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务工作实务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樊荣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537645
  • 页数:9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中央水务方针政策为依据,结合近年来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编写。本书内容实用,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第一篇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

第一章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 3

第一节 落实“三个代表”,建设现代水利 3

一、建设水利现代化,保障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4

二、建设水利现代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

三、建设水利现代化,造福于人民群众 5

第二节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治水思路 6

一、坚持与时俱进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6

二、治水思路的创新是坚持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 7

三、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坚持和发展治水新思路 8

第三节 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 8

一、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迅猛发展 9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9

第二章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4

第一节 水资源概述 14

一、水资源的涵义及其特性 14

二、水资源与人口 16

三、水资源与环境 21

四、水资源与经济 26

第二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31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1

二、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2

三、节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33

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依靠现代科技 34

五、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赖于社会公众的参与 36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37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问题 37

一、新中国水利发展历程 37

二、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43

三、我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48

四、我国水资源发展潜力 54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58

一、水资源发展思路 58

二、水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60

三、21世纪初期水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 62

四、水资源发展“十五”规划目标 63

五、实施“十五”计划的措施 64

六、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计划建议 67

第四章 全面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4

第一节 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成绩与经验 74

一、新时期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 74

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79

第二节 新时期水利发展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 81

一、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81

二、新时期水利发展的任务 82

三、新时期水利工作重点 87

第二篇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新《水法》 95

第一章 新《水法》的颁布与实施 95

第一节 新《水法》的颁布 95

一、《水法》修订的历史背景 95

二、新《水法》的特点 96

三、新《水法》的重点内容 96

第二节 学习贯彻新《水法》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98

一、全面贯彻新《水法》,把我国水利事业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98

二、抓好以新《水法》配套法规为主要内容的立法工作 99

三、实施新《水法》的核心是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99

四、加强水行政队伍建设,提高水政监察人员素质 100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释义 101

第一节 “总则”释义(第一条至第十三条) 101

第二节 “水资源规划”释义(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 113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释义(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九条) 118

第四节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释义(第三十条至第四十三条) 128

第五节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释义(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五条) 141

第六节 “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释义(第五十六条至第六十三条) 153

第七节 “法律责任”释义(第六十四条至第七十七条) 156

第八节 “附则”释义(第七十八条至第八十二条) 164

第三篇 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173

第一章 水利改革概论 173

第一节 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情况和基本经验 173

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173

二、水利改革基本经验 174

第二节 水利改革的内容及其重点 174

一、水利改革的内容 174

二、水利改革的重点 176

第二章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77

第一节 贯彻《实施意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77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77

二、水管体制改革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解决水管单位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178

三、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80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措施 182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 182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83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87

一、关于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责问题 187

二、关于水管单位分类定性问题 188

三、关于规范财政支付问题 188

四、关于水利工程管养分离问题 189

五、关于水价和水费征收问题 190

六、关于妥善安置分流人员问题 190

七、关于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问题 191

第三章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 192

第一节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必要性 192

一、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192

二、水价标准低、水费收取难是制约水管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92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193

第二节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 194

一、《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制定 194

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 195

第三节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 197

一、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构成及水价核定原则 197

二、水价制度、管理权限及法律责任 198

第四章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200

第一节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依据 200

一、水务管理概述 200

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01

三、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 203

第二节 我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204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204

二、深圳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07

三、上海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10

四、黑龙江省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15

五、安徽省水务体制改革经验 219

六、内蒙古自治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23

七、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26

八、山东省滕州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228

第三节 全面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231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31

二、全面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233

三、明确和规范水务管理机构职责 241

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243

第四篇 加强水资源管理 249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概述 249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49

一、水资源管理涵义 249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249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251

一、维护水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原则 251

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 252

三、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 252

四、综合利用,维护生态环境原则 252

五、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技术的研究、推广原则 252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 253

