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砷及其化合物的来源及体内代谢 1
一、砷及其化合物的来源 1
二、砷及其化合物的体内代谢 2
第二节 砷及其化合物的生理及药理作用 2
第三节 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作用 2
一、砷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3
二、砷及其化合物的远期毒性作用 3
第四节 砷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第五节 砷对健康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5
一、职业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5
二、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5
第六节 砷与健康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7
一、砷与健康研究的成就 7
二、砷与健康研究展望 8
第二章 砷的地球化学及环境水平 9
第一节 砷及砷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9
一、元素砷 9
二、砷的氧化物 10
三、砷的硫化物 11
四、砷的有机化合物 11
第二节 自然环境要素中砷的存在状态与含量水平 12
一、地壳、岩石及松散沉积物中的砷 12
二、矿物中的砷 14
三、土壤中的砷 15
四、水中的砷 16
五、煤中的砷 17
六、空气中的砷 19
七、生物体内的砷 20
第三节 砷在环境中的迁移、富集与分布 20
一、高砷地下水的分布与成因 20
二、高砷煤的分布、成因与砷释放机制 37
三、成矿作用和矿业开发导致的环境砷污染 37
四、砷的环境地球化学与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研究的关系 39
第三章 砷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40
第一节 无机砷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40
一、吸收 40
二、分布 42
三、代谢转化 43
四、排泄 45
五、蓄积和转归 45
六、砷与机体组织亲和力的差异 45
第二节 有机砷化合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46
一、吸收 46
二、分布 47
三、代谢转化 48
四、排泄 49
五、蓄积和转归 49
第四章 砷的毒作用机制 50
第一节 毒作用机制 50
一、砷的生物代谢作用 50
二、砷干扰酶活性 51
三、砷影响能量代谢 51
四、砷诱导氧化损伤 52
五、砷致染色体畸变 53
六、砷致基因变异 53
七、砷的细胞调控作用 56
八、砷的免疫抑制作用 59
九、有机砷化合物潜在的毒性机制 60
第二节 阻断毒性作用 61
一、减少砷暴露后峰值吸收 61
二、减少体内负荷 62
三、对砷毒作用机制的干扰 63
第三节 PBPK模型 63
一、PBPK模型概述 63
二、模型讨论 64
三、砷PBPK模型比较 70
第五章 职业性砷中毒 71
第一节 职业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 71
一、职业性砷中毒简史 71
二、砷的理化性质和职业接触 72
三、工业生产中砷污染及生产环境砷浓度 74
四、接砷工人临床表现及砷中毒检出情况 76
五、职业性砷中毒的流行特征 77
第二节 职业性砷中毒的毒理作用及病理改变 78
一、毒物动力学 78
二、砷的毒理作用 79
三、砷中毒的毒作用机制 81
四、砷中毒的病理改变 81
第三节 职业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82
一、急性砷中毒 82
二、慢性砷中毒 84
第四节 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 86
一、适用范围 86
二、诊断及分级标准 87
三、诊断依据 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89
五、职业性砷中毒诊断要点 89
第五节 职业性砷中毒的治疗与预防 91
一、急性砷中毒的治疗 91
二、慢性砷中毒的治疗 93
三、职业性砷中毒的处理原则 94
四、职业性砷中毒的预防 94
第六节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 94
一、砷化氢的理化性质与职业接触 94
二、砷化氢毒理作用 95
三、砷化氢中毒机制 96
四、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 9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98
六、治疗与处理原则 99
七、预防 100
第七节 非职业性砷中毒 100
一、砷水源污染来源及含砷药物 101
二、临床表现 101
三、诊断与治疗 102
四、预防 103
第六章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105
第一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 105
一、地理分布 105
二、人群分布 108
三、时间分布 109
四、影响因素 109
五、剂量反应关系 110
六、病区的判定和划分 111
第二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毒理作用研究 112
一、砷的毒性 112
二、砷对皮肤的损伤 113
三、砷对血管、神经系统的损伤 114
四、砷对肝脏的损伤 114
五、其他 115
第三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病理改变 115
一、皮肤 115
二、肝脏 117
三、肾脏 117
四、脑和神经组织 117
五、心血管系统 118
第四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118
一、临床表现 118
二、实验室检查 119
第五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诊断 120
一、临床诊断 120
二、临床分度 121
第六节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预防和治疗 121
一、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21
二、砷中毒的治疗 123
三、控制砷中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4
第七章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 126
第一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126
一、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与分布 126
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流行因素 129
三、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131
四、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砷暴露与流行 132
第二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毒作用机制研究 134
一、燃煤砷暴露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35
二、燃煤砷暴露对人体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35
三、燃煤砷暴露致人体细胞遗传学改变 136
四、燃煤砷暴露致人体分子遗传学改变 136
五、燃煤砷暴露与遗传多态性 138
