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卷 3
科学发展 共创和谐&河岳 3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意义&蒋金锵 6
化和谐信念为构建实践&邵景均 9
创新不言败&张保振 12
真实 真诚 真情&罗建军 15
使命高于生命—“试飞英雄”李中华事迹的启示&张聿温 18
“比”中看作风&王太广 21
改进作风促发展&张秀贤 24
既能干事 也能共事&丁维和 27
善于倾听&许晓桃 30
荣誉面前不迷航&戴者春 33
思维关系成败&邓清柯 36
政绩,还是“政疾”&管淮 39
忧患意识什么时候都需要&陆水明 42
人民公仆是一种崇高的称谓&张秀贤 45
倡俭戒奢的道理应经常讲&沈小平 48
理论亲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从方永刚事迹看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顾伯冲 51
居安勿忘思危&隋喜文 54
不能亏待埋头苦干的干部&许晓桃 57
人人有责 人人共享&胡线勤 60
管理需要尊重&张保振 63
终身学习莫懈怠&津江 66
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心坎上&于春晖 69
“我”与“我们”怎么用&国良 72
把握好作风建设的“既要”和“又要”&侯新文 75
解扣与解忧&许晓桃 78
后任见效的事不能后干&田厚钢 81
学会微笑&杜树人 84
查找原因讲点辩证法&谭东军 87
“潜绩”更显好作风&郑米良 90
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顾伯冲 93
千斤重担千人担&杜树人 96
节约中的辩证关系&汤兆云 99
热心 尽心 精心&罗建军 102
为政重“三真”&文丰安 105
保持本色 永不变色&田厚钢 108
群众文化权益不是“软指标”&顾伯冲 111
看远 看透 看淡&霍建瑜 114
领悟快乐的真谛&李全根 于海 117
养成良好的话风&许晓桃 120
自觉凝聚在伟大旗帜下&闫志民 123
重要法宝与本质要求&蒋金锵 126
伟大革命与必由之路&张秀贤 129
基本要求与内在需要&易清 132
讲党性 重品行 作表率&沈小平 135
第一要义是发展&文丰安 138
2008年卷 143
创造辉煌 拥抱梦想&郑剑 143
绿色随想&陈松 146
“统筹”内涵的新拓展&津江 149
公信力 不可弃&邵景均 152
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朱国良 155
致命伤害是腐败&易清 158
言能听 道乃进&朱文鸿 161
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沈小平 164
培育和增强对腐败的免疫力&邵景均 陈欣 167
时代需要树立世界眼光&许晓桃 170
把加强战略思维摆到重要位置&顾伯冲 173
把劳动精神注入领导和管理实践&田力夫 176
两种态度 两种境界&陈剑武 罗建刚 179
经受住最根本的考验&张秀贤 182
坚持从国情出发的科学态度&金锵 185
灾害面前人为本&郑剑 188
灾难压顶不能屈&邵景均 191
灾难磨砺民族魂&许晓桃 194
灾难不改复兴志&蒋金锵 197
“官”与“百姓”两面看&朱文鸿 200
宁静何以能致远&向延仲 203
学习让人充满朝气&叶帆 206
警惕干部“多动症”&唐小芹 209
共同的追求和梦想&邓清柯 212
不变的信念和精神&吴明华 215
宝贵的机遇和舞台&唐吉平 218
重品行才能作表率&赵安华 221
加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许晓桃 224
继续解放思想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闫志民 227
继续解放思想三题&郑剑 230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一&张汉飞 233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二&詹碧澄 236
以新姿态落实好理论武装新任务&唐小芹 239
主动查找“不适应不符合”&胡线勤 242
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三&王俊飚 池国华 245
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四&余捧英 248
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五&丁茂清 251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风格”系列谈之六&朱文鸿 254
把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突出问题统一起来&蒋金锵 257
自豪的纪念&郑剑 260
改革开放: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叶帆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