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边倒”外交战略——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基础 1
大事记 1
一、中外学术界有关“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研究 2
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来龙去脉 13
三、“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6
附录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8
2 米高扬密访西柏坡——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序曲 29
大事记 29
一、关于米高扬秘访西柏坡的学术之争 31
二、斯大林五次婉拒毛泽东的访苏要求 32
三、“我们只是带着两只耳朵来听的” 43
附录 米高扬就1949年1—2月的中国之行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提交的报告 48
3 刘少奇秘访苏联——1950年代中苏同盟确立的又一序曲 61
大事记 61
一、鲜为人知的刘少奇秘访苏联及其争议问题 62
二、六次“私”邀,不辱使命 64
三、秘访成果及其遗留问题 87
附录1 斯大林与中共代表团会谈纪要(1949年6月27日) 88
附录2 毛泽东经由刘少奇转交斯大林的电报(1949年7月25日) 91
附录3 刘少奇就带专家回国事宜致斯大林的信(1949年8月2日) 94
4 毛泽东首次访苏——1950年代中苏同盟的确立 96
大事记 96
一、关于毛泽东首次访苏的争议问题 98
二、马拉松式的莫斯科会谈 100
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双方战略利益的协调与统一 110
附录1 斯大林与毛泽东会谈记录(1949年12月16日) 115
附录2 毛泽东与罗申关于访苏安排的会谈纪要(1950年1月1日) 120
附录3 毛泽东与维辛斯基谈话纪要(1950年1月6日) 122
附录4 莫洛托夫、维辛斯基与毛泽东会谈纪要(1950年1月17日) 125
附录5 斯大林与毛泽东会谈记录(1950年1月22日) 129
5 新、旧同盟条约比较研究——1950年代中苏同盟来之不易 134
大事记 134
一、新、旧同盟条约签约背景之比较 136
二、新、旧同盟条约谈判历程之比较 138
三、新、旧同盟条约内容之比较 143
附录1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 147
附录2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1945年8月14日) 152
附录3 《关于大连之协定》(1945年8月14日) 154
附录4 《关于旅顺口之协定》(1945年8月14日) 156
附录5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 158
附录6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长铁路协定》(1950年2月14日) 160
附录7《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1950年2月14日) 162
6 “156项工程”——1950年代中苏同盟的实质性体现 164
大事记 164
一、中国学者有关1950年代苏联援华问题研究 165
二、“156项工程”的确立及其实施 186
三、“156项工程”对同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92
附录1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议第73号记录(摘录)(1950年3月22日) 198
附录2 葛罗米柯关于苏联政府代表团参加中国五周年国庆给苏共中央的请示(1954年9月15日) 199
附录3 苏联外交部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事宜给尤金的信(1954年12月27日) 200
附录4 贾丕才关于供给中国一系列企业设备问题致尤金的电报(1956年6月6日) 211
附录5 安东诺夫关于苏中科技合作情况的报告(1959年1月27日) 213
附录6 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会谈记录(1958年7月31日) 218
附录7 苏斯洛夫呈苏共中央主席团的报告(节录)(1959年12月18日) 235
结束语 1950年代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探析 240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