六、燃煤砷暴露与DNA甲基化 138
七、其他 139
第三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病理改变 139
一、皮肤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140
二、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140
三、肺脏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141
四、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141
五、神经肌肉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141
第四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141
一、症状与体征 142
二、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 144
第五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46
一、诊断 146
二、鉴别诊断 146
第六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147
一、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47
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药物与手术治疗 149
第七节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50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与部门配合 150
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本底和需求 150
三、召开启动会,进行社会动员和逐级培训 150
四、制定健康教育传播策略和传播材料 151
五、预防与控制的主要健康教育传播活动 152
六、健康教育活动资料规范化收集与归档管理 155
七、评估 155
第八章 砷暴露与实验动物和体外系统效应 156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砷毒性效应 156
一、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 156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156
三、砷的遗传毒性效应 160
四、其他毒性效应 163
第二节 体外系统中的砷毒性效应 163
一、不同形态砷细胞毒性研究 163
二、砷对细胞染色体、基因及其表达的影响 165
三、砷对细胞蛋白质的影响 167
四、砷对细胞的氧化损伤 168
五、砷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168
第九章 砷及其化合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70
第一节 砷及其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170
一、砷的价态、形态 170
二、溶解度 170
三、浓度 171
四、挥发性 171
第二节 环境因素 171
一、气候环境/气象条件 171
二、自然环境条件 172
三、暴露季节 172
四、暴露途径、水平及时间 172
五、毒物的联合作用 173
第三节 机体因素 174
一、种属差异 174
二、基因的多态性 175
三、修复功能的个体差异 175
四、宿主其他因素 176
五、其他 177
第十章 砷暴露与生物学标志 178
第一节 暴露生物学标志 178
一、尿砷 178
二、发砷 179
三、指(趾)甲砷 179
四、血砷 179
五、卟啉 179
第二节 效应生物学标志 180
一、生化酶学标志 180
二、氧化损伤标志 180
三、细胞遗传学标志 181
四、分子遗传学标志 181
第三节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82
一、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182
二、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 182
第四节 生物学标志的选择与验证 183
一、生物学标志的选择 183
二、生物学标志的验证 184
第五节 生物学标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展望 185
一、生物学标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85
二、生物学标志在砷中毒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185
第十一章 砷与其他化学物的交互作用 187
第一节 砷与氟的交互作用 187
一、砷与氟的交互作用毒性与代谢 187
二、砷与氟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189
三、砷与氟的交互作用对子代的影响 192
四、砷氟联合中毒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
第二节 砷与镉的交互作用 193
一、镉、砷联合毒性实验研究 193
二、镉、砷联合毒性体外染毒研究 195
三、镉、砷联合作用的可能机制 195
第三节 砷与硒的交互作用 197
一、砷与硒间的拮抗作用 197
二、砷和硒之间的互补作用 199
第四节 砷与其他元素的交互作用 199
一、砷与铅的交互作用 199
二、砷与锌的交互作用 200
三、其他 201
第十二章 砷的人类健康危险度及环境效应评价 202
第一节 人类健康危险特征和评价 202
一、人类健康危险特征 202
二、砷暴露及其定量危险评价 204
第二节 环境效应评价 206
一、暴露 206
二、效应 208
三、毒性的环境修饰 210
四、危险性评价 210
第三节 变异性和不确定性 211
一、变异性与不确定性 211
二、变异性的来源 212
三、不确定性的来源 216
四、信息资料评价 220
五、小结和建议 220
第十三章 砷及砷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222
第一节 样本准备和处理 222
一、常见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222
二、样本前处理方法 224
第二节 常见分析方法 225
一、铜片法——煤砷含量简易测定方法 226
二、比色法 227
三、光谱法 229
四、电化学分析法 232
五、放射化学方法 235
六、砷形态的分离与富集 237
七、联用技术 239
第十四章 砷中毒研究的质量控制 241
第一节 实验设计中质量控制 241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41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242
第二节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 242
一、现场问卷调查 243
二、样本采集和保存 243
第三节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44
一、实验室管理和人员管理 244
二、分析方法 245
三、校准曲线 246
四、平行样的分析和人员对比分析 246
五、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 246
第四节 数据管理的质量控制 247
一、数据的获取 247
二、数据的整理 247
三、数据的储存 247
四、数据的分析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48
附录 254
附录1 英汉名词对照索引 254
附录2 砷中毒诊断标准 257
附录3 部分砷及砷化合物标准检测方法(GB、WS)及限值 261