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印会河,童瑶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180X
  • 页数:4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保持原书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对原书进行扩充、修改和完善。读者对象:中医药院校师生。

绪论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5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内容 12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1

第一节 气一元论 22

气的基本概念 22

气的哲学含义 22

气的医学含义 23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24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24

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 25

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26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7

确立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观 27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27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28

指导疾病的诊断 28

指导疾病的防治 29

第二节 阴阳学说 30

阴阳的基本概念 30

阴阳的哲学含义 30

阴阳的医学含义 31

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31

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 3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3

阴阳对立 33

阴阳互根 33

阴阳消长 35

阴阳转化 35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6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37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8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38

指导疾病的诊断 40

指导疾病的防治 40

第三节 五行学说 42

五行的基本概念 42

五行的哲学含义 42

五行的医学含义 43

五行的特性 44

五行属性的概念 44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44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5

五行生克 45

五行乘侮 46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7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8

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 49

指导诊断疾病 50

指导疾病的防治 51

[现代研究] 54

气的现代研究 54

思维模型说 54

场论说 55

阴阳的现代研究 55

关于阴阳的基本概念 55

关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5

阴阳学说本质研究 56

五行的现代研究 59

网状因果结构与五行 59

五行的数学模式 60

五行学说的计算机研究 61

[文献摘录] 62

[医论选编] 65

大宝论 65

五行统论 67

第二章 藏象 70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70

藏象的基本概念 70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各自共同的生理特点 72

藏象学说的形成 73

藏象学说的特点 76

第二节 五脏 78

心 78

解剖形态 78

主要生理功能 78

主要生理特性 81

心精、心气、心阴、心阳 8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82

[附]心包络 84

主要生理功能 84

历代医家对心包理论的争议 85

肺 85

解剖形态 85

主要生理功能 85

主要生理特性 88

肺精、肺气、肺阴、肺阳 89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89

脾 91

解剖形态 91

主要生理功能 91

主要生理特性 93

脾精、脾气、脾阴、脾阳 94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95

肝 96

解剖形态 96

主要生理功能 96

主要生理特性 100

肝精、肝气、肝阴、肝阳 101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01

肾 103

解剖形态 103

主要生理功能 103

主要生理特性 106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 107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08

[附]命门 109

第三节 六腑 111

胆 112

解剖形态 112

主要生理功能 112

主要生理特性 113

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 114

胃 114

解剖形态 114

主要生理功能 114

主要生理特性 116

关于胃气的涵义 116

关于胃阴与胃阳 118

小肠 118

解剖形态 119

主要生理功能 119

主要生理特性 119

大肠 120

解剖形态 120

主要生理功能 120

主要生理特性 120

膀胱 121

解剖形态 121

主要生理功能 121

主要生理特性 121

三焦 122

解剖形态 122

主要生理功能 122

主要生理特性 123

[附]关于三焦“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之争 123

第四节 奇恒之腑 125

脑 125

解剖形态 125

主要生理功能 125

主要生理特性 126

[附]关于“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争 126

女子胞 127

解剖形态 127

主要生理功能 128

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28

[附]精室 129

解剖形态 129

主要生理功能 129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30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30

心与肺 130

心与脾 131

心与肝 131

心与肾 132

肺与脾 133

肺与肝 133

肺与肾 134

肝与脾 135

肝与肾 135

脾与肾 136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37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38

