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1章 森林环境 10
1.1 森林的功能 10
1.2 森林的环境 10
1.1.1 森林环境 11
1.1.2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 11
1.1.3 生物圈 12
1.3 人工环境 13
1.4 环境因子的生态分析 13
1.4.1 生态因子的分类 13
1.4.2 限制因子 14
1.4.3 研究环境因子的生态效应应注意的问题 17
1.4.4 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分析 17
1.4.5 指示植物 18
1.4.6 适应组合 19
第2章 森林光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20
2.1 光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0
2.1.1 光的性质 20
2.1.2 光的时空变化 21
2.2 光对森林的生态意义 22
2.2.1 光谱成分的生态作用 22
2.2.2 光强的生态作用 22
2.2.3 日照时间的生态作用 24
2.3 树种的耐荫性 25
2.3.1 树种的耐荫性 25
2.3.2 树种耐荫性鉴别 26
2.3.3 影响耐荫性的因素 26
2.4 林内光照条件 27
第3章 森林温度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29
3.1 温度变化规律 29
3.1.1 热量平衡 29
3.1.2 温度变化规律 30
3.2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31
3.2.1 与温度相关的基本概念 31
3.2.2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32
3.3 树种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33
3.3.1 树种的耐寒性 33
3.3.2 树种的抗高温性 34
3.4 温度与树种分布 35
3.4.1 温度与树种分布 35
3.4.2 引种 35
3.5 动物对温度的适应 36
3.5.1 生理适应 36
3.5.2 形态适应 36
3.5.3 行为适应 37
3.6 森林对温度的影响 37
第4章 森林水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38
4.1 水在森林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38
4.1.1 水对树木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38
4.1.2 水对森林动物的重要性 38
4.1.3 不同形态的水及其生态意义 39
4.1.4 水分条件与森林(植物群落)分布 39
4.2 树种(森林植物)对水分不足和过剩的生态适应 40
4.2.1 有关水势的基本概念 40
4.2.2 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要求 40
4.2.3 树种对水分不足的适应 41
4.2.4 树种对水分过剩的适应 42
4.2.5 树种(植物)水分的生态类型 42
4.3 森林动物对水分的生态适应 45
4.4 森林的水分平衡 46
4.4.1 林冠截留 47
4.4.2 入渗土壤的水 47
4.4.3 蒸散 47
4.4.4 地表径流 47
4.5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47
4.5.1 森林增雨作用评价 47
4.5.2 降水通过森林后的水质变化 48
4.6 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48
第5章 森林土壤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50
5.1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林木生长 50
5.1.1 母岩和土层厚度 50
5.1.2 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 51
5.1.3 土壤水分和空气 51
5.1.4 土壤温度 51
5.2 土壤化学性质与林木生长 52
5.2.1 土壤酸度 52
5.2.2 土壤营养元素 52
5.2.3 盐碱土植物、钙土植物、沙生植物和石生植物 53
5.3 土壤生物概述 4
5.3.1 土壤微生物 54
5.3.2 土壤动物 55
5.3.3 树木根系 55
5.4 森林对土壤的影响 56
5.4.1 森林土壤的形成、构造和功能 56
5.4.2 森林凋落物 57
5.4.3 森林死地被物 58
5.5 土壤肥力 58
5.6 土壤的生态意义 59
第6章 森林大气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60
6.1 大气成分对森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60
6.1.1 CO2和O2的生态作用 60
6.1.2 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61
6.2 大气污染与树木的关系 62
6.2.1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森林植物的抗性 62
6.2.2 森林植物的净化效应 64
6.3 风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森林的防风效应 66
6.3.1 风的时空变化规律 66
6.3.2 风对植物的影响 66
6.3.3 风对动物的影响 68
6.3.4 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68
6.3.5 植被的防风效应 68
第7章 森林火因子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71
7.1 森林燃烧环理论与林火类型 71
7.1.1 火的发生条件 71
7.1.2 森林燃烧环 72
7.1.3 林火描述指标和类型 72
7.2 火对土壤的影响 73
7.2.1 物理性质 73
7.2.2 化学变化 73
7.2.3 生物变化 74
7.3 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 74
7.3.1 营养阶段对火的适应 74
7.3.2 繁殖阶段对火的适应 75
7.3.3 火对发芽的影响 75
7.4 火对动物的影响 75
7.4.1 直接影响 75
7.4.2 间接影响 75
7.5 火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和防火的后果 75
7.5.1 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75
7.5.2 防火的后果 76
第8章 森林植物与地形因子的生态关系 77
8.1 地形条件的生态意义 77
8.2 地形及其基本类型 78
8.2.1 地形的概念 78
8.2.2 地貌类型 78
8.3 地形对森林的影响 78
8.3.1 山地地形对森林植物的影响 78
8.3.2 平原区中小地形对植物的影响 79
8.3.3 河谷地形对植物的影响 79
第9章 森林植物生态适应 81
9.1 植物生活型 82
9.1.1 生活型的概念 82
9.1.2 生活型的分类 82
9.2 植物生态型 86
9.2.1 生态型的概念 86
9.2.2 生态型类别 87
第10章 森林种群生态 89
10.1 种群概论 89
10.1.1 种群的概念 89
10.1.2 种群的统计特征 91
10.2 种群的数量及动态 93
10.2.1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 93
10.2.2 种群内禀增长率 95
10.2.3 种群增长模型 95
10.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方式 97
10.2.5 植物种群的特点与动态模型 100
10.3 种群的空间格局 100
10.3.1 群聚与分散 100
10.3.2 种群的空间格局 101
10.4 种群调节 103
10.4.1 外源性种群调节学说(动物) 103
10.4.2 内源性种群调节学说(种群自我调节学派) 104
10.5 动物捕食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105
10.5.1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学模型(Lotka-Volterra捕食模型) 105
10.5.2 植物一草食动物系统 106
10.6 生态对策 106
10.6.1 生态对策 107
10.6.2 繁殖对策 109
10.6.3 生长对策 110
10.6.4 R-选择、C-选择和S-选择的生活史式样 110
10.7 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 112
10.7.1 种内关系 113
10.7.2 竞争 114
10.7.3 种间竞争 114
10.7.4 竞争排斥原理与生态位理论 117
10.7.5 Tilman模型与植物的种间竞争 122
10.7.6 他感作用 124
10.7.7 寄生与共生 126
10.7.8 捕食作用 127
10.7.9 协同进化 128
第11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130
11.1 森林群落的概念 130
11.1.1 森林群落的定义 130
11.1.2 群落基本特征 131
11.1.3 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132
11.2 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 132
11.2.1 性质分析 133
11.2.2 数量特征 134
11.2.3 种的多样性 134
11.2.4 稳定性 137
11.2.5 种间关联 138
11.3 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139
11.3.1 群落的结构要素 139
11.3.2 群落垂直结构 140
11.3.3 群落水平结构 141
11.3.4 群落的外貌和季相 142
11.3.5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142