第一节 水资源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253

一、水资源规划是加强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 253

二、水资源规划是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用水的基本要求 254

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水资源规划的物质基础 255

四、经批准的水资源规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 255

第二节 水资源规划体系 256

一、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 256

二、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257

三、规划同意制度 257

四、水资源论证制度 257

第三节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 258

一、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意义 258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262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262

四、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和步骤 263

五、规划编制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263

六、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要点 265

第四节 全国水资源专业规划简介 266

一、《全国节水规划纲要》简介 266

二、《全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简介 270

三、《全国水利扶贫规划纲要(2001—2010年)》简介 275

四、《全国乡镇供水“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简介 280

五、《全国雨水集蓄利用“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简介 284

六、《水利技术装备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简介 288

七、《全国水利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简介 293

八、《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十五”规划》简介 297

九、《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简介 301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306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306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涵义 30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及基本要求 306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307

一、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307

二、城乡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308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309

一、大力发展城乡供水,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兼顾农业、工业用水需要 309

二、加强灌溉、排涝、水土保持,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10

三、鼓励开发、利用水能和水运资源 311

四、开发利用水资源应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312

五、鼓励开发利用多种水源 313

第四章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315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 315

一、水资源保护的涵义 315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 316

三、水资源保护的目的 318

四、水资源保护的原则 323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措施 326

一、建立水体功能区划制度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治水污染 326

二、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排污口的管理 327

三、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 329

四、转变观念,切实履行职责,保护好水资源 330

第三节 水工程保护 330

一、水工程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0

二、水工程保护面临的问题 331

三、单位和个人要切实担负起保护水工程的义务 332

四、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加强水工程保护管理 332

五、建立和完善占用水工程的补偿机制 333

六、保障水工程,特别是水坝和堤防的安全,限期消除险情 334

七、使用水工程供水应当缴纳水费 335

第五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336

第一节 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336

一、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的要求 336

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的原则 337

第二节 水量分配方案 339

一、江河水量分配方案 339

二、旱情紧急期水量调度预案和年度水量分配方案 340

三、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 342

第三节 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343

一、节约用水的涵义 343

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43

三、新《水法》对节约用水的规定 345

第六章 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349

第一节 取水许可制度 349

一、取水许可制度概述 349

二、取水许可的审批与发证 351

三、取水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发证 354

四、取水许可的调整、变更、吊销和监督管理 354

第二节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55

一、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涵义 355

二、水资源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8

第七章 水污染防治 360

第一节 水污染与《水污染防治法》 360

一、水污染的涵义及其危害 360

二、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趋势 361

三、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 364

第二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监督与管理体制及其原则 365

一、我国水污染防治监督与管理体制 365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监督与管理原则 365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内容 366