心与小肠 138

肺与大肠 138

脾与胃 139

肝与胆 139

肾与膀胱 140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140

五脏与女子胞 140

五脏与脑 141

[现代研究] 142

关于心主神志的研究 142

关于肺主要生理功能的研究 143

肺主气的研究 143

肺主行水的研究 144

肺合大肠的研究 144

肺主皮毛的研究 145

关于脾主要生理功能的研究 146

脾主运化的研究 146

脾主肌肉的研究 147

关于肝主要证候的物质基础研究 147

关于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研究 147

关于肝阳上亢证的研究 148

对肝血虚的研究 149

关于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的研究 150

肾与内分泌系统的研究 150

肾与免疫系统功能的研究 151

肾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 152

肾与能量代谢的研究 152

肾与水盐代谢的研究 152

[文献摘录] 153

[医论选编] 155

《内经》十二官论 155

脏腑记叙 157

脏腑相通论 159

人身各脏均有水火 159

论脏腑的阴阳互根与升降 160

论脏气有强弱,禀赋有阴阳 160

三焦、包络、命门辩 161

论脾胃 164

论肝肾同源 166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171

第一节气 172

气(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172

气的哲学与医学含义 172

气的基本概念 172

气的生成 175

气的来源 175

生成过程 176

气的功能 177

气的运动 182

气的分类 186

第二节血 194

血的概念 194

血的生成 195

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195

血液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95

血的循行 196

血液循行的方向 196

血液运行的机制 196

血的生理功能 198

营养滋润全身 198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198

第三节精 198

精的概念 198

精的生成 199

先天之精 199

后天之精 200

精的功能 200

繁衍生殖 200

生长发育 200

生髓化血 200

濡养脏腑 201

第四节 津液 201

津液概念 201

津液的代谢 201

津液的生成 201

津液的输布 202

津液的排泄 203

津液的功能 203

滋润营养 203

化生血液 203

调节阴阳 204

排泄废物 204

第五节 五脏化液 204

五脏化液的概念 204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204

汗为心之液 204

涕为肺之液 205

涎为脾之液 205

泪为肝之液 205

唾为肾之液 205

第六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205

气与血的关系 205

气对血的作用 205

血对气的作用 206

气与精的关系 207

气对精的作用 207

精对气的作用 207

气与津液的关系 207

气对津液的作用 207

津液对气的作用 208

血与精的关系 208

血对精的作用 208

精对血的作用 208

血与津液的关系 208

血对津液的作用 208

津液对血的作用 208

[现代研究] 209

关于气的概念 210

关于人体之气的本质 210

生物能说 210

三磷酸腺苷说 210

生物电能说 210

神经系统说 210

免疫功能说 210

整体系统脏腑功能说 210

基因(DNA)蛋白质说 211

气是序参量说 211

[文献摘录] 211

[医论选编] 213

气 213

气化论 214

卫气行度—经星经天论 214

大气论 215

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节选) 216

血 217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 218

第四章 经络 220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20

第二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221

经络的概念 22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22

第三节 十二经脉 223

名称 223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224

走向和交接规律 224

分布规律 224

表里关系 225

流注次序 225

循行部位 226

手太阴肺经 226

手阳明大肠经 226

足阳明胃经 227

足太阴脾经 227

手少阴心经 227

手太阳小肠经 227

足太阳膀胱经 228

足少阴肾经 228

手厥阴心包经 228

手少阳三焦经 228

足少阳胆经 228

足厥阴肝经 229

第四节 奇经八脉 229

督脉 229

循行部位 229

基本功能 231

任脉 231

循行部位 231

基本功能 232

冲脉 233

循行部位 233

基本功能 234

带脉 234

循行部位 234

基本功能 234

阴跷脉、阳跷脉 234

循行部位 234

基本功能 235

阴维脉、阳维脉 235

循行部位 235

基本功能 236

第五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236

经别 236

生理功能 236

循行部位 237

别络 238

生理功能 238

循行部位 238

经筋 239

生理功能 239

循行部位 239

皮部 240

第六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241

经络的生理功能 241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41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242

