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梅芳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61055544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集了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及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全部资料,包括该区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土壤与土地利用等。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概论 1

1.1 自然地理概况 1

1.2 自然资源概论 1

1.2.1 植物资源 2

1.2.2 动物资源 2

1.2.3 湿地资源 4

1.2.4 盐业资源 4

1.2.5 旅游资源 5

1.3 社会经济概论 5

第二章 自然环境概况 6

2.1 地质与地貌 6

2.2 气候 7

2.3 水文 7

2.3.1 河流 7

2.3.2 海洋 8

2.4 土壤 9

第三章 植物资源 12

3.1 调查方法 12

3.1.1 线路调查 12

3.1.2 样地调查 12

3.1.3 重点区域调查 12

3.2 维管植物 13

3.2.1 维管植物种类 13

3.2.2 维管植物的多样性 13

3.2.3 植被主要水分生态类型 15

3.3 浮游植物调查 20

3.3.1 浮游植物种类 20

3.3.2 浮游植物特征 20

3.3.3 浮游植物特点 24

3.4 植物资源状况与价值 24

3.4.1 药用植物 24

3.4.2 观赏植物 25

3.4.3 食用植物 25

3.4.4 工业原料植物 25

3.4.5 饲用植物 25

第四章 动物资源 27

4.1 哺乳类 27

4.1.1 调查方法 27

4.1.2 结果与分析 28

4.1.3 主要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28

4.2 鸟类 34

4.2.1 调查方法 34

4.2.2 结果与分析 36

4.2.3 保护区鸟类活动特点 42

4.2.4 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分布与种群数量 42

4.2.5 保护区主要鸟类介绍 44

4.3 两栖类 54

4.3.1 调查方法 54

4.3.2 结果与分析 54

4.3.3 种类特性及分布特点 54

4.4 鱼类 55

4.4.1 调查方法 55

4.4.2 结果与分析 55

4.4.3 主要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57

4.5 底栖动物 62

4.5.1 调查方法 63

4.5.2 结果与分析 63

4.5.3 主要物种及特性 63

4.6 浮游动物 70

4.6.1 调查方法 71

4.6.2 结果与分析 71

4.6.3 主要种类及其特性 71

第五章 土壤与土地利用 77

5.1 调查方法 77

5.2 调查结果 77

5.2.1 保护区内土壤类型、分布及特征 77

5.2.2 用地类型及分布特点 81

5.3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85

5.3.1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及结构分析 85

5.3.2 各功能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程度 86

5.3.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90

第六章 环境质量状况 92

6.1 调查方法 92

6.1.1 环境空气 92

6.1.2 河流 94

6.1.3 近岸海域 95

6.1.4 声环境 97

6.2 调查结果 97

6.2.1 环境空气 97

6.2.2 河流 99

6.2.3 近岸海域 101

6.2.4 声环境 101

6.3 环境质量状况综合分析与评价 103

6.3.1 环境空气 103

6.3.2 河流 103

6.3.3 近岸海域 104

6.3.4 声环境 104

第七章 保护区管理评价 105

7.1 保护区管理现状 105

7.1.1 保护区机构设置原则 105

7.1.2 保护区机构设置 105

7.1.3 保护区人员编制 106

7.1.4 日常行政管理 106

7.1.5 保护区工作职责 107

7.1.6 保护区工作制度 107

7.2 保护区管理评价指标 108

7.3 指标的评价方法 109

7.3.1 总体目标之一:维持有效的管理结构和策略 109

7.3.2 总体目标之二:维持管理的有效法律结构和策略 109

7.3.3 总体目标之三: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和代表 109

7.3.4 总体目标之四:加强资源利用者执行管理计划的力度 109

7.3.5 总体目标之五:资源利用争端得到控制和减少 110

7.4 保护区管理状况评价 110

7.4.1 资源争端的程度 110

7.4.2 决策和管理机构 110

7.4.3 正式通过的管理计划 111

7.4.4 地方对湿地保护区的规定和法规的了解 111

7.4.5 具有足够的法律授权 112

7.4.6 可支配的保护区行政管理资源 112

7.4.7 科学投入情况及应用水平 112

7.4.8 社区组织及其活动水平 113

7.4.9 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程度 113

7.4.10 利益相关者接受可持续利用的培训比例 114

7.4.11 利益相关者参与培训的需求 114

7.4.12 利益相关者管理及其满意程度 114

7.4.13 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的程度 114

7.4.14 明确规定的执法程序 114

7.4.15 执法覆盖率 115

7.4.16 为鼓励利益相关者遵守规定的信息传播程度 115

第八章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价 116

8.1 评价指标体系 116

8.1.1 评价指标的原则 116

8.1.2 评价指标的含义 116

8.1.3 评价指标的处理 117

8.2 综合评价 120

8.2.1 物种丰富度分析与评价 120

8.2.2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124

8.2.3 物种稀有性分析与评价 125

8.2.4 外来物种入侵度 126

8.2.5 综合评分 127

第九章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29

9.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向 129

9.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29

9.2.1 政策措施 129

9.2.2 管理措施 130

9.2.3 鼓励措施 132

附录 134

表1 保护区陆生(维管)植物名录 134

表2 保护区浮游植物名录 163

表3 保护区哺乳动物名录 166

表4 保护区水鸟名录 167

表5 保护区陆栖鸟类名录 172

表6 保护区两栖类名录 179

表7 保护区鱼类资源名录 180

表8 保护区底栖及无脊椎动物名录 187

表9 保护区浮游动物名录 192

主要参考文献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