一、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366

二、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 368

三、防止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368

四、水污染防治的监督与管理 370

第五篇 做好防洪防汛工作 377

第一章 防洪防汛管理体制 377

第一节 《防洪法》概述 377

一、《防洪法》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及立法宗旨 377

二、《防洪法》规定的管理制度 379

第二节 防洪工作管理体制 380

一、防洪工作基本管理制度 380

二、防洪工作管理机构及职责 381

三、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工作中的基本职责 382

四、单位和个人对防洪工作的义务 383

第三节 防洪管理原则和制度 384

一、防洪管理原则 384

二、防洪管理工作制度 387

第四节 防洪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及战略措施 389

一、我国的防洪面临的形势 389

二、我国防洪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390

三、防洪减灾指导思想、治理方针和总目标 391

四、防洪减灾总体布局 393

五、做好防洪减灾工作的战略对策 395

第二章 防洪规划管理 397

第一节 防洪规划概述 397

一、防洪规划的特点、地位及作用 397

二、防洪规划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398

第二节 防洪规划的编制 398

一、防洪规划的编制机关及制定、审批权限 398

二、编制防洪规划的原则 400

三、防洪规划的内容 402

第三节 特种地区防洪规划 402

一、受风暴潮威胁的沿海地区防洪规划 402

二、山洪多发地区防洪规划 403

三、易涝地区防洪规划 404

四、制定重大河流整治规划 405

第四节 防洪规划保留区制度与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 406

一、防洪规划保留区制度 406

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 407

第三章 江河湖泊治理与防护工程建设 409

第一节 江河湖泊治理与防护概述 409

一、防治江河洪水的简要回顾 409

二、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工程的原则和程序 410

三、整治河道、湖泊及协调好与航运等部门的关系 411

四、完善河道、湖泊管理体制和范围 412

第二节 堤防工程建设与管理 417

一、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 418

二、堤防工程的规划设计 420

三、堤防工程施工 426

第三节 水库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 431

一、水库与水库防洪 431

二、水库防洪调度 437

三、水库防洪管理 456

第四节 分蓄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458

一、分蓄洪工程 458

二、分蓄洪区进出水量的调洪演算 463

三、分蓄洪区的管理 465

第四章 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管理 470

第一节 防洪区的组成及范围 470

一、防洪区的涵义 470

二、防洪区的组成及范围 470

第二节 防洪区的安全与建设 471

一、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防洪工作的领导,动员、指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471

二、按照防洪规划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管理 473

三、组织实施防洪区安全建设规划,保障蓄滞洪区和洪泛区人民安定的生活、生产环境 474

四、建立、完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 475

第三节 重点防洪对象安全与保护 477

一、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 477

二、防洪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 478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 478

四、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材料 480

第五章 防汛抗洪与抢险 481

第一节 防汛抗洪概述 481

一、洪水的形成 481

二、防汛抗洪的涵义 484

三、防汛抗洪的基本原则 485

第二节 防汛责任制与防汛组织机构 486

一、防汛责任制 486

二、防汛组织机构 488

第三节 洪水预报 489

一、水文遥测系统 489

二、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493

第四节 防御洪水方案 496

一、防御洪水方案的制定依据及主要内容 497

二、防御洪水方案的制定和审批 497

第五节 汛期和紧急防汛期的防汛与抢险 497

一、汛期和紧急防汛期的确定 497

二、汛期和紧急防汛期的防汛抢险 498

三、防汛措施 499

第六节 抢险技术 506

一、洪水漫顶的抢护 506

二、临河堤岸坍塌的抢护 508

三、散浸的抢护 509

四、内脱坡的抢护 512

五、跌窝的抢护 514

六、漏洞的抢护 515

七、裂缝的抢护 517

八、管涌的抢护 518

九、风浪的抢护 519

十、涵闸漏水渗水的抢护 521

第六章 防洪保障措施与法律责任 524

第一节 防洪保障措施 524

一、正确、全面评价防洪效益,加大投入,改变防洪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 524

二、实行多渠道筹集、吸纳资金,完善防洪投资体制 526

三、实施洪水保险 531

第二节 防洪法律责任 532

一、擅自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的责任 532

二、未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工程影响防洪的责任 533

三、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进行违法活动的责任 533

四、非法围海造地、围湖造地、围垦河道的责任 535

五、未经同意或者未按批准要求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从事工程设施建设活动应当承担的责任 536

六、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未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和防洪工程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的责任 537

七、擅自填堵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的责任 538

八、破坏、侵占堤防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的责任 539

九、妨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责任 540

十、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的责任 541

第六篇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545

第一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布局及主要任务 545

第一节 水土保持概述 545

一、水土保持的概念 545

二、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546

三、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549

四、水土保持的管理体制 550

第二节 水土保持取得的成就及经验 551

一、《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551

二、水土保持工作的显著特点 552

三、基本经验 553

第三节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554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 554

二、“十五”期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 555

三、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557

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简介 558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预防 565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涵义及其类型 565

一、水土流失的涵义 565

二、水土流失的类型及侵蚀强度分级 567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预防 570

一、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与审批 570

二、预防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 571

三、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内容 572

第三章 水土流失的治理 574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可持续治理措施 574

一、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574

二、水土流失林业治理措施 579

三、水土流失农牧业技术治理措施 584

第二节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586

一、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现状 586

二、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 587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 589

