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否定主义美学的提出 3
第一章 西方美学史局限分析 3
一 美学批判的立场 3
二 主观论 6
三 客观论 11
四 存在主义美学 15
五 接受美学 20
六 解构主义 25
七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说 29
八 西方美学史局限综述 34
第二章 中国美学史局限分析 43
一 尺度问题 43
二 孔子美学 46
三 老庄美学 51
四 离骚美学 55
五 禅宗美学 59
六 明清以降美学思潮 64
七 “实践论”等当代美学诸说的问题、困境 69
八 中国美学史局限综述 73
第三章 当代现实的问题及其美学期待 83
一 关于“问题” 83
二 丧失了原创冲动的学术现实 86
三 被“批判与继承”等所阈限的思维现实 92
四 “否定=进步”的发展现实 97
五 物化而茫然的个人现实 102
六 无序而非结构化的社会现实 107
七 “否定主义美学”的现实依据概述 111
中编 否定主义美学的原理 119
第四章 论“本体性否定” 119
一 什么是中国当代的“本体论”? 119
二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126
三 “本体性否定”的特性 133
四 “本体性否定”的方法 141
第五章 美在本体性否定之中 148
一 如何理解美的产生的根本缘由? 148
二 在否定中的文化之美 153
三 美感对快感的本体性否定 158
四 在否定中,美是个体性的 165
第六章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173
一 什么是“否定的未完成”? 173
二 美不可说与美的属性可说 179
三 美的未占有性和浑然性 184
四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191
第七章 “本体性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199
一 “否定中包含肯定”的批判 199
二 审美≠肯定 207
三 对“肯定”的解剖 213
四 结语:“肯定与否定”不同而并立 220
第八章 美的把握及其特性 227
一 美不可认识性地“审” 227
二 审美者≠审美“者” 232
三 审美体验与艺术体验 237
四 审美体验与庄禅体验 243
五 审美体验的创造性问题 250
第九章 美的符号及其特性 256
一 符号与美的符号 256
二 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 262
三 艺术符号的否定性与美的符号的否定性 268
四 美:对自然符号的否定性 275
五 美的符号的多样性和徘徊性 282
第一○章 否定主义美学的可说性语言 289
一 美不可说,美学必须说 289
二 美学语言为什么只能是批判的? 293
三 “不美”与“丑”的新的含义 300
四 “不美”与“丑”的派生义 311
五 结语:否定性话语的意义和功能 315
第一一章 否定主义美学的范畴 318
一 西方若干美学范畴批判:崇高,悲喜剧,荒诞 318
二 中国若干美学范畴批判:阴柔阳刚,情和理,意境 325
三 “不美”的若干范畴:陈旧、残缺、平庸 333
四 “丑”的若干范畴:混乱、造作、僵化 344
下编 否定主义美学的方法 357
第一二章 当代审美形象建立的方法 357
一 中国自然精神新解:在否定中平衡 357
二 群体世界为什么不能使人平衡? 363
三 “个体否定群体”的新的含义 367
四 “否定建立平衡”的方法性解剖 371
五 结语:“平衡”的基本界定 378
第一三章 审美冲动产生的方法 382
一 对“快乐”的腻味和不在意 382
二 在“共同性局限”的发现中产生审美冲动 388
三 在多元格局中,与审美符号相遇 396
四 结语:审美冲动与其他冲动的区别 401
第一四章 审美批判方法:“美”作为悬置性尺度 405
一 “美”的两种悬置性 405
二 两种悬置性的“美”之关系 410
三 对象:可能达到的与已经达到的 414
四 如何向悬置性的“美”逼进 418
五 “双重质疑”方法 422
第一五章 知识批判的方法:w图式 428
一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428
二 “w”方法图式 433
三 “W”方法的依据 440
四 “W”图式的内在审美方法 445
第一六章 否定方法的特性 451
一 否定性:对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超越 451
二 否定的一元论:对实体论和虚体论的双重超越 456
三 否定的二元论:对精神与物质等二元论的超越 462
四 否定的批判性:对扬弃论和取消论的双重超越 468
跋 475
附:《否定本体论》部分社会评介文章存目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