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茂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5881983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南开大学城市经济学丛书之一,以不完全城市化作为概念框架,用以概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对其进行专题性研究。设立“农村‘挤出’能力—乡城流动通道—城市就业机会”的分析框架对中外城市化进程进行历史比较研究。提出城市生活能力、基于土地赋予的经济价值的概念及分析框架。

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核心概念及其说明 6

三、文献回顾及简评 15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22

五、方法论基础 25

六、预期创新点 29

第二章 人口城市化理论的系统阐述 30

一、人口外出流动就业的理论基础 31

二、不完全人口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47

三、相关理论述评 59

第三章 历史和跨国视角的城市化进程 61

一、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63

二、法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68

三、韩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75

四、城市化演进的决定性要件比较 82

五、结语 91

第四章 中国不完全城市化的历史溯源 95

一、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和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96

二、1958~1960年:城市化过快增长和人口过度迁移阶段 100

三、1961~1965年:城市化调整和人口返迁阶段 105

四、1966~1977年:城市化停滞和人口迁移受阻阶段 110

五、1978~1995年:城镇化与人口加速流动阶段 113

六、1995年以后:不完全城市化与人口自由流动阶段 118

七、概括性评述:不完全城市化成因的历史追溯 124

第五章 不完全城市化的经济诠释及其实证分析 127

一、不完全城市化:从制度约束到经济性约束 128

二、城市生活能力及其表述 132

三、城市生活能力的实证分析 136

四、收益约束与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144

五、成本约束与机制化社会服务供给 149

六、结语 152

第六章 城市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一)——新时期城市就业机会变迁与城市化 153

一、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154

二、后工业社会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157

三、新时期中国城市就业机会变化的动态描述 163

四、结语 175

第七章 城市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二)——农地制度对转移决策和工资的决定性影响 180

一、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主体的特殊性 181

二、工资理论简评 184

三、转移和就业的逻辑前提:生产道德与就业伦理 191

四、土地赋予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工资的影响 195

五、均分土地条件下弯折的边际农地产出价值 198

六、劳动力资源配置决策与经济发展的轨迹 202

七、基于中国现实的动态分析 205

八、结语 211

第八章 完全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及其政策支持系统 213

一、完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代际转移的创新路径 214

二、完全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城市空间重构及发展战略 223

三、完全城市化涉及的“三农”层面:农地制度变革的趋向 231

四、完全城市化的宏观要件:城乡、就业及社会公平 237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247

一、不完全城市化的表述 248

二、历史和现实双重视角的不完全城市化 249

三、促进完全城市化的路径及政策诉求 250

四、城市化演进的时代新特征及其嬗变 252

五、可期的未来及展望 255

参考文献 260

后记 278

表2-1 户口类型的乡城流动(转移)的资格和权利(1958~1998年) 51

表3-1 英国城市人口、农村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68

表3-2 1851~1968年法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人口 72

表3-3 法国城市人口、农村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73

表3-4 1925~1944年间朝鲜半岛的城市化水平 78

表3-5 1960~1987年间韩国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水平 79

表3-6 韩国历年出口增长统计 81

表4-1 1949~1957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 99

表4-2 1949~1957年全国大陆建制市数量 100

表4-3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情况 107

表4-4 1978~1997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116

表5-1 历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及其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例 137

表6-1 社会变化总表 160

表6-2 美国就业的职业分配 161

表6-3 分产业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及就业增长弹性 166

表6-4 1991~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就业弹性 169

表6-5 1996~2001年分行业正规与非正规就业的贡献 171

表6-6 1997~2006年城镇就业人数变化 171

表6-7 2003年和2005年按职业分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172

表6-8 2005年按行业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173

表7-1 2003~2006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月工资水平变化 208

表8-1 日本农户数的历史变化 233

表8-2 历年中国农户数和常住农民人数的变化情况 234

图1-1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

图1-2 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9

图1-3 总人口的构成及其关系 11

图1-4 本书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22

图2-1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 35

图2-2 劳动力流动的推拉模型和反向推拉模型 52

图3-1 英国城市化的“完美”历程 65

图3-2 法国城市化的渐进历程 69

图3-3 韩国城市化的赶超历程 76

图3-4 城市就业机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逻辑 85

图4-1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口迁移基本状况(1954~1977年) 104

图4-2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率 105

图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制镇和建制市的数量变化 118

图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 118

图4-5 1991~200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120

图4-6 中国城市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政策取向的路径依赖 125

图5-1 2004年进城务工劳动力就业行业分布 132

图5-2 城市生活能力与劳动力转移决策 136

图6-1 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 158

图6-2 历年经合组织19个成员国制造业技能和非技能岗位就业状况 162

图6-3 后工业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柔性特征 163

图6-4 中国就业弹性系数(1978~2006年) 164

图6-5 历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万人) 166

图6-6 分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 167

图6-7 1991~2006年城镇就业人数及其构成变化 172

图7-1 劳动力工资决定的纳什谈判模型 186

图7-2 工资差异的原因分析 190

图7-3 具有转移意愿条件下,土地资源对最低工资的可能性影响 197

图7-4 基于土地资源的劳动力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201

图7-5 不同市场工资水平下进入工资经济的劳动供给曲线 203

图7-6 历年工资总额及其占GDP比重 206

图7-7 历年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207

图7-8 历年总人口、乡村人口和乡村户数情况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