四、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590

五、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 592

六、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标准 593

七、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方法 594

第四章 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599

第一节 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 599

一、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概念 599

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执法主体 599

三、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内容 599

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实施 600

第二节 水土保持“两费”的征收与使用 601

一、“两费”的涵义 601

二、“两费”的收费对象 602

三、防治费的使用与管理 602

第三节 违反水土保持法的法律责任 602

一、民事法律责任 602

二、行政法律责任 603

三、刑事法律责任 603

第四节 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3

一、存在的问题 603

二、对策措施 604

第七篇 加强河道管理 609

第一章 河道管理体制 609

第一节 河道管理概述 609

一、河道的概念 609

二、河道管理的任务 610

三、河道管理范围 610

四、河道与航道管理的关系 610

五、河道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611

第二节 河道管理体制与原则 611

一、河道管理体制 611

二、河道管理原则 612

第三节 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措施 613

一、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强河道管理 613

二、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加强河道管理新途径 613

三、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同步进行,实行建管并重 613

四、开发创收渠道,解决河道管理经费 614

五、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齐心协力,搞好河道管理工作 614

第二章 河道整治 616

第一节 河道整治基础知识 616

一、河流及河道的组成 616

二、河道的分类 616

三、河道的水力要素和特性 617

四、河床演变 632

五、各类河型的河床演变 638

第二节 河道整治规划 651

一、河道整治规划的原则 651

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河道的要求 652

三、河道整治规划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53

四、整治标准、纵横剖面及整治线 654

第三节 河道整治 658

一、不同河型河道的整治 658

二、局部河段的改善 660

第四节 河道的保护与清障 667

一、河道的保护 667

二、河道清障 667

第三章 河道工程建设 669

第一节 河道工程建设管理概述 669

一、制定河道等级标准,划分河道管理范围 669

二、制定、组织实施河道整治与建设规划 670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 670

第二节 河道护岸工程 671

一、护岸工程的规划 671

二、护岸工程的结构 673

第二节 河道堤防工程 682

一、堤防的种类 682

二、堤防的规划原则与防洪标准 683

三、堤防工程的规划设计 685

第四节 河道丁坝工程 687

一、丁坝的性能及布置原则 687

二、丁坝结构类型 689

三、丁坝冲刷深度计算 691

第五节 河道顺坝、锁坝工程 694

一、顺坝工程 694

二、锁坝工程 695

第八篇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699

第一章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概述 699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及其管理的程序与体制 699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涵义与分类 699

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700

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 702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任务 704

一、水利建设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重要保障 704

二、水利建设总体布局 705

三、水利建设的任务与重点 706

第二章 水利工程造价、定额与概预算 711

第一节 水利工程造价的项目划分与费用构成 711

一、水利工程造价项目划分 711

二、水利工程费用构成 712

第二节 水利工程定额 718

一、施工定额的编制 719

二、预算定额与概算定额 723

第三节 水利工程单价 724

一、人工预算单价 724

二、材料预算价格 725

三、施工用电、风、水价格 728

四、施工机械台班费 730

五、砂石料单价 734

六、建筑工程单价 738

七、土方工程单价 739

八、石方工程单价 742

九、混凝土工程单价 744

十、基础处理工程单价 748

十一、安装工程单价 750

第四节 水利工程设计概算编制 752

一、概算文件编制程序 752

二、设计概算文件组成 754

三、各部分概算编制 755

四、总概算编制 759

第三章 水利工程招标与投标 761

第一节 工程招标投标概述 761

一、工程招标 761

二、工程投标 762

第二节 水利工程招标条件与程序 763

一、水利工程招标条件 763

二、水利工程招标程序 763

第三节 水利工程招标标底编制 765

一、标底的涵义、作用及编制依据 765

二、标底编制的程序 766

第四节 水利工程投标 767

一、投标项目选择 767

二、投标文件的编制 768

三、投标报价的编制 769

四、水利工程投标技巧 772

第五节 水利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 774

一、订立水利工程承包合同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774

二、水利工程承包合同的计价形式 775

三、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组成 777

第四章 水利工程施工组识与管理 780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施工组识设计 780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780