感应传导 242

调节功能平衡 242

经络学说的应用 243

阐释病理变化 243

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43

[现代研究] 244

经络现象的研究 245

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250

经络脏腑相关及其物质基础 252

经络理化特性与物质基础的研究 254

经络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256

问题与展望 259

[文献摘录] 259

[医论选编] 260

奇经何以异于十二经 260

第五章 体质 264

第一节 体质理论的形成 264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基础 266

体质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 266

影响体质的因素 268

先天因素 268

年龄因素 269

性别差异 270

饮食因素 270

劳逸所伤 271

情志因素 271

地理因素 271

社会因素 272

疾病、针药和其他因素 272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273

阴阳分类法 273

五分法 274

四分法 274

五行分类法 275

第四节 体质理论的应用 276

体质与养生 276

体质与发病 276

体质与疾病的演变 278

体质与疾病的转归 278

[现代研究] 279

体质构成研究 279

体质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 279

体质与病证关系研究 280

有关体质的实验研究 281

[文献摘录] 282

[医论选编] 284

脏象别论 284

辨阴阳之脏诊治用药 285

论人身体气实分四种 285

审人之不同而治之 286

贫富贵贱体质有异论 287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289

第一节 病因 289

概述 289

病因的基本概念 289

病因的分类方法及其历史沿革 289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91

六淫 291

风邪 293

寒邪 294

暑邪 295

湿邪 295

燥邪 297

热邪 297

疠气 299

概念 299

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原因 299

疠气致病的特点 300

七情内伤 301

七情的生理病理基础 301

七情的致病条件 302

七情的致病特点 302

饮食、劳逸 304

饮食所伤 304

劳逸所伤 307

痰饮、瘀血、结石 308

痰饮 309

瘀血 311

结石 314

其他病因 315

外伤 315

诸虫 316

药邪 316

先天因素 317

[现代研究] 318

有关六淫的现代研究 318

寒邪致病的实验研究 320

湿邪致病的实验研究 320

热邪致病的实验研究 322

有关七情的现代研究 322

理论研究 322

七情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325

七情致病的实验研究 325

有关瘀血的现代研究 326

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326

血瘀本质的研究 327

有关痰饮的现代研究 328

痰饮所涉及到的疾病 328

痰饮的本质及致病机制 328

[文献摘录] 330

[医论选编] 333

六淫相兼为病论 333

阴暑与阳暑论 334

湿邪致病论 334

疠气致病论 335

情志致病与脏腑 335

离经之血与内结之血 337

第二节 发病原理 338

健康与疾病 338

健康的含义 338

疾病的含义 338

发病的基本原理 339

邪正斗争与发病 339

影响发病的因素 341

发病的类型 343

卒发 343

伏发 344

徐发 344

继发 344

合病与并病 344

复发 344

[现代研究] 346

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346

体质对发病的影响 347

第七章 病机学说 349

第一节 基本病机 349

邪正盛衰 351

邪正盛衰与病机的虚实变化 351

邪正盛衰与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352

阴阳失调 353

阴阳偏盛 354

阴阳偏衰 355

阴阳互损 356

阴阳格拒 356

阴阳亡失 357

气血失调 357

气的失常 358

血的失常 360

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360

津液代谢失常 362

津液不足 362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 362

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 363

第二节 内生“五邪”病机 364

风气内动 364

热极生风 365

肝阳化风 365

阴虚风动 365

血虚生风 365

寒从中生 365

湿浊内生 366

津伤化燥 367

火热内生 367

阳气过盛化火 367

邪郁化火 368

五志过极化火 368

阴虚火旺 368

第三节 经络病机 368

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369

经络气血逆乱 369

经络气血运行阻滞 369

经络气血衰竭 370

第四节 脏腑病机 371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372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372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374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375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376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378

六腑病机 379

胆的病机 379

胃的病机 380

小肠的病机 380

大肠的病机 381

膀胱的病机 381

三焦的病机 381

奇恒之腑的病机 381

脑的功能失调 381

髓与骨的功能失调 382

脉的功能失调 382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382

外感热病病机 383

六经病机 384

卫气营血病机 385

三焦病机 385

[现代研究] 387

邪正盛衰与表里虚实 387

阴阳失调的物质基础说 388

从cAMP与cGMP来研究阴虚、阳虚的物质基础 388

内分泌激素水平方面 388

能量代谢方面 389

阴阳失调和病机的寒热变化 389

阳虚、阴盛则寒 389

阴虚、阳盛则热 390

关于气血失调 391

关于脏腑病机 394

心气虚的现代研究 394

肺气虚的现代研究 396

肺阴虚的现代研究 397

脾虚的现代研究 398

肝的病机研究 401

肾的病机研究 402

[文献摘录] 403

[医论选编] 415

寒热虚实辨 415

虚实有无辨 415

阳有余阴不足论 416

相火论 416

气属阳动作火论 417

畜血 418

脾胃虚实传变论 419

辨传经 420

病机论 421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 427

第一节养生 427

养生和养生学的概念 427

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428

养生的目的 428

养生的意义 431

养生的基本原则 432

天人相应,顺乎自然 433

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433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433

调养脏腑,重在脾肾 434

扶正避邪,扶正为主 434

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435

养生的主要方法 436

顺时养生 436

精神养生 436

饮食养生 437

房事养生 438

起居养生 439

气功养生 439

推拿、针灸养生 440

药物养生 440

[现代研究] 441

关于衰老的原因 441

关于衰老机制的学说 441

关于延缓衰老的现代实验研究 444

关于延缓衰老的措施与方法的研究 445

[文献摘录] 446

[医论选编] 448

养寿 448

预防温病 养精为要 449

摄养 449

调气法(节选) 450

论饮食 451

不治已病治未病 451

第二节 防治 453

预防 453

未病先防 453

既病防变 455

治则 457

治病求本 457

扶正祛邪 460

调整阴阳 462

调整脏腑功能 463

调整气血关系 465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67

[现代研究] 468

关于治病求本的研究 468

关于标本治则的研究 469

关于中医治则的层次研究 469

关于反治含义的研究 470

关于扶正祛邪的研究 470

关于因时制宜的研究 470

关于因地制宜的研究 471

[文献摘录] 472

[医论选编] 474

施治贵乎精一 474

治病缓急论 475

治未病论 475

扶正祛邪论 476

补泻须分虚实缓急与邪之有无 477

虚实夹杂证治法 477

虚实互见,补泻兼施 478

标本论(一) 479

标本论(二) 479

正治反治论 480

反治论 480

反佐服药法 481

审时用药论 481

五方异治论 482

方土不同论 482

老年小儿病治法论 482

附 名词术语索引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