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经络腧穴 2
第一章 经络总论 2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2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一、十二经脉 3
二、奇经八脉 3
三、十五络脉 4
四、十二经别 4
五、十二经筋 5
六、十二皮部 5
第三节 经络的根结与标本、气街与四海 6
一、根结与标本 6
二、气街与四海 7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8
一、经络的生理作用 8
二、经络的病理反应 8
三、经络的临床应用 8
第二章 腧穴总论 9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9
一、腧穴的发展 9
二、腧穴的分类 9
第二节 腧穴命名 9
第三节 腧穴主治作用 10
第四节 特定穴 12
一、五输穴 12
二、原穴、络穴 13
三、郄穴 13
四、下合穴 14
五、俞穴、募穴 15
六、八会穴 15
七、八脉交会穴 16
八、交会穴 17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7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20
第一节 十二经脉 20
一、手三阴经 20
二、手三阳经 25
三、足三阳经 34
四、足三阴经 51
第二节 奇经八脉 60
一、任脉(24穴) 60
二、督脉(28穴) 63
三、冲脉 66
四、带脉 67
五、阴维脉 68
六、阳维脉 69
七、阴跷脉 70
八、阳跷脉 71
第三节 十五络脉 72
一、手太阴肺经别络—列缺 72
二、手少阴心经别络—通里 72
三、手厥阴心包经别络—内关 73
四、手太阳小肠经别络—支正 73
五、手阳明大肠经别络—偏历 73
六、手少阳三焦经别络—外关 74
七、足太阳膀胱经别络—飞扬 74
八、足少阳胆经别络—光明 75
九、足阳明胃经别络—丰隆 75
十、足太阴脾经别络—公孙 76
十一、足少阴肾经别络—大钟 76
十二、足厥阴肝经别络—蠡沟 77
十三、任脉别络—尾翳 77
十四、督脉别络—长强 77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78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79
一、头颈部奇穴(17穴) 79
二、胸腹部奇穴(5穴) 81
三、项背腰部奇穴(10穴) 82
四、上肢部奇穴(12穴) 83
五、下肢部奇穴(12穴) 85
中篇 刺法、灸法 96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96
第一节 刺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96
一、刺法的源流与发展 96
二、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97
第二节 刺灸操作的指导原则 97
一、重视治神 97
二、强调调气 98
三、调整阴阳 98
第三节 刺灸禁忌与适应证 98
一、部位禁忌 98
二、生理与体质禁忌 98
三、机体临时状况禁忌 99
四、病情禁忌 99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100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00
一、针刺前的准备 100
二、毫针刺法 101
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05
四、针刺的注意事项 107
第二节 灸法 107
一、灸法的作用 107
二、灸法的分类与操作 108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112
第三节 拔罐法 114
一、罐的种类 114
二、拔罐方法 115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16
四、注意事项 118
第四节 其他针法 118
一、三棱针法 118
二、皮肤针法 119
三、皮内针法 120
四、火针法 121
五、穴位注射法(水针) 121
六、电针法 122
七、埋线法 125
八、头针法 127
九、耳针法 131
下篇 临床治疗 146
第六章 治疗总论 146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 146
一、调和阴阳 146
二、疏通经络 146
三、扶正祛邪 147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147
一、标本缓急 147
二、补虚泻实 147
三、清热温寒 147
四、三因制宜 148
第三节 针灸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 148
一、针灸辨证的基本要求 148
二、针灸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 149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158
一、配穴原则 158
二、配穴方法 159
三、组成变化 160
第五节 特定穴的应用 161
一、五输穴的应用 161
二、俞募穴的应用 161
三、原络穴的应用 162
四、郄穴的应用 162
五、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162
六、八会穴的应用 162
七、下合穴的应用 162
八、交会穴的应用 163
第七章 治疗各论 164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64
一、中风 164
二、眩晕 167
三、头痛 169
四、面瘫 172
五、腰痛 173
六、胁痛 177
七、痹证 179
八、痿证 185
九、痫证 188
十、癫狂 190
十一、郁病 191
十二、不寐 193
十三、多寐 195
十四、胸痹心痛 196
十五、心悸 197
十六、感冒 199
十七、咳嗽 200
十八、哮喘 202
十九、疟疾 204
二十、呕吐 205
二十一、呃逆 207
二十二、胃痛 208
二十三、消渴 209
二十四、黄疸 211
二十五、泄泻 212
二十六、痢疾 214
二十七、便秘 215
二十八、脱肛 216
二十九、癃闭 217
二十、肥胖症 219
三十一、遗精 220
三十二、阳痿 221
三十三、男性不育症 222
三十四、肺痨 224
三十五、噎膈 224
三十六、腹痛 225
三十七、水肿 226
三十八、淋证 227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28
一、月经不调 228
二、痛经 231
三、经闭 232
四、崩漏 234
五、带下病 236
六、阴痒 239
七、胎位不正 240
八、滞产 241
九、产后腹痛 242
十、产后缺乳 243
十一、绝经前后诸证 244
十二、阴挺 245
十三、小儿惊风 247
十四、痄腮 249
十五、疳疾 250
十六、积滞 251
十七、小儿遗尿 252
十八、小儿脑性瘫痪 253
十九、小儿多动症 254
二十、小儿痿证 255
第三节 皮肤、骨伤、外科病证 256
一、风疹 256
二、蛇丹 258
三、丹毒 259
四、疔疮 260
五、乳痈 262
六、乳癖 263
七、肠痈 265
八、痔疮 266
九、疝气 267
十、扭伤 268
十一、肘劳 270
十二、扁平疣 270
十三、筋疣 272
十四、痤疮 272
十五、瘰疬 273
十六、瘿气 275
十七、牛皮癣 276
十八、斑秃 277
十九、破伤风 278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279
一、目赤肿痛 279
二、麦粒肿 279
三、近视 281
四、耳鸣、耳聋 281
五、脓耳 282
六、鼻渊 283
七、牙痛 284
八、咽喉肿痛 284
九、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285
十、眼睑下垂 286
十一、聋哑 287
十二、鼻衄 288
第五节 急症及其他 289
一、晕厥 289
二、虚脱 289
三、高热 290
四、抽搐 291
五、急痛 292
六、中暑 295
七、溺水 296
八、戒烟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