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782

三、施工总布置 786

四、临时设施 790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790

一、施工计划管理 790

二、施工定额管理 791

第三节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794

一、质量管理的涵义 794

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 794

第四节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799

一、施工安全制度 799

二、做好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800

附录I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划分 801

第九篇 加强水文信息管理 817

第一章 水文管理概述 817

第一节 水文学与水文现象 817

一、水文学 817

二、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818

三、水文学的发展 819

第二节 水文基础知识 821

一、水文循环 821

二、水量平衡 822

三、河流 822

四、流域 825

五、降水 826

六、蒸发 833

七、下渗 834

八、径流 835

第三节 水文管理体制、原则及内容 838

一、文管理概念 838

二、水文管理体制与原则 839

三、水文管理的内容 840

第四节 水文事业的发展规划 842

一、水文发展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 842

二、水文发展规划编制原则和规划目标 843

三、水文发展规划建设任务 843

四、水文发展实施保障措施 844

第二章 水文信息采集 846

第一节 水文测站 846

一、水文测站的任务 846

二、测验断面的布设 846

三、布设基线 847

第二节 水位观测与资料整理 847

一、水位的定义 847

二、水位观测的目的 847

三、水位观测设备 847

四、水位观测 848

五、水位资料整理 848

第三节 流量观测 849

一、断面测量 849

二、流速测量 849

第四节 流量资料整编 853

一、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853

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 856

三、推流 856

第五节 河流泥沙计量 857

一、河流泥沙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857

二、河流泥沙对水利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858

三、河流泥沙的分类与计量方法 859

四、泥沙测验 860

第六节 水文信息收集途径 862

一、水文调查 862

二、水文遥感 862

三、水文信息处理成果的获取 863

第三章 水文信息的统计分析 864

第一节 水文信息的频率计算方法 864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 864

二、随机变量 865

三、随机变量的频率分布 866

四、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868

五、频率计算 871

第二节 水文信息的相关分析方法 878

一、简单的直线相关 879

二、复相关 882

第十篇 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 885

第一章 水事纠纷处理 885

第一节 水事纠纷概述 885

一、水事行为与水事纠纷 885

二、加强水事纠纷处理的重要性 886

三、新《水法》在水事纠纷调处方面增加的内容 887

第二节 水事纠纷处理的原则和程序 888

一、调处水事纠纷的原则 888

二、水事纠纷的处理程序 888

三、处理水事纠纷临时调处措施 889

第三节 水事纠纷的预防、调处及法律责任 890

一、水事纠纷的预防和调处 890

二、违反水事纠纷处理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892

第二章 水行政执法 894

第一节 行政执法与水行政执法 894

一、行政执法概述 894

二、水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896

三、水行政执法的依据 897

四、水行政执法的主体 898

五、水行政执法的实施形式 899

六、水行政执法要件 899

第二节 水行政决定与水行政许可 900

一、水行政决定 900

二、水行政许可的涵义 901

三、水行政许可的种类与内容 901

四、水行政许可的程序 903

第三节 水行政征收 905

一、水行政征收的特征 905

二、水行政征收与水行政征用之间的区别 905

三、水行政征收与水行政没收之间的区别 906

四、水行政征收的种类与内容 906

五、水行政征收的方式与程序 908

第四节 水行政确认 909

一、水行政确认的特征 909

二、水行政确认的内容 909

三、水行政确认的作用 910

第五节 水行政指导 911

一、水行政指导的涵义与特征 911

二、水行政指导的作用 912

三、《水利产业政策》的内容 912

第六节 水行政处罚 914

一、水行政处罚的特征 914

二、水行政处罚的原则 915

三、水行政处罚的种类 916

四、水行政处罚的管辖 917

五、水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918

六、水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921

七、水行政处罚(处理)的作出 936

八、执行 940

九、结案 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