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2
1.2.1 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2
1.2.2 因特网时代 6
1.3 协议与体系结构 8
1.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8
1.3.2 划分层次的重要性 10
1.3.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11
1.3.4 OSI的体系结构 15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
1.5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若干术语 18
1.6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8
习题 20
第二章 物理层 22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2.2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2.2.1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3
2.2.2 信道上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24
2.2.3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4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5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6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31
2.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33
2.4.1 模拟传输系统 34
2.4.2 调制解调器 35
2.4.3 数字传输系统 38
2.5 物理层标准举例 40
2.5.1 EIA-232-E接口标准 40
2.5.2 RS-449接口标准 43
习题 44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45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45
3.2 停止等待协议 46
3.2.1 不需要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输 46
3.2.2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47
3.2.3 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48
3.2.4 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 51
3.2.5 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 52
3.3 连续ARQ协议 53
3.3.1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53
3.3.2 连续ARQ协议的吞吐量 54
3.3.3 滑动窗口的概念 55
3.3.4 信道利用率与最佳帧长 58
3.4 选择重传ARQ协议 59
3.5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59
3.5.1 HDLC概述 59
3.5.2 HDLC的帧结构 60
3.6 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PPP 63
习题 66
第四章 信道共享技术 68
4.1 随机接入:ALOHA 68
4.1.1 纯ALOHA 68
4.1.2 时隙ALOHA(S-ALOHA) 72
4.2 随机接入:CSMA和CSMA/CD 75
4.2.1 CSMA的几种类型 75
4.2.2 CSMA/CD的工作原理 78
4.3 受控接入 82
4.4 信道复用 83
4.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83
4.4.2 波分复用 85
4.4.3 码分复用 86
习题 87
第五章 局域网 89
5.1 局域网概述 89
5.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90
5.2.1 IEEE 802参考模型 90
5.2.2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91
5.2.3 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 94
5.3 IEEE 802.3标准:CSMA/CD 95
5.3.1 802.3局域网概述 95
5.3.2 802.3局域网的MAC子层 100
5.4 非主流的局域网 102
5.4.1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 102
5.4.2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 104
5.4.3 三种局域网的比较 105
5.5 局域网的扩展 105
5.5.1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 106
5.5.2 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 106
5.5.3 用网桥扩展局域网 108
5.6 高速局域网 112
5.6.1 100BASE-T技术 112
5.6.2 100VG-AnyLAN技术 113
5.6.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114
5.6.4 其他种类的高速局域网 116
5.6.5 吉比以太网 117
5.7 无线局域网 118
5.7.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118
5.7.2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 119
5.7.3 802.11标准中的MAC子层 119
5.8 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 122
5.8.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22
5.8.2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 123
习题 125
第六章 广域网 127
6.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27
6.1.1 广域网的构成 127
6.1.2 网络层所提供的两种服务 128
6.2 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 130
6.2.1 结点交换机中的路由表 130
6.2.2 用图表示广域网 131
6.3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133
6.3.1 理想的路由算法 133
6.3.2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134
6.3.3 自适应路由选择 137
6.4 拥塞控制 140
6.4.1 拥塞控制的意义 140
6.4.2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143
6.5 X.25建议书 144
6.5.1 X.25简介 144
6.5.2 X.25网络与字符方式终端的连接 146
6.6 帧中继(FR) 147
6.6.1 帧中继概述 147
6.6.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 150
6.6.3 帧中继的帧格式 151
6.6.4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153
6.6.5 帧中继的应用 155
习题 156
第七章 网络互连 158
7.1 互连网的概念 158
7.2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 159
7.2.1 IP地址及其转换 160
7.2.2 IP数据报的格式 167
7.2.3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169
7.2.4 IP层处理数据报的流程 171
7.3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73
7.3.1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173
7.3.2 内部网关协议 175
7.3.3 外部网关协议 182
7.4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184
7.5 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IPng) 186
7.5.1 IPv6概述 186
7.5.2 IPv6基本首部格式 187
7.5.3 IPv6的地址空间 189
7.5.4 过渡到IPv6的问题 190
7.6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v6 191
习题 192
第八章 运输层 195
8.1 运输协议概述 195
8.2 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 197
8.2.1 运输层中的两个协议 197
8.2.2 端口的概念 198
8.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00
8.4 传输控制协议TCP 201
8.4.1 TCP的编号与确认 201
8.4.2 TCP的流量控制 202
8.4.3 TCP的重传机制 204
8.4.4 TCP报文段的格式 206
8.4.5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208
8.4.6 TCP的有限状态机 210
习题 212
第九章 应用层协议 214
9.1 应用层概述 214
9.2 域名系统DNS 215
9.2.1 域名系统概述 215
9.2.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216
9.2.3 用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转换 218
9.3 文件传送协议(FTP和NFS) 221
9.3.1 概述 221
9.3.2 FTP的主要工作原理 221
9.3.3 网络文件系统NFS 223
9.4 远程登录TELNET 225
9.5 电子邮件 226
9.5.1 概述 226
9.5.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228
9.5.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 230
9.5.4 邮件转发、电子邮件网关及邮件读取协议 230
9.5.5 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 232
9.6 万维网WWW 235
9.6.1 概述 235
9.6.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236
9.6.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238
9.6.4 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 243
9.6.5 万维网页面中的超链 246
9.6.6 动态万维网文档与活动万维网文档 250
9.6.7 万维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 251
9.7 网络管理 253
9.7.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53
9.7.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概述 256
9.7.3 管理信息库MIB 256
9.7.4 SNMP的5种协议数据单元 258
9.7.5 SNMPv2和SNMPv3 259
9.8 引导程序协议BOOTP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260
9.8.1 协议配置 260
9.8.2 引导程序协议BOOTP 260
9.8.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261
习题 262
第十章 ATM技术 264
10.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264
10.1.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264
10.1.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265
10.1.3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266
10.2 ATM的基本概念 267
10.2.1 ATM概述 267
10.2.2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 269
10.2.3 ATM的逻辑连接机制 272
10.2.4 ATM信元的结构 274
10.3 ATM通信量管理 275
10.3.1 ATM通信量的特点 275
10.3.2 ATM通信量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参数 276
10.3.3 ATM服务的五个种类 277
10.4 ATM与IP相结合 279
10.4.1 覆盖模型 279
10.4.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81
10.5 关于ATM前途的争论 284
习题 285
第十一章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传送 286
11.1 概述 286
11.2 IP电话 286
11.2.1 IP电话的网络配置 286
11.2.2 IP电话的话音质量 288
11.3 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289
11.4 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291
11.4.1 综合服务IntServ 291
11.4.2 区分服务DiffServ 292
11.5 居民接入网RAN 293
11.5.1 xDSL技术 293
11.5.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 295
11.5.3 FTTx技术 298
11.6 关于“三网融合” 299
习题 300
第十二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01
12.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301
12.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301
12.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302
12.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303
12.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304
12.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304
12.2.2 分组密码算法——数据加密标准DES 305
12.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308
12.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308
12.3.2 RSA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309
12.3.3 数字签名 311
12.4 报文鉴别 312
12.5 密钥分配 313
12.6 应用层的加密——电子邮件的加密 314
12.7 因特网商务中的加密 315
12.8 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 316
12.9 防火墙 318
习题 320
附录A 一些重要的英文缩写词 321
附录B 参考文献与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网点 327
附录C 部分习题的解答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