 87

4.1.2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 91

4.1.3 市场机制引入基础产业及培育多元产权的实证分析 112

4.2 以代理者的身份,在中央政府的制度准入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试验 118

4.2.1 代理身份形成的过程、特点及制度创新的内容 118

4.2.2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三级授权经营模式 126

4.2.3 广东南海市土地股份合作产权制度的创新试验 134

4.3 以“第二行动集团”的身份,对微观制度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予以鼓励和扶持,促进非公有产权制度的生长 149

第5章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作用及困境分析 156

5.1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作用分析 156

5.1.1 打破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多元产权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的市场化变迁 156

5.1.2 以新制度的“补偿”作用,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165

5.1.3 有利于制度的个性激励,形成不同的(产权)制度模式 171

5.1.4 与微观主体共同创新,化解“诺思悖论” 182

5.1.5 提高中央政府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 185

5.2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困境分析 187

5.2.1 中央规制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空间限制 187

5.2.2 “公用地灾难”与统一市场的阻隔 189

5.2.3 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之间的冲突 192

5.2.4 创新非均衡下制度变迁水平的区域差异 196

第6章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 200

6.1 以多元产权选择,走出制度创新的空间藩篱 200

6.1.1 多元产权选择与激励 201

6.1.2 非公有产权的界定与保护 206

6.2 以制度化的约束和协调,促进国内政府间制度创新关系的良性互动 215

6.2.1 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215

6.2.2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调整 221

6.2.3 实现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关系的良性互动 225

6.2.4 以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关系的协调发展 226

6.3 退出市场,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 231

6.3.1 制度创新范式转换的路径:从代替市场到退出市场 231

6.3.2 制度创新范式转换的前提: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 234

6.3.3 制度创新范式转换的关键: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 236

6.3.4 制度创新范式转换的方法取向:从管制到放松管制 240

6.3.5 制度创新范式转换的价值取向:从效率到公平 243

附录 相关研究观点陈述 247

参考文献 254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