11.4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42
11.4.1 生物因素 142
11.4.2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43
11.4.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144
11.4.4 岛屿与群落结构 145
11.4.5 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146
11.4.6 平衡说和非平衡说 147
第12章 森林群落动态特征 150
12.1 森林群落的年变化 150
12.2 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与模式 151
12.2.1 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 151
12.2.2 演替模式 152
12.3 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 157
12.3.1 生境的严酷程度 158
12.3.2 组成群落的物种特性 158
12.4 演替的“顶极”理论 158
12.5 森林演替模型及实例 160
12.5.1 林木更替模型 160
12.5.2 演替实例 163
12.6 经典演替观与个体论演替观 163
12.6.1 经典的演替观 164
12.6.2 个体论演替观 165
第13章 森林群落分类 168
13.1 群落的分类 168
13.1.1 区系学派(法瑞学派) 168
13.1.2 生物地理群落学派 171
13.1.3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系统和单位 172
13.1.4 群落分类中的数量方法 174
13.2 群落的排序 174
13.2.1 排序概述 174
13.2.2 间接梯度排序 175
13.3 立地分类 175
13.3.1 理论基础 175
13.3.2 分类方法 176
第14章 森林群落地理分布 177
14.1 概述 177
14.1.1 影响森林植被分布的因素 178
14.1.2 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 179
14.1.3 陆地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规律 180
14.2 世界森林分布 183
14.2.1 北方针叶林 183
14.2.2 落叶阔叶林 184
14.2.3 常绿硬叶林 185
14.2.4 常绿阔叶林 185
14.2.5 季雨林 186
14.2.6 热带雨林 186
14.3 中国森林地理分布 188
14.3.1 寒温带针叶林带 188
14.3.2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189
14.3.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9
14.3.4 北亚热带伴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 189
14.3.5 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90
14.3.6 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 190
14.3.7 青藏高原区 190
14.3.8 蒙新区 191
第15章 森林生态系统概述 192
15.1 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92
15.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192
15.1.2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193
15.1.3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 193
15.2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93
15.2.1 非生物环境 194
15.2.2 生物成分 194
15.3 食物链和食物网 196
15.3.1 食物链和食物网 196
15.3.2 食物链种类 197
15.4 食物网理论 198
15.4.1 Cohen描述食物网结构的术语 198
15.4.2 食物网的若干规律 198
15.4.3 级联模型 199
15.5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 199
15.5.1 营养级 199
15.5.2 生态金字塔 200
15.6 生态效率 202
15.6.1 能量参数 202
15.6.2 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 202
15.6.3 营养级位之间的生态效率 203
15.7 生态系统的类型 203
第16章 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5
16.1 热力学定律 205
16.1.1 能量的概念 205
16.1.2 热力学定律 205
16.2 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 206
16.2.1 概述 206
16.2.2 初级生产力的水平 207
16.2.3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207
16.2.4 初级生产量测定方法 208
16.3 次级生产 208
16.3.1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208
16.3.2 次级生产量测定 209
16.3.3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209
16.4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210
16.4.1 分解过程的性质 210
16.4.2 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211
16.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14
16.5.1 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分析 214
16.5.2 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 214
16.6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217
16.7 生态系统能流模型 218
16.8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218
16.8.1 信息概述 218
16.8.2 信息及其传递 219
第17章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21
17.1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221
17.1.1 生命与元素 221
17.1.2 物质循环 221
17.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223
17.2 水循环 224
17.2.1 全球水循环 224
17.2.2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225
17.3 气体型循环 225
17.3.1 碳循环 225
17.3.2 氮循环 227
17.4 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 228
17.4.1 磷循环 228
17.4.2 硫循环 229
17.5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230
17.5.1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230
17.5.2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实例 231
17.6 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 232
17.6.1 概述 232
17.6.2 森林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的过程 233
17.6.3 林下植被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233
17.6.4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的生态效应 234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动态与平衡 236
18.1 生态系统的演替 236
18.1.1 概述 236
18.2 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特征 237
18.2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238
18.2.1 生态平衡 238
18.2.2 反馈调节 239
18.3 生态系统演替与功能过程 240
18.3.1 森林植被皆伐后的影响 241
18.3.2 皆伐后植被的发育 243
18.3.3 生物调节的恢复 244
18.3.4 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稳态 245
18.3.5 波动斑块稳态学说 246
18.3.6 关于生态系统发展模型的讨论 246
18.4 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 248
18.5 生态恢复 248
18.5.1 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248
18.